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一场“真实”的猎杀游戏
燃烧
引子:据说非洲卡拉哈里沙漠里有一个布希族,对于布希族来说,有两种饥饿的人:Littlehunger和Greathunger。Littlehunger一般意义上是指肚子饿的人。Greathunger则是为生活意义而饥饿的人,我们为什么活着、人生有何意义——终日探觅这种问题的人,才是真正饥饿的人。
第71届戛纳电影节上,韩国导演李沧东的《燃烧》以3.8分的评分发明了场刊历史最高分,打破了由《托尼厄德曼》保持的3.7分的笔录。这部改编自村上春树《烧仓房》和威廉福克纳《烧马棚》的影片从一上映便好评如潮。李沧东作为韩国首席艺术片导演,蛰伏8年后带来作品《燃烧》,不论是影片结构的构建还是视听语言的运用,都完美的将村上春树的暧昧与迷离,与福克纳的现代性内核结合了起来。影片杂糅了青年男女的爱欲与愤怒,使得影片整体更加缠绵悱恻,然而最具戏剧张力的还是影片阶级对立的元素。
影片整体风尚较为简约,不论是人物性格,还是镜头画面,其突出特征就是同一元素的重复使用,进而造成较为神异迷离的看感,也同时将电影元素提升到隐喻的高度,建立起暧昧,模糊的解读空间,从而让看众在看看的同时产生无限的想象也对剧情的发展有更多的兴致,单从这一点上便十分符合村上春树小说的风尚了。
展开全文
影片开始于一段摇摆的手持跟拍镜头,镜头不断地晃动着,贪心地窥视着城市中的行人,拼命想要捕捉那些漠然面孔背后暗涌的思绪。男主角刘亚仁饰演的钟秀是一名刚退伍的军人,没有固定的工作以送货为生。镜头随着男主角的运动不断进行,通过镜头,每一次个体的挣扎都足以拨动看众的心弦,画面所传达出的不安与无奈,更直指向布满暴力与桎梏的韩国社会。
纵看导演李沧东的作品如《绿鱼》、《诗》、《薄荷糖》等,不难发现,在他的作品中主角几乎都是处于社会边缘的特殊群体,人物总是被至于一个矛盾的环境,以格格不进的姿态与环境相互影响。惯用的冷性色调使得影片的整体风尚更为阴暗冰冷,《燃烧》中的蓝绿色调与所表达的阶级矛盾对立的主题使得影片整体风尚更为压抑。
表面上《燃烧》所表现的是两男一女琢磨不定暧昧关系,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破朔迷离的事情,但细看影片,不难发现导演想表达的则是无形的资本暴力对韩国社会的撕裂,以及阶级与意识形态的对立,探讨万恶的资本是如何对人进行无形的残害与扼杀。
片中资本的代表“Ben”是一个偏爱烧塑料大棚的人,在他无形的逼迫与压榨下,钟秀在一瞬间甚至也产生了烧塑料棚的想法,并在点燃大棚后迅速熄灭。随着影片唯一的女主的离奇消失,钟秀开始了觅觅女主的过程。Ben对钟秀说:“她像一阵烟一样消失了。”也许烧塑料大棚仅仅只是一种隐喻,他真正烧毁的是和女主这样社会底层的女孩子,即便失踪了也不会有人觅觅的人。而钟秀与Ben的矛盾则不但是情敌关系的对立,实则是阶级矛盾的独立,在社会地位与经济悬殊的浩大差距面前,钟秀显得仓促而无奈。
影片最后,钟秀在田间用匕首杀死了Ben,并用Ben留下的打火机连带着Ben的保时捷一起烧毁。假如说资本以烧塑料大棚为乐,那么穷人则只能以烧马棚为报复。在不可逾越的阶级鸿沟面前,暴力则成为了愤怒的弱者追求发泄的唯一出路。
片中那些被废弃的塑料的棚实则隐喻更多像女主,像钟秀这样的人,也像是逐渐被夷为平地的家乡与乡村,当资本的世界愈发强大,就意味着源源不断的会有像“塑料大棚”这样的人或事物被像垃圾这般的燃烧掉。
底层社会的悲剧在大时代的背景下往往显得格外微小与卑微。正如村上春树原著《烧仓房》的最后,“我”没有反抗,“他”也还活着,陆续烧着仓房,在火光与噼啪声中体会生命的虚无感,而“我”对“她”的消失也没有多少执念,只有一些似有似无的懵懂知觉——似乎是失往了什么,但又不是很明白,也懒得往想明白,就这样浑浑噩噩地活着。偶然想到那些被烧掉的仓房,内心也没有太多波澜,更多是困惑。
一影一话谱人世虚实
俱是覆船风雨书字可抵愁
终南影话电影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