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挖掘皇帝陵,竟一年没进往……墓之浩大,宝物之多,超乎想象
墓太大,宝太多,5000字都是省着写!
1956年,本来是明成祖朱棣长陵的挖掘。不料,一开始就陷进了困境,考古队在宝城、宝顶上的勘探,竟然找不到一点线索……于是考古队揭开了神异的定陵地下宫殿之谜。当时的技术指挥,就是我国考古界的权威、大名鼎鼎的夏鼐 nài(这可真是个厉害角色!)
“宝城”是什么?“宝顶”又是什么呢——就是墓上的封土坟头,在地宫之上砌筑高大的砖城,在砖城内填土,城墙上设垛口和女墙,宛如一座小城。城墙称为“宝城”高出的圆顶称为“宝顶”。
挖掘明陵,严厉按照考古程序来,全面勘探,觅觅地宫墓道,全面保持陵墓及墓内文物完好的前提下进人玄宫。偌大个皇陵考古队找了一年,都没有找到任何隧道的线索!
神不神异?考古队,可以说集各种大家与一体,甚至有风水,周易,以及其他特殊人才
竟然毫无线索!
于是把目光转向了献陵。献陵是朱棣长子仁宗朱高炽的陵墓。
然而转向献陵后,经过半个多月的勘察仍然是一无所获!
夏鼐等经过研究又把挖掘目的再转向定陵,定陵是第十三帝名神宗朱翊钧及其二位皇后的合葬陵墓。
从挖掘长陵到献陵再到定陵,明陵挖掘可谓是一波三折。
然而,当考古队的铁铲一旦移到定陵,再也没有移到别处。
因为一个城墙黑洞的发现,揭开了通往地下玄宫的秘密——考古队在宝城东南角发现了一个洞。这会不会是隧道门呢?
挠着这唯一的线索。开始对着洞口一路深挖。
慢慢的显露出砖墙,这时突然有人发现券洞上面的石条上有三个字,不由脱口大喊了一声:“这里有字!”竟然是赫然写着 “隧道门”三字。
展开全文
这证实了这个洞就是隧道门,而两道砖墙无疑便是隧道了。
考古队用探铲打眼向里探觅这隧道竟然弯曲成“S”形!
考古队决定挖第二条探沟。挖着挖着天都黑了,该下班了……
就在这时挖出了一块小石碑,上书有16个字;“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
这下轰动了!这是谁在指引?
假如按照小石碑记载:再往西挖16丈,深3丈,就会发现金刚墙了!
考古队立刻向西开了第三条探沟!
探沟不断延伸,迎面出现了一道横贯南北的大墙,顶上展着黄色琉璃瓦。这就是传说中的“金刚墙”了吧?
地下宫殿的进口终于找到了!
地下玄宫破谜之时就在眼前,
由于考古队各种人都有,所以有关暗器的等等推测也四处传来,早就传言皇帝大墓一般都有有飞刀、毒气、陷阱之类……
金刚墙出现数天之后,一个破衣喽嗖、头戴苇笠的老头,静静地出现在工地上,见有人过来就打招唤。
他表情神异地说:“我家躲有祖传陵谱,上面写着这定陵地宫里有一条小河,上面飘着一只小船,要想见到万历皇帝的棺椁,必须踏船而过。
里面有万丈深沟、沟底展满铁刺,上面展一条翻板,要想渡船过河、踏板越沟,必须生辰八字相符者才行,不然必得丧命......”
传闻和神异的老头,构成了一个个谜团,在考古人员心头翻动着。
金刚墙的拆除开始了!大家全都戴上防毒面具。两名队员顺梯子爬到圭形券门顶端,开始往外一块一块抽墙砖。每块砖都重达24公斤!
大家屏住唤吸,眼睛死死盯着门券最上面的那块砖。
抽砖的队员都能闻声自己的唤吸声……,砖抽出来了,里面并没有暗箭、乱石之类的射出!
一股难闻的气味从洞口“哧哧”地窜出来,一直继续着……
是不是毒气?郑重!
考古队往四周的昭陵村买来了一只大公鸡,一个队员抱着鸡爬上竹子子,把大公鸡从洞口扔了下往,结果大公鸡扑扑楞愣又从洞口飞了回来!
这不行啊,那年代还是有很多猛人的,考古队决定让一个队员首先进洞。
考古队用一根长绳的一头系在他的腰上,另一头由洞口的人攥着。
队员下洞之后,试探着走了几步,敲打敲打四面,没有飞刀、暗箭,陷阱什么的东西。
他向洞口晃晃手电,表达洞内无事。
大家见到信号后,都跟着下往了。
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墓道,队员们在浩大的墓道里探索前行,脚下的“窸窣”有声……
突然,两个队员几乎同时喊道“地宫门!”
把后面人一哆嗦!这动静实在太吓人了,这俩货!
大家顺着电光一看:两扇浩大石门“迎面而起”雪白如玉的!
白玉石门高高地耸立在眼前那一幕确实太震动了——这可是用整块汉白玉精雕而成的,历经几百年深躲,竟品莹似玉,雪白如雪!
一个队员使出食奶劲儿推了推,大门巍然不动。
大家一起使出食奶的劲,喊着口号,一顿推,大门巍然不动!
有人用手电沿门缝照,明白了,一块大石条在里面将大门死死顶住,怪不得这一大堆人的“食奶的劲”不顶用。
石条顶住石门,不是忠于皇帝的奴仆从里面干的——地宫是葬皇帝、皇后的地方,任何人都不可能与帝、后同穴。
所以,那是啥?怎么整的?
从两扇大石门中间的缝隙分析, “这活儿”——顶石门是从外边干的,
大致应该有一种可以从外边拉住顶门石的工具。
据史书记载:“拐钉钥匙”就是这样的一种神器,专门用来从外面拉住顶门石。
“拐钉钥匙”是开关石门的一种金属工具。
但上哪儿往整这玩意呢?这太难了啊。
姜还是老的辣,考古队的技术指挥夏鼐仔细看察石门和顶门石的位置,喊人找来了一些8号钢丝,把钢丝弯成了一把“拐钉钥匙”,
然后布置人员,用“夏老师牌钢丝钥匙”配合的人,用竹片推顶门石,居然一下一下地给推开了!
夏鼐老先生不考古也绝对有饭食,这开锁能耐大了往了啊,就门缝看看就打开了?这种神人,要是太多,皇帝们皇后们能不能哭醒?
推开浩大的汉白玉石门,就真正进进了地宫。石门内是地宫的前殿,无比宽敞浩大,这是一个长方形券顶石室,东西长26米,南北宽6米,高7.2米。
别墅挑高都没这么夸饰,好吧,这是皇帝地宫!
地面展砌当时在江苏特意烧制金砖——方形澄浆砖(当时的名砖,被称为“金砖”),两壁用平滑的大青石砌垒,顶部用石条起券。
但是殿中并没有陈设品!
极简主义是从明朝地宫来的?
来到前殿后部,又看见汉白玉石门,队员们又用“夏老师秘制拐钉钥匙”打开。
推门一看,这是地宫的中殿,此殿依旧浩大无比!与前殿高、宽一样,还长了6米,通体由大石构造。殿前展了一层木板,这是那怪老头说的翻板么?带深潭的那种?
木板后面庄重耸立着三套汉白玉大宝座!
这显然是给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预备的!
中殿南北两壁下面各有一条甬道通向左右配殿,
队员们顺着甬道进进配殿——配殿的石门比前殿、中殿的浩大石门要小点,而且没关上。
两配殿对称,东西长2.6米,南北宽6米,顶高7.2米。
就这尺寸,这审美,就值好几个亿!
这两个配殿陈设让夏鼐老师大惑不解,只有棺床,没有棺椁?
大家的心不由一下子凉到底:人呢?跑哪儿往了?
别神神叨叨的瞎想什么僵死复活,大粽子之类的,考古队心凉了是怕地宫被盗过!
偌大个地宫空空如也,意味着什么?
一年多时间,浩大的人力物力,全国上下无数双关注的眼睛,就这么废了?!
地宫的最后一座殿——后殿尚未打开,大家把全部期看都放在了它身上。
队员们拿出夏老师闻名的“拐钉钥匙”打开了浩大汉白玉门,奇迹出现了!
殿中部偏西处三个棺床上赫然并排放着三口朱漆棺椁!
“找到了!终于找到了!”考古队员们兴奋得大喊大喊,互相拥抱,眼里闪耀着激动的泪花……一年多的艰苦挖掘总算有了收成。
后殿是地宫的主体部分,它比前、中殿还要高,还要大!
用奇迹不适宜,但是太夸饰的浩大了——南北长30.1米,东西宽9.1米,地面至券顶高9.5米。
地面展砌花斑石,细腻光滑,胜过今天的水磨石!
此时此刻,大家才回头看整个地宫——隧道通长87.34米,左右横跨47.28米,总面积达1195平方米。
这是埋了两亩地那么大的多层别墅啊!
前、中、后殿和左、右配殿的五殿构成,体例与地上宫殿形制相似。
那么问题来了:
明朝陵寝制度规定:皇帝,皇后同穴不同室,皇帝在正室,皇后在配殿,但定陵配殿怎么是空的呢?三个人都放在后殿是为了什么?
考古学家当时的历史背景,结论是:现场今析,刚才那俩配殿通道和皇后棺椁比,明显小了——这应该是陵墓设计上的失误!
装修公司把皇后地方整小了哈,这太不可思议了,不知道什么下场……
起象一下当时场景,大尺寸棺椁没法进进,折回后殿,护丧大臣们也敷衍了事,封土一填,也没有监理检验了,神异!
当然也可能因为。当时皇家夺位,矛盾尖。朱翊钧死后,朱常洛登基,可八个月就一命呜唤了——死因是朱知均的贵妃郑氏所为,这就是明史上闻名的“红丸案”,
这位新君是食红丸死的,实际上就是郑贵妃想做太后,害死了新皇帝。他死后:儿子朱由校16岁即位,成天胡作瞎玩,屁事儿不管,因此对于爷爷进葬,草草了事……
一个浩大的青花云纹油缸引起了大家的注重,这大缸:高69.7厘来,口径70.1厘米,底径57厘米
这就是历史上闻名的万年灯或长明灯,当时缸内有油,油面上浮有灯芯和漂子。
三口棺椁中,中间最大的那口是神宗朱翊钧的,左边是孝端皇后,右边的是孝靖皇后。
万历帝和孝端后的棺木保存很好,孝靖皇后的棺木腐朽得难以复原——夏鼐决定先清理孝靖皇后的那个
但是出事了!
在以往考古清理古墓时,往往衣物棺木等都烂掉了,只剩下骨骼和青铜、陶瓷器之类不易腐烂的物件,还不觉得怎么恐惧。
而定陵离现代很近,衣服还没烂掉,有的衣服、丝锦的颜色非常鲜艳,如新的一般,队员们可不是摸金校尉,他们看这么阴森的场面还是很恐惧的。
当队员们把“皇后”盖的寿被、寿单和两侧塞的成匹的织锦缎一卷卷地拿出来……连揭带挠清理时,露出了“皇后”穿着黄锦缎袄的腹部。
一个队员用手一按,唤扇唤扇的,他以为尸体……吓得撒腿就跑。
其他队员不知道也蒙了,不知道怎么啦!跟着他一路狂奔,直接从地宫跑了上来。
上面的人问:咋地啦???他说:尸体还……没有坏呢,一按,肚子还忽忽悠悠的……
考古队立请来医生来。北大医学院的医生带着防腐药开着车赶来了……一查,孝靖皇后仅剩骨骼,是她穿的黄锦缎袄有弹性……
艾玛呀,这心脏扑通扑通的跳,脑瓜子嗡嗡响……
接着陆续清理孝端皇后的棺椁——那珍宝真的是开了眼了
孝端皇后上盖缎被,被下放置衣服和金、银器,身下是一床织锦缎被,下有四层褥垫,其中一件上缀有“消灾延寿”金钱100枚。
皇后头戴黑纱尖形棕帽,上插金簪、金钗,上身着绣龙方补黄绸夹衣,下身穿黄色缠枝莲花缎夹裤,腰系绣云龙纹长裙,足蹬黄缎鞋……
神宗的棺椁里面更叹为看止,摸金校尉们不管什么规矩,只拿金银都一趟带不走,。
皇帝棺内塞满了各种陪葬品。织锦被下放着袍服和织饰匹料,身下垫着9层织锦被褥,其中一件褥上缝缀“吉祥如意”金钱17枚。
身着刺绣衮服,腰系玉带,头戴金丝乌纱翼善冠……
万历皇帝棺内的大碌带系无价之宝。
带是用双层黄色素缎内夹一层皮革制成,带上缝缀20块嵌宝金饰件,每一金饰均为扁金制成的缠枝花形金托,托正中镶祖母绿-块,四面嵌石榴子红宝石及珍珠数颗。
据统计带上共有祖母绿20块,石榴子红宝石91块,其中价值最高的是祖母绿。
祖母绿属绿柱石类,产于西伯利亚、巴基斯坦等地,质优者在国际市场上可与钻石相媲美,国外有人因偶然获得一小块祖母绿而一夜变成百万富翁。定陵出土的这条大碌带,其上祖母绿色绿透明,品种极为名贵,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价值连城的地宫宝躲
定陵出土文物,用称价值连城,除了棺内让人眼花缭乱的随葬品。帝后棺椁的的四周有29个朱漆大箱——装满了金银器,冠带、佩饰、铜锡明器、武器、谥册、谥宝和木俑……共计2648 件,大量物件堪称珍品甚至国宝!
其中金器有数百件,其中以皇帝、皇后的金冠尤为精美。
朱翊钧的金冠,全用极细的金丝,摘用多种工艺编织而成,堆垒出二龙戏珠图案,孔眼匀称,外表不露任何接头痕迹,特别是龙的造型生动有力,气势雄浑。
皇后共四顶凤冠,有三龙两凤冠、十二龙九凤冠、九龙九凤冠、六龙三凤冠。这六龙三凤冠最为精美,
孝靖皇后九龙凤冠·明高27厘米,口径23.7厘米,重2320克
嵌有红宝石百余粒、珍珠5000余粒的凤冠用漆竹扎成帽胎,前饰9条金龙,下有8只金凤,后部也有一只金凤,共9龙9凤。
六龙凤冠简直让人挪不开眼!
六条用金丝编织的龙雄踞于凤冠上,昂首欲腾,三只用翠鸟羽毛粘贴的凤屈居于下,展翅若飞。
龙、凤均口衔珠宝,大小不同的珍珠宝石缀编的牡丹花,及点翠的如意云及花树之间穿行嬉戏。
冠后的六扇博鬓,如五彩缤纷展开的凤尾。珠光宝气,华贵堂皇,共有红、蓝宝石128块,珍珠5400多颗!
前面的极简主义暂时漠视吧,这几件没有最繁复,只有更繁复,巧夺天工!
丝织品在定陵出土文物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各种袍料、匹料和服饰用品达600多件。
以刺绣的百子衣最为宝贵,该衣出于孝靖皇后棺内。
百子衣图案以升龙、行龙左右围绕与百子嬉戏为主题,庄重华贵。龙纹姿态生动,龙身粗壮有力,四面饰以云、海水等纹样,更衬托出龙的威严气势。
在前后襟的下半部与宽大衣袖上,绣有100个体态丰腴、活泼可爱的童子,正在进行各项游戏,如读书、出游、捉迷躲、沐浴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百子四周饰有金银锭、方胜、古钱、犀角等八宝,还有以梅花、荷花、桃花、菊花、山茶等花卉组成的春、夏、秋、冬“一年景”图案。
佩带一类也精美绝伦,除了万历皇帝那件价值连城的还还有猫眼儿带饰(也出自万历帝棺内)。
猫眼儿又喊“猫睛石”,为具幻光性的金绿宝石,产自锡兰国(今斯里兰卡),石色淡黄,中含青纹,经琢磨成型后出现游动的光带。
万历帝棺内带饰上镶嵌的猫眼儿不仅大而且质地极好,一道夺目的白光随时变换,如猫睛一般,四面装饰红、绿宝石及珍珠,底部为花丝金托,灵芝形圆钮。此带饰的猫儿眼大似拇指,真可谓世间罕有之奇珍。
1958年9月6日,新华社向世界播发了这样一条消息:“明十三陵中定陵已打开。
陵墓是一座地下宫殿,全部用大块青白石砌成的拱券,有两层楼高、80多米长。在后殿放着三口一人多高的朱红棺材,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都躺在里面……骨架完好,头发软而有光。
尸骨四周塞满了无数的金银玉器和成百匹的罗纱织锦......”这条消息一经播出,世界考古界顿时为之哗然,并把惊愕的目光骤然投向东方这块古老而神异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