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展馆一角丨浙江老板18年不敢买房子,为了儿子,有点钱就往这里“烧”……
主论坛之外,不少年轻人正在动漫展馆内围着公仔“打卡”拍照。午休间隙的展馆一角,一只“公仔”摘下肥大的头套,露出一张中年大叔的脸。
高峰论坛上关于中国动漫美学与时代精神、全球视角相融的种种看点,恰在培植出“少年师爷”这一本土大IP的丁立清身上有所印证。
儿子天天沉迷动画服装企业老板突然转行,给儿子做一部动画片
丁立清是土生土长的绍兴人。当地传统服装纺织业发达,2005年以前,30多岁的他就是一家服装外贸企业的老板。
突然转行做动画,跟儿子有关,“那时候我从厂里回家,10岁的儿子天天盯着电视看动画片,还说‘爸爸有本事也给我做一部动画片看’。”
儿子沉迷动画,但外国动漫血腥暴力、无厘头搞笑的场面,让丁立清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担心不仅是眼睛看坏,不要到最后思想也看坏了。”
丁立清下定决心,要自己给儿子拍一部动画片。
展开全文
当时,中心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来打造,这是一个政策导向。而在美国迪士尼动画收进超越好莱坞,日本动画位列电子、汽车之后的第三大支柱产业之时,中国大多数的动画片仍是进口的,丁立清认为,这是浩大的市场。
同时,服装行业面临的劳动力、资源和环境问题,也让丁立清考虑到,是该转型了......
18年不敢买房子,有点钱就“烧”被人看做“疯子”“傻子”
在生意场待惯了的丁立清,现在更习惯饮茶。
这一点,在刚刚转型之初的丁立清心里,是个模糊的雏形。他花了近一年不停在上海、北京、本地跑,觅访文化学者,聊创意觅灵感,往往捧着一杯茶就是半天。他取过经的地方里,就有生产出“孙悟空”这个经典大IP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绍兴‘无绍不成衙’,历史上有许多刚正不阿、救人于危难的江南才子,他们的共同符号,应该是‘师爷’这个群像。”基于传统文化和创作空间的考量,丁立清最后决定从“绍兴师爷”进手。
2007年,组建团队、编写剧本、拍摄制造,两年多来,丁立清花了一百多万。《少年师爷》第一集样片出炉,却被专家、同行批得稀烂。
“都说怎么这么老土,你应该多学学市场上欧美啊日本啊,时尚一点,卡哇伊一点。我说,我的初衷跟你们不一样,我当初就是为自己孩子做的,要做的是家乡文化,整个背景就得是江南小桥流水、粉墙黛瓦。”
丁立清和团队一起,花费更多时间完美作品细节,反复研究动漫剧、国学著作,看察人物动作、穿的衣服、食的水果等各种细节,更好地还原人物所处时代。同时,更频繁地实地观察兰亭、鲁迅故居、大禹陵等古迹,搜觅灵感。
那时候,丁立清被很多人当成“傻子”“疯子”,扔下看得见摸得着的服装企业,转而把钱都砸进了“虚无缥缈”的动漫文化产业。
为了做动画,他甚至十八年都没敢买一套房子,有点钱,就往里“烧”。
当年为儿子做的动画片走向世界
现在儿子也投身动画行业
丁立清用现在的眼光看待自己,仍会庆幸那股的执拗,“每个人总有一样热爱,那时别人当我们是疯子傻子,其实也无可厚非。”
十多年过往,丁立清在做动画的路上,除了已经把已有520集的《少年师爷》系列做成浙江省动画单品牌第一,还出品了《少年师爷》大电影、动画片《汉字小精灵》,并开发了相关的衍生产品。片中洋溢着浓浓的中国元素,小主人公们随口都是《论语》、《周易》、《史记》,小桥流水、兰亭、绍兴黄酒、臭豆腐等浙江元素也随处可见。
丁立清说,自己这些年虽然没赚什么钱,但他认为文化产业的力量是无形的,好的文化产品不但经久不衰,还会价值递增,“我信赖《少年师爷》这样的‘原子弹’,还有‘引爆’的一天。”
如今,丁立清的儿子早已大学毕业了。你猜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