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茂圆桌|从“起家”到“当家”,茂名制造业如何攀高逐新?
茂名脱胎于露天矿,靠石化制造业起家。时至今日,拥有超千亿制造业增加值的茂名,又吹响了“制造业当家”的奋进号角。
刚刚召开的茂名市两会,“传承制造业起家的良好基因,高准则推进制造业当家行动,挺起茂名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脊梁’”写进了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茂名明确:靠制造业起家,也必须靠制造业当家。
从“起家”到“当家”,茂名制造业如何攀高逐新?南方+茂名频道邀请5位代表委员、职能部门负责人做客“兴茂圆桌”,共话制造业发展。
受邀嘉宾
茂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庆川
茂名市政协委员、茂名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 石哲
茂名市人大代表、广东众和化塑股份公司董事长 黎广贞
茂名市政协委员、广东汇发塑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洪琼
茂名市人大代表、东华能源(茂名)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余华杰
焦点①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空间宽广
从最初的“工矿配套城市”起,茂名的血脉里就流淌着制造业的基因。建市60多年来,茂名在制造业发展之路上爬坡过坎,2022年制造业(全口径)增加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处在从大到强的要害阶段,今年茂名市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聚焦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茂名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在哪里?在李庆川看来,茂名石化产业基础雄厚,是优势条件,也是可深挖的潜力板。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个动态概念,其目的是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李庆川说,目前茂名全市拥有各类石化企业超过700家,产品丰盛,可以提供有机化工原料等化工产品达400多种,已经形成乙烯产业链、丙烯产业链、C9深加工产业链、油品深加工产业等多个化工产业链,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空间宽广。
过往一年,茂名聚力打好制造业“三场硬仗”,东华能源烷烃利用项目一期建成试车,茂名石化升级改造项目稳步推进,丙烯腈产业链项目启动,石化产业“老树发新芽”。
李庆川认为,依托茂名石化炼油转型升级及乙烯提质改造项目和东华能源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将能吸引更多特色化工新素材、高端专用化学品、氢能产业相关行业企业集聚发展,强占绿色化工、新素材、新能源产业新赛道,开拓茂名制造新蓝海。
“滨海新区锚定港湾新城定位”“高新区锚定科创新城定位”“水东湾新城锚定临港商务区定位”“临空经济区锚定空港新城定位”……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挠大平台大载体的鲜明导向。
展开全文
石哲指出,茂名建强滨海新区、高新区、水东湾新城、临空经济区“四大发展平台”,是提高制造业承载能力的必由之路,有利于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
焦点②核心竞争力
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投资“磁力场”
在今年开春举行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东华能源总部迁至茂名”反响热烈。这是茂名近年招商引资的重大突破。聚焦制造业当家,茂名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驻点招商、靶向招商、以商招商、政企联合招商,大力招引链主企业、头部企业、总部企业,不断补链延链强链。
“当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的给予就成为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东华能源落户茂名的亲历者、见证者,余华杰认为,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投资“磁力场”,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招引一流企业、激发更多新活力具有要害的催化作用。
在东华能源项目的推进中,创下了多项“茂名速度”。开工前,通常要2年才能完成的审批,茂名只用了6个月;从签约到开工仪式,原本至少要1年,茂名只用了7个月;从开工到试车仅19个月,远小于同类装置平均24个月的建设周期……
“企业发展离不开政策引导和扶持。”余华杰意见,茂名陆续深化企业服务官制度,特别对大项目在各职能部门也成立对接人制度,更高效率扶助企业排忧解难。
企业强,茂名制造才能强。于制造业个体而言,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制造业个体,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并且不断创新。”黎广贞认为,茂名布局先进制造业,推进制造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路上,必须千方百计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黎广贞担任董事长的众和公司,用自有产品巯基乙醇深加工的对位酯,是活性染料需求最大的中间体,该项技术填补世界空白,目前已取得中试成功。“我们陆续推进技术再创新,今年启动3万吨/年规模化生产装置建设,努力在发展绿色化工上作更大奉献。”黎广贞说。
焦点③企业梯度培植
唤唤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
制造业蓬勃发展的东风下,茂名制造产业遍地开花。茂名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绿色化工、新素材、新能源三大战术性主导性产业,做强做优石油化工、农业、建筑业三大千亿传统产业,挠紧挠好港口物流、食品加工、南药健康、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积极发展高新电子、装备制造、矿产加工等先进制造业,继续引进主导产业中下游配套产业……
“在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当下,要加强梯度培植,促进‘专精特新’企业提质增量。”石哲指出,与省内外其他地市相比较,茂名市“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和质量仍有较大差距。
此次两会期间,石哲代表致公党茂名市委员会作发言,他意见可借鉴广深莞佛等地的先进体会,在基础较好的工业园内统筹规划建设“专精特新”产业园区,围绕重点领域引进和培植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在发展空间、融资模式、定制服务、微环境提升、人才招引、产业融通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为全市“专精特新”企业增资扩产、上市融资、发展壮大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模式。
制造业当好家,离不开每一个市场主体。王洪琼认为,“要让政策的阳光雨露,洒向更多制造业中小企业。”
“意见针对茂名中小企业多的特征,出台接地气、有针对性的政策,加大金融帮扶政策传导效率,更快更多地将资金投放到实体经济。”王洪琼举例,比如灵巧运用各类财政手段和融资工具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加快把中心和地方政府在特殊时期出台的各项企业信贷金融支持政策、租金减免政策、减税降费政策等落实到位。
【策划】刘俊
【统筹】刘栋铭
【执行统筹】杨建雄
【摘写】杨建雄 邹祥亮 苏斯铭
【摄影】邹祥亮 杨建雄
【制图】刘栋铭
【作者】 杨建雄;刘栋铭;邹祥亮;苏斯铭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