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理逾半年未获问询!这3家公司IPO慢在哪
一般来说,注册制下IPO获受理一个月以内就可以进进问询阶段。沪深交易所官网展示,截至1月18日,共有39家公司创业板、科创板IPO已获得受理,正排队等待问询。经统计,这39家公司中,有36家公司IPO均是在2022年12月以后获得受理。相比之下,北京清大科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大科越”)等3家企业较为特殊,这3家企业受理时间均为2022年6月,至今已超过半年时间。从时间来看,这3家公司IPO进程相类似,均因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经历了近三个月的中止。此外,北京商报记者注重到,这3家公司均在2022年7月被抽中现场检查。
3家企业受理逾半年未有新进展
沪深交易所官网展示,截至1月18日,科创板、创业板共有3家IPO企业受理逾半年未进进问询阶段。
具体来看,截至1月18日,科创板、创业板共有39家企业IPO处于已受理阶段,科创板有21家,创业板有18家。其中,除了清大科越、中航上大高温合金素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上大”)、北京易诚互动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诚互动”)外,均受理于2022年12月以后。其中,清大科越拟上市板块为科创板,中航上大、易诚互动两家公司拟上创业板。
这3家公司获受理时间较为接近,易诚互动排队时间最长。深交所官网展示,易诚互动创业板IPO于2022年6月27日获得受理。招股书展示,易诚互动是一家银行IT解决方案给予商,专注于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化和数字化转型,向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提供包括移动银行、网络银行、开放银行、交易银行、商业智能等一体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中航上大IPO获受理日期为2022年6月29日。公司主要从事高温及高性能合金、高品行特种不锈钢等特种合金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在中航上大创业板IPO获受理一天之后,当年的6月30日,申报科创板的清大科越也走进了IPO的审核流程中。招股书展示,清大科越是一家长期专注于电力市场交易、电网智能调度、智能发售电和能源互联网等使用领域的战术咨询、算法研究、软件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
投融资专家许小恒表达,注册制下,IPO的审核效率较高,一般而言,从获得受理到进进问询阶段超过一个月就已经算是时间较久的了,超过半年未进进问询阶段比较罕见。
展开全文
以与易诚互动创业板IPO同天获得受理的创业板公司为例。经统计,2022年6月27日共有16家公司创业板IPO获得受理,除已撤回的公司外,辽宁垠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多数公司,均是在2022年7月就进进已问询阶段,仅有北京合众伟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公司相对落后,但也早已于2022年8月获得问询。
均被抽中现场检查
北京商报记者注重到,在获得受理后不久,清大科越、中航上大、易诚互动在2022年7月同时被抽中了现场检查。
证监会官网展示,2022年7月15日,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完成了对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抽查的抽签工作,有20家企业被抽中,其中上述3家企业均在被抽中的名单中。
此外,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上述3家公司均因财报更新而经历了近三个月的中止,几乎都是卡在三个月的时限内更新财务资料,这在一定程度上挈慢了公司IPO的进程。
沪深交易所官网展示,2022年9月30日,因IPO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弥补提交,深交所决定中止易诚互动、中航上大创业板IPO审核,上交所中止清大科越科创板IPO审核。
历时近三个月,2022年12月26日,中航上大率先更新财务资料,公司IPO恢复审核,随后同年12月27日、12月29日,易诚互动、科大清越IPO陆续恢复审核。
上海东方剑桥律师事务所律师娄霄云表达,依据相关规定,因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弥补提交而出现IPO中止情状,发行人应当在中止审核后三个月内弥补提交有效文件或者消除主动要求中止审核的相关情形。这3家公司几乎都是卡在三个月期限即将结束的时候才弥补提交。
与这3家公司同期被抽中现场检查的上海索迪龙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索迪龙”),获受理时间与上述3家公司相近,为2022年6月28日。索迪龙同样也有IPO中止的经历,不过由于公司弥补资料提交较早,目前已进进已问询阶段逾一个月。
针对公司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致电清大科越董事会办公室进行摘访,对方工作人员表达,交易所的审核进度会依据现场检查工作以及公司财务报表弥补的推进工作来进行开展,公司目前还在等待交易所的反馈问询,会按照交易所的要求积极配合相关工作。当问到公司现场检查的情状时,对方工作人员表达,目前已开展了一定程度,但对于具体的结果或是进程,公司也没有具体可反馈的信息。
从拟募资金额来看,中航上大拟募资金额最高,为12.5亿元,拟用于年产8000吨超纯净高性能高温合金建设项目以及弥补流动资金两个项目;清大科越次之,拟募集资金7.49亿元,用于智能电网调度和市场交易系统研发升级建设项目等5个项目;易诚互动最少,拟募资金额为3.13亿元。
北京商报记者 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