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尔村支边纪念馆:见证激情燃烧的岁月
支边纪念馆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巩固边疆,支持新疆发展,国家从内地动员了一批青年进疆支边。托克逊县郭勒布依乡硝尔村就是一个这样的支边村。从最开始98位从江苏铜山县和海安县迁徙过来的支边青年,发展到现在,全村已有900多人。硝尔村走过了一段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峥嵘岁月。
每件实物都会说话 每幅照片都育人
2016年,为了铭记支边青年建设边疆这段历史,弘扬艰苦创业精神,硝尔村开始建设支边纪念馆,2017年建成并对外开放。现在,这个纪念馆已是吐鲁番市关怀下一代教诲基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诲以来,很多单位都组织党员前来参看学习。
纪念馆收躲的各种资料
9月28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纪念馆虽然不大,只有144平方米,但里面陈设的内容出色丰盛。既有反映支边青年战天斗地、发展生产的劳动工具,又有承载着时光记忆、笔录支边青年艰苦生活的居家用品。既有原图,又有一次次获得各种荣誉的资料、展板。边走边看,支边纪念馆里的陈设品让人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重温当年的支边青年是在怎样一穷二白的条件下,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果敢的意志,开创了硝尔村的幸福生活。
展开全文
纪念馆收躲的农具
硝尔村党支部书记刘召军介绍:“我们建设这个支边纪念馆,主要是为了教诲我们的下一代,要牢记支边青年艰苦奋斗、锲而不舍、不怕困难精神。”
每个故事都感人 每项进取都艰苦
今年88岁的吴士顺老人是第一批支边青年,先后担任过村里的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是1971年进党的老党员。他向记者回忆,当时条件真的很艰苦,四面都是戈壁滩、盐碱地,一刮风拇指粗的石头满天飞。人的嘴巴里落满盐碱土,又苦又涩。每次刮风,党支部就号召党员、团员走出地窝子,用皮帽子遮掩住脸和头,趁着阵风之间短短的几秒钟间隙,把坎儿井盖住。要不然,风沙把井掩埋了,全村人都没水饮。
缺食,大家就把榆树芽摘来,配上咸菜当作一日三餐;缺柴火,大家就用野草烧坑过冬;没地方住,大家就用生土建土坯房。正是凭着这种顽强奋斗的精神,支边青年在茫茫戈壁滩上站住了脚跟。
吴士顺老人给记者讲故事
在大风肆虐的戈壁滩上发展生产,首先要植树,没有防风林,庄稼无法存活。刚开始的时候大家植树没有体会,树苗都被风沙卷起的小石头砸烂了树皮,无法存活。后来大家向当地各族群众学习,先在风口方向的西北方,砌两堵生土墙把风挡住,这样才能保证树苗存活。在盐碱地种庄稼,必须要先把50公分厚的盐碱层翻过来,并引来天山雪水继续浸泡排碱改良,才能种出庄稼来。支边青年通过长期的探索实践,终于把握了这些生产知识。他们先后改良农田8000余亩,营造防风林带20余千米,修建排水渠8000余米。让硝尔村成了吐鲁番有名的棉花村、韭菜村。棉花每亩单产达153公斤,韭菜种植面积一度达到1500亩,产品远销乌鲁木齐。硝尔村党支部先后多次荣获自治区级、市级、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
吴士顺感慨地说:“我们1959年来到新疆托克逊县,当时这个地方都是戈壁沙滩,没有水,没有电,没有路,当时太困难了,我们经过大干、苦干,这个戈壁沙滩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现在我们生活也好了,各方面都很好。”
编辑:谢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