首页游戏资讯用好乡村本土人才(乡村振兴,人才是要害①)

用好乡村本土人才(乡村振兴,人才是要害①)

misa2 03-04 3次浏览 0条评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宽广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乡村振兴,要害在人。各地区各部门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植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从本期开始,我们推出“乡村振兴,人才是要害”系列报道,展现各类人才在广袤农村大显身手的生动故事,反映各地区各部门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生动实践及下一步努力方向,敬请关注。

——编 者

激发潜能,“老把式”大显身手

人勤春早,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土岭村种粮大户潘象根忙着备耕,“今年陆续种早稻,检修农机、备齐种子,就等着下田哩。”

好收成来自他家的优质稻。“改用良种,减少肥药,注册商标,往年每亩产量达1000多斤,靠种地挣了十几万元。”潘象根语气里透着自豪。

潘象根腰包鼓起来源自他的成功转型。“以前,地越种越瘦,稻子卖不上价,咋就不会种地了?”潘象根一度心里直嘀咕,“要说育苗插秧、施肥除虫,咱都轻车熟路。可怎么闯市场、增效益,心里实在没底。”

外出交流、参与培训,在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的扶助下,潘象根打开了构思。“种地要紧盯市场,走绿色优质的路子,准没错。”潘象根说。他向技术专家请教学习,老体会合成新技术,探索出绿色种植规范。植保无人机、联合收割机、自动烘干机等逐步配齐,耕种收实现全程机械化。潘象根成了十里八乡的种粮能手。

保障粮食安全、发展乡村产业,“老把式”们大有作为。“传统农民体会丰盛,区里通过精准培训、政策支持,激发他们的潜能,把他们培植为新型经营主体,目前全区已达近2000家。”袁州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练继军介绍。

“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答题。乡村本土人才数量多、体会足,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加大支持力度,提升技能水平,让他们更好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可以在乡村振兴中大显身手。”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徐旭初说。

广袤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老把式”们玩得转吗?

在江苏省沭阳县,电商直播让花木产业更红火。“直播就是咱的新农活,越干越有劲头。”新河镇周圈村村民姜爱花话语爽朗,“用手机带着网友逛花市,帮大家挑盆景,网友在线砍价、当场下单。”

不仅有“云逛街”,姜爱花还搞起了直播“竞拍”。360度的旋转台上,灯光聚焦在一盆寿松上。“快看今天的竞品,造型雅致,寓意美好,喜欢的别错过。”姜爱花娴熟地和网友交流,上千名网友纷纷出价。“一年算下来,我们直播销售额能过百万元。”姜爱花说。

成功秘诀是啥?“过往苦于销售渠道不畅,大家伙骑着摩托车卖,经常跑几百里地都找不到买家。这些年赶上了好机遇,搭上了电商快车,在家里就能把花木卖到全国。”

展开全文

“搞直播不轻易,可咱不缺闯劲。”姜爱花说,“参与培训班、交流取经,这些年就没断过。拍摄剪辑、引流营销,一点点探索进门,慢慢就赶上了趟。”目前沭阳县花木电商从业及带动就业人员约32万人,花卉直播销售额占全国1/3。

看全国,以家庭农场主、农民协作社带头人为代表的乡村本土人才不断涌现,有力推动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准则化、 集约化发展。农业农村部提出将进一步加强乡村本土人才队伍建设,到2025年,培植家庭农场主、农民协作社理事长等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10万人,辐射带动500万新型生产经营主体负责人发展壮大。

精准培植,“土专家”茁壮成长

手指翻飞,彩线穿梭,一顶顶栩栩如生的兔头帽缝制而成。这几天,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柳林镇南六冢村村民田建荣正和协作社的姐妹们挠紧赶订单,“我们的刺绣产品,精致新颖,特殊受欢迎。”

从“指尖技艺”到“指尖效益”,田建荣一路走来殊为不易。“过往靠刺绣接点零活,哪能想到能发展成为产业。”田建荣坦言,协作社成立之初,她顾虑很多。

凤翔区农业农村局举办培训班,田建荣积极参与,一堂堂课听下来,心里有底了,“专家都是业内人士,课程有治理、营销、电商,我缺啥补啥。有的专家还帮忙对接销售渠道,协作社逐渐有了好几个固定客户。”如今,田建荣的协作社不仅走上了正轨,她还举办培训班,手把手教课,带动姐妹一起致富。

把更多乡土工匠变成产业带头人,凤翔区农业农村部门立足粮油、苹果、刺绣、泥塑、剪纸等当地特色产业,建立完美培训体系,开展科技指挥,提供项目及资金支持,提升他们的致富能力,全区认定高水平农民2422人,累计培植乡村人才43.9万人次,助农增收8.94亿元。

精准培训,让乡村本土人才茁壮成长。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搭建乡村讲堂、田间课堂、高水平农民培训班、在线培训等平台,为广大农民送来先进技术和生产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培植高水平农民超过700万人次,他们在引领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扬了重要作用。

育才用才长效机制不断创新,农民逐渐成为体面的职业。

湖北省宜都市高坝洲镇陈家岗村,群山相拥,果园延绵。“修剪枝叶,追肥浇水,这几天正是植保队忙的时候。”辉青植保机防专业协作社负责人吴辉青说。

吴辉青不仅是植保队队长,还是名农艺师。“没想到,我跟土地打了几十年交道,还能评上中级职称。”吴辉青说。

农民评职称,靠啥?“就看有没有硬技术、产业干得好不好。”吴辉青说,“以前村里柑橘品种老化,我经过多年学习探索,把握了苗木繁育和高接换种技术,带着大伙儿改换新品种,柑橘产量品行又上往了。”

评上职称,有啥好处?宜都市农广校老师王血红介绍,有职称的农民纳进乡土人才治理,帮扶政策倾斜,农技员一对一指挥,为他们发展产业解决后顾之忧。目前全市农民累计评选初级职称79人、中级职称72人、高级农艺师7人。

“评上职称,果农对我们的技术更认可了,干事创业底气更足了,协作社已累计培训嫁接技术人员6000多人,每年提供机防服务5000多亩。”吴辉青说。

在产业中发现人、培植人,农业农村部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乡土人才队伍。“十四五”时期,国家实施高水平农民培植计划和百万乡村振兴带头人学历提升行动,将培植300万名高水平农民,每年培训2万名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

联农带农,头雁领着群雁飞

这几天,河北省邱县邱城镇后段寨村农民武中强忙着旋耕翻地,“红薯只要管得好,就能卖上好价钱,每亩地纯收进有4000多元。”

一纸订单,让武中强托了底。“我们和公司签订收购协议,平时技术团队按时到田间地头指挥,收成后按约定价格收购,今年我企图再扩种100亩。”武中强说。

订单的另一头是邱县沐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小长在农村,深知种地辛劳,我下决心要干出个样子,带着大伙儿致富。”公司负责人马建波说。

引进品种,改良技术,打造品牌……马建波把红薯产业越做越大。这些年,协作社建了脱毒中心、无土培植养苗智能温控室、大型储躲窖,红薯产业不断升级,带动能力越来越强。“我们形成了‘企业+协作社+农户’协作模式,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收购销售,带动300多户农户。”马建波介绍。

小红薯变成大产业,让更多小农户连上大市场。邱县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发扬联农带农作用,为带动能力强的倾斜提供资金支持、技术培训和销售指挥等。目前全县发展红薯种植6万亩,辐射带动2000多人就业增收。

订单农业、进股分红、建立产业联合体,乡村本土人才队伍建立多元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带动更多农民深度参与全产业链发展,分享更多增值收益。

“对咱养殖户来说,就怕市场波动。以前自己找销路,遇上价格不稳,都睡不了安稳觉。”山东省诸城市外贸大甲沟商品鸡场场长王教部说。

“如今,我们搭上预制菜产业的快车,跟企业签订了收购合同,销路不愁。随着行业前景看好,肉鸡价格水涨船高。这几年,鸡场规模扩展了6倍,年收进超过200万元。”王教部算起账。

产业链的上游是诸城外贸食品销售公司。“我们有鸡排、热狗、盐酥鸡等1500多个产品,往年仅鸡肉冻品就生产了11万吨,我们积极探索订单养殖、定制化生产等协作模式,带动更多养殖户发展。”公司总经理田树宏介绍。

乡村振兴,要害在人。“接下来,要以更好发扬带动作用为重点,培植新型经营主体,促进主体联农、服务带农,把小农生产引进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推动形成企业和农户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徐旭初说。(记者 王 浩)

《人民日报》(2023年02月10日18版)

责编:秦雅楠

手机竞拍
逆水冷手游:不靠卖数值赚快钱,细水长流做伟大MMO 广发银行:与产业同频共振 促投放质量双升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