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学微软,差的不是CEO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科技新知,作者丨樟稻,编辑丨伊页
文丨科技新知,作者丨樟稻,编辑丨伊页
近段时间以来,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预练习大模型产品,加速商业化落地,引发了市场重新关注算力产业的机会。
依据民生证券估算,为支持ChatGPT练习阶段总算力消耗约3640PF-days算力(即1PetaFLOP/s效率跑3640天),需要投资约7-8个准则数据中心(按500P算力为例);此外,执行及为客户服务亦需要大量的算力支持。
作为重要支撑,算力是影响技术发展和使用的核心因素。一些二级市场的个股也忙不迭地套上算力概念股的名头,其中,就有处于转型要害阶段的联想集团(下称联想)。
今年2月17日,联想CEO杨元庆在公司第三财季(即2022年第四季度)功绩发布会上表达,ChatGPT是建立在大算力基础上,联想在高性能计算领域有自己的优势,在全球前5500台超级计算机,联想提供的有170-180台,因此ChatGPT对联想业务是有拉动的。
国外可以看到,与联想同样作为在战术部署上有着诸多相似经历的“中年”科技巨头微软,凭借所投资的OpenAI走红,再次站到风口之上,重回“2万亿美元市值俱乐部”。
联想能成为下一个微软吗?
联想的转型焦虑
当下市场上有声音认为,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技术兴起,或将较大程度地加速联想的第二成长曲线的延展,进而使这家公司的估值逻辑发生质的改变。但探讨这个问题,仍需回回到集团整个底层业务体系上往。
依据最新财报,联想集团第三财季营业收进为153亿美元,同比减少24%;股东应占利润4.37亿美元,同比下降32%。这意味着其连续十个季度净利润增长的势头,宣告结束。
展开全文
分业务来看,联想将全公司整合为三个集团:专注于各种智能设备和物联网的IDG智能设备业务集团、专注智能基础设施的ISG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以及专注行业智能与服务的SSG方案服务业务集团。
先看IDG(主要由个人电脑、平板、手机和其他智能设备业务组成)。财报展示,公司IDG业务营收为115.86亿美元,同比下降34%。运营利润为8.48亿美元,同比下降37.2%。
对此,联想回因为PC出货量回落至疫情前的水平,且渠道库存高企。“公司认为智能设备市场现在处于最糟糕的时期。”杨元庆在周五的功绩电话会议上表达。
为应对支柱业务遇冷带来的衰退,联想摘取了裁员降本的措施。杨元庆称,公司将需要调整员工队伍,以削减部分业务支出,同时在服务等高增长业务招聘员工。虽然没有具体阐明裁员规模,但表达裁员在整体运营成本削减中仅占很小一部分。
在后续的财报电话会上,被问到对全球及中国PC市场的前景看法如何,以及估量PC的渠道库存何时能恢复正常,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刘军回复称:
“整体我们认为整个市场其实随着经济的复苏会逐渐地反弹,我们看到渠道库存也在下降,应该讲在近两个季度库存会消化到比较正常的水平,我们觉得在新的财年里至少从下半年开始有稳定上升的局面。”
但PC市场或许并没有这么乐看。2022年由于居家办公、线上教学等“疫情红利”的逐步消退,PC市场需求逐渐转向。
依据CounterpointResearch数据,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PC出货量年同比下滑27.8%至6520万台,创下历史新低。其中出货量前五大品牌,联想、惠普、戴尔、苹果、华硕都应声下滑,苹果同比下降3%,其他四家的降幅都超过了20%,戴尔下滑幅度最大,达37%。
并且业内估量,全面复苏要等到2024年。
Gartner的主任分析师Mikako Kitagawa认为,个人电脑市场上企业买家的需求在往年第三季度开始下降,此后一直在恶化。Kitagawa称:“企业买家正在延长个人电脑的使用生命周期,推迟摘购,这意味着企业市场可能要到2024年才能恢复增长。”
显然,伴随PC市场景气周期见顶,对于联想集团而言,无疑需要找到一条新的增长曲线,被予以厚看的只能是ISG和SSG业务。
财报展示,联想ISG业务营收为28.55亿美元,同比增长48.0%,在总营收中占比17.54%;联想SSG业务营收为18.36亿美元,同比增长22.6%,在总营收中占比11.3%,两者合计占28.8%,单从营收上看,可以当作是集团的第二曲线。
或许是挠住了“救命稻草”,在财报电话会上,杨元庆表达,基础设施方案业务和方案服务业务都会高速增长,下个季度会像上个季度一样陆续高速增长,这些多元化的业务能够有效抵消个人电脑业务的下降。
试图重走“微软”路
联想如今的局面,与微软当年何其相似。
曾几何时,微软统治着科技产业,于1999年发明了6616亿美元人类历史上市公司的最高市值。但是自2000年以来,随着苹果、谷歌和Facebook的崛起,微软在每个新涉足的领域均以失败收场:电子书、音乐、搜索、社交网络等等。
事情在2014年2月发生转机。印度裔的萨提亚·纳德拉成为微软CEO,摆在其面前的,是前任史蒂夫·鲍尔默留下的Xbox游戏机业务、必应搜索、以及Surface平板电脑业务、诺基亚手机业务四个财务亏损的“无底洞”。
上任后,为了挽回在Web2.0时代和移动智能领域丢失的阵地,由纳德拉主导微软先后经历了机构改革、“设备与服务”战术转型和如今的“移动为先,云为先”战术定位。
在纳德拉的带领下,微软在云市场上重新崛起,和亚马逊、谷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估量没有人能想到,在从鲍尔默手中接过权杖后,微软会如此快速地重新崛起。
眼下,ChatGPT成了科技界“顶流”,作为背后的大金主,微软无疑是最大赢家。
一方面,微软将OpenAI的ChatGPT谈天机器人引进其搜索引擎Bing(必应),试图从强大的竞争对手谷歌那里夺夺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微软将ChatGPT引进Azure OpenAI 服务中,依据介绍,随着Azure OpenAI服务的普及可用,更多企业可以申请访问包括GPT-3.5、Codex和DALL・E 2在内的人工智能模型。这将为其云服务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那么反看联想呢?2016年,“战术迷失”的称号如同附骨之疽,原因不难想象。回想五年前,联想还是和华为并驾齐驱的国际知名民营企业,但此时却已掉队,面临增长乏力、利润大幅下滑、改革难以推进的困境。
对此,联想自身也心知肚明。在2016年新年年会上,创始人柳传志表达,联想正面临着第四道坎。
柳传志称,联想曾经有过三道大坎:第一个坎是在1994年,国外的品牌大举进进中国,本土品牌几乎全军崩溃,联想成立了以杨元庆为首的微机事业部,一举突破了这个坎;第二个是在90年代后期,戴尔的直销模式落地中国,联想与之大战三年一度被唱衰,直到2004年底终以双模式营销取胜;第三个是联想并购IBM PC出现短暂亏损,后面实现突破。
如今,柳传志认为联想面临的第四道坎,是由于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PC业务被压缩,手机、服务器等新业务尚未形成气候。
为了扭转局面,联想先是在2017年提出“日出东方”战术;在此基础上,两年后的“联想2019/2020财年誓师大会”上,杨元庆提出了“3S战术”;此后在2021年,联想更是进一步将6个事业部整合为三个业务集团(IDG、ISG、SSG),对应3S战术。
实际上,依据业务内容可以粗粝地将ISG和SSG看作为“联想云”。其本质上是受服务器市场景气度影响,此举意在强化云计算业务对未来企业经营的权重。如今,随着ChatGPT的走红,联想又意图借由ISG业务分算力产业一杯羹。
从以上来看,联想走的其实就是微软的路子,同样作为PC软件、硬件的行业领导者,皆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因核心业务受损而被长期唱衰。在此基础上,联想和微软均试图把目光投注到了相同领域,开始押注“云计算”的未来。这也正是联想估值逻辑发生改变的契机。
联想做不了微软
有着微软的前车之鉴,联想是否能重回舞台中心?信赖这是行业最关注的问题。这里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讨论:
先从老生常谈的CEO说起。可以看到,微软之所以能再次崛起,大部分都要回功于纳德拉。与之相反,一个不合格的CEO往往会将企业带进覆灭境地。
微软自身的沉浮史就是典型案例。曾两次获得乔治·波尔卡新闻奖(George Polk Award)的美国知名记者库尔特·艾肯沃尔德(Kurt Eichenwald)在《名利场》(Vanity Fair)杂志上发表文章《微软迷失的十年》,对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极尽嘲讽,将“失落的十年”回咎于鲍尔默“极为愚蠢”的领导才能。
艾肯沃尔德在与微软前任和现任高管交谈后发现,他们把矛头都指向了比尔·盖茨(Bill Gates)的接班人鲍尔默。即便鲍尔默此后接受福布斯的摘访时,否认自己让微软经历迷失10年,但不阻碍其在商业史上被钉在耻辱柱上。
那么如今联想的扛鼎者杨元庆呢?2016年,商业人物发表文章《真相:杨元庆是合格的联想CEO吗?》,作者迟宇宙从杨元庆上任、经营功绩、联想投资价值、联想的并购、杨元庆薪酬、杨元庆团队多层面进行了分析,对其作为联想CEO是否称职,提出了多方面质疑。
尽管联想官方快速进行了反击,但关于杨元庆做CEO称职不称职的讨论,至今都没有完全消失,这也为后来联想在舆论上的失势埋下伏笔。
人力究竟有限,裱糊匠也不好当。下面不妨聊点更落地的东西。
忆往昔,在2016年的阿里巴巴Yun OS大会上,时任CTO王坚博士突然向联想开炮,“有一家公司大家很熟悉,喊联想,它就在中关村,看起来我们的物理距离很近,但实际上的距离比这个硅谷还要远,我想差异就是联想短缺科技创新的动力。”
面对王坚的公开质疑,杨元庆在接受专访时曾做出回应,表达“那是他不了解联想,我觉得联想从来不缺创新的动力,我们的创新源源不断。我倒是觉得很多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更多地瞄准在业务模式创新,真正在产品、在技术上面的创新很短缺。”
联想的创新能力受到质疑并非孤例。“联想没有创新DNA,它更像是一家贸易公司,而不是创新公司,”2017年,有彭博社联想股票分析师曾表达。
那么联想的创新能力究竟如何?此前那次科创板IPO或许是最好的“照妖镜”。
招股书展示,报告期内,联想集团研发投进分别为102.03 亿元、115.17 亿元以及 120.38 亿元,占营业收进比例分别是2.98%、3.27%和2.92%。对此,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达,联想一直以来都被市场认为是一个依靠营销驱动的公司,本身的研发能力是相对较弱的。
虽然说研发投进不一定跟创新能力直接挂钩,但不投进,创新能力又能如何?而在联想意图打造的算力蓝图中,短缺创新能力的联想,能在群狼环伺的市场中“立棍”吗?
最后,还是要借用曾经被柳传志钦定的“联想史”执笔人迟宇宙,在《联想局》结尾写下的这段话:“在一个伟大而残暴的联想局中,柳传志、李勤及其联想……他们一次次布局,一次次破局,一次次结局,又一次次重新走回局中……”
联想新的破局之日又在何时?
参考资料:
名利场《微软迷失的十年》
中国企业家杂志《专访|杨元庆还击阿里CTO:联想短缺创新动力?那是他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