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资讯冷风凛冽的2022

冷风凛冽的2022

misa2 03-05 4次浏览 0条评论

【编者按】2022年,半导体行业依然在挑战中前行。后疫情时代、行业下行、地缘政治等因素仍深刻地影响着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及生态。来到2023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如何发展?新的挑战又会从何而来?为了厘清这些问题,《集微网》特推出回忆展看系列,邀请行业中的代表企业,围绕热门技术和产业,就产业链发展态势、热点话题及未来展看做一番详实的总结及梳理,旨为在行业中奋进的上下游企业提供参考镜鉴。

集微网消息,疯狂的备货碰上不利的外部局势,使得手机厂商们在2022年历经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往库存压力。

大砍上亿部订单更是屡次被爆出。今年3月底,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在社交媒体上表达,国内各大安卓手机品牌今年以来已削减约1.7亿部订单。

不到2个月,郭明錤再度示警称,累计至今年中国大陆手机品牌厂已下砍手机订单2.7亿台,其中,联发科已对第4季5G芯片砍单达35%、高通8系也下调15%,且后续旧款还会降价大拍卖。

大幅砍单的背后,随之而来的便是三星暂停拉货、苹果暂停招聘新员工,手机厂商裁员、上游厂商订单大幅萎缩,产线稼动率狂跌,市场竞争加剧。当然,产品毛利率下滑、人员频繁变动更是常态。

换句话来说,2022年对于手机上下游厂商而言,是反常艰难的一年,大砍单的背后,不仅影响了手机品牌厂商手机项目的进度,让不少手机上游给予商深陷疯狂的价格战之中,更是让一部分厂商走上了亏损之路。

不过,在这一场危机当中,新能源汽车、储能和以穿戴为代表的VR这三大领域正上演一场接力“加速度”。

手机市场现阵痛,行业人士:未来三年仍是静默期

2021年整个手机市场被缺芯所困扰。从手机SoC到电源治理IC、屏幕驱动IC、CMOS图像传感器等等,几乎无一幸免。

对于缺货的程度,小米中国区总裁卢伟冰曾在2月24日晚间则在个人微博上也给出了精确描述:“不是缺,是极缺。”

展开全文

有了缺芯的教训,加上各家2022年争夺市场的计划,安卓各大手机厂商加大了2022年的备货,然而乐看的背后,一场危机正悄然来临。

据已披露的数据展示,深受全球芯片短缺、三星越南工厂因疫情影响的三星在2022年将手机出货目的定于3.3亿部;小米、OPPO、vivo、荣耀的2022年目的出货分别为超过2亿部、2亿部、1.5亿部和8000万部。

然而在2022年第一季度,手机品牌厂商们便遭碰到了全球手机出货下滑的压力。

(数据来源:Omdia)

依据Omdia的数据展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约为3.08亿部,同比下滑12.9%,经过统计发现,截至目前,今年连续3个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比分别显现12.9%、3.2%和7.6%的下滑态势。

就单个手机品牌厂商的出货情状来看,安卓阵营无疑成“受灾区”。

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安卓阵营的华为、vivo、OPPO、传音、小米出货同比下滑幅度均超过10%。其中,华为手机下滑幅度最大,竟高达61.9%。

(数据来源:Omdia)

vivo、OPPO、传音、小米出货同比分别下滑36.90%、33.10%、22.40%和14.30%。面临这一出乎意料的情形,安卓手机厂商均开始了削减订单的动作。

在今年的3月底,郭明錤在社交媒体上曾表达,国内各大安卓手机品牌今年以来已削减约1.7亿部订单,占2022年原出货计划的20%左右。同时其指出,由于消费者信心不足,未来几个月内订单有可能陆续减少。

与之前的预料完全吻合,第二季度除了三星以外,安卓阵营的手机品牌厂商出货仍面临下滑的局面。其中,安卓阵营中出货量较大的小米、OPPO、vivo仍以同比下滑超20%态势显现。

在5月份,郭明錤再度示警,并称累计至今年中国大陆手机品牌厂已砍手机订单2.7亿台。随后,三星更是在今年6月份一暂停对外摘购零部件,并不断下调智能手机出货预期,从最初的3.34亿部到今年年中的3亿部,再到8月份的2.6亿部。

不过,需要注重的是,早前郭明錤推测的实际出货数据或许还相对较于乐看,因为经过统计Omdia的数据发现,清除三星和小米、荣耀外,截至今年的第三季度,OPPO、vivo全球出货量仅约为8010万部、7420万部。

假如说OPPO、vivo第四季度全球出货量均在4000万部左右,那么合计下来,这两家手机品牌厂商今年全球手机出货也分别仅达到约1.2亿部、1.14亿部左右,换句话来说,市场真实情状比郭明錤推测中的数据还要惨淡些许。

而在给予链端,手机上游给予商更是颇为煎熬。首先,乐看的市场评估,让不少厂商已着手扩产等事项,当市场需求大幅缩减时,为了争夺订单,手机上游给予商因此陷进猛烈的价格战之中,如今产品毛利率下滑压力俨然已成为它们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其次,订单的减少,使得手机上游厂商们的产线稼动率狂跌。早前有手机产业链人士与集微网沟通时,对方直言,由于订单减少,很多工厂产线显现“黑压压”一片的场景,为了有效掌握成本,多家厂商产线稼动率狂跌,有的更是将生产线工人的工作日从每周7天调整到5天,甚至是4天,有厂商多次实施放假措施。

当然,订单的减少,也使得多家厂商出现裁员,甚至是亏损的情状。值得一提的是,集微网还发现,不少手机相关从业者已转型至其它领域,例如AIOT、汽车产业等便成为转型的重要方向。

整体来看,对于智能手机从业者而言,它们正处于一个难熬的“阵痛期”。展看明年,有业内人士更是颇为悲看的谈到,从目前的情状来看,手机创新乏力,订单也并不明朗,这是颇为不乐看的信号,因此明年会更为艰难。

有业内人士更是指出,未来三年手机市场仍处于静默期。由此不难看出,今年或许还不是最难的时间点,而所谓的阵痛期还将继续。

一场接力的“加速度”正在上演:MR明星级产品将诞生

诺基亚CEO佩卡·伦德马克近日在世界经济论坛2022年会上推测,6G将在2030年左右进进市场,届时智能手机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直接嵌进人体的电子设备。

这个推断,与扎克伯格6年前的言论如出一辙。当时,他在与马云谈到智能手机时表达,每隔15年就会有一种旧技术被取代,智能手机也不例外。

如今,距离苹果2007年推出第一代智能手机iPhone,恰好过往了15年。

当然,种种迹象也表明手机市场迎来了一次大退潮。在手机市场如此低迷的阶段,手机从业者也寄期看于又一个浩大体量的产品正式问世。如今以穿戴为代表的MR/AR产品似乎被贴上了又一重磅级产品的标签。

“苹果的目的是10年后AR取代iPhone。”早在2021年郭明錤曾提到。其直言,苹果将推出AR头显,将配备Mac同等级芯片;可独立运行(一体机),无需外接Mac或iphone等。

然而,苹果的这一颠覆性产品始终在逃票的路上。

12月14日,郭明錤在推特上发文称,目前还不确定该产品发布的时间(先前预估2023年1月发布)是否会延期,但通常发布会与终端产品大量出货时间若相隔过久会不利妥善与销售。

其最新调查指出,苹果混合现实(MR)头显设备因为软件相关问题可能会延迟到2023年下半年(先前预估2023年Q2)。零组件大量出货时间可能依然是2023年上半年/2023年Q2,但因终端产品的量产出货时间推迟,估量2023年苹果头显的出货量将少于50万部,低于市场共识的80万—120万部。

日前,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苹果正在加紧开发MR头显,这是自Apple Watch以来的第一个主要新产品类别,苹果还重新命名了配套的操作系统,将MR头显操作系统的名称从“realityOS”改为“xrOS”,这是不久后推出的迹象。

这一言论与郭明錤一年前的言论颇为吻合。

郭明錤曾表达,苹果AR头显将搭载性能媲美M1的“桌面级”芯片和索尼4K Mirco OLED展示屏,目的是在10年内取代iPhone,估量出货将超过10亿部。

要知道苹果手机、手表均摘用的是IOS系统,而按照苹果公司精品路线的作风来看,苹果此次对系统名称的变更等种种迹象表明,苹果又一划时代产品将诞生。

苹果划时代产品的即将出炉,给陷进尴尬处境的VR/MR/AR产业带来了一丝热意。值得注重的是,政策向这一领域倾斜的迹象也甚为明显。

11月1日,工信部等五个部门联合发布《虚拟现实与行业使用合成发展行动计划》,给出2026年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超过3500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AR+VR眼镜,全景相机等)等具体目的。

在政策的加持和经过足够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有企业已积极“行动”,其中,尤以京东方最为明显。据公开资料展示,京东方拟总投资约290亿元投建京东方第6代新型半导体展示器件生产线项目。

京东方明确指出,随着科技和产业生态的继续发展,VR产品需求继续释放,带动着相关产业链急速发展。作为VR产品核心器件的微展示产品也将迎来高速增长。为了称心市场需求,在经过足够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京东方下属控股子公司北京京东方创元科技有限公司拟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使用LTPO技术的第6代新型半导体展示器件生产线项目, 着力布局 VR展示产品市场。

除了京东方以外,舜宇更是成立了以XR整机制造ODM为目的的舜为公司,另外欧菲光、德赛电池、鹏鼎控股、中光学、科瑞技术、商络电子、弘信电子、蓝思科技、联合光电、高通等厂商也均在这一领域均有布局。不过,经过集微网的看察发现,在VR/MR/AR领域,产业链整体仍普及处于早期的培植期,目前如何落地成为最大的问题。

就出货量上看,国内出货量最大的Pico今年的目的出货也仅为120万台,由此不难看出这一市场目前的处境。另外,从各大手机产业链厂商们布局的情状来看,在这一领域营收超过10亿元的企业可能就只有舜宇一家,其它厂商在这一领域收进占比仍颇小。

针对这一领域,有业内人士指出,政策的发布,对国内VR/MR/AR产业会有一定的支持,但是上述领域现阶段还是短缺高粘度的使用场景,因此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发展。

汽车市场与早年的手机市场相似

智能化的继续推进,改写了燃油车历史的同时,拉开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序幕。在中国、美国等全球主要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带动下,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销量高速增长,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36.6万辆,全球产量达到320万辆。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已达354.5万辆,同比增长1.6 倍。2022年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266.1万辆,同比增长1.2倍。

作为国家战术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经过最近十余年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已形成了从“三电”系统等要害零部件自主研发生产,到整车设计制造,以及充电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完全的产业链。

另外,随着全球碳中政策,燃油车禁售时间表的出台,新能源汽车销量有看保护高速增长态势。

依据资料展示,欧盟2019年4月通过新的碳排放规定:到2025、2030年,新登记乘用车碳排放量在2021年基础上分别减少15%、37.5%,由于燃油车的节能技术改良仅能实现年均1.5%—2%左右的碳排放降幅,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将是欧洲车企的唯一抉择。

据悉,大众、宝马、沃尔沃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5%、30%、50%;本田提出,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65%。

由此可见,由传统燃油车转向新能源车与之前的手机市场从功能机转型至智能机时代颇为相似,而随着上述等因素的产生,新能源汽车仍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当然,在新能源汽车转型的阶段,智能座舱、芯片、电池素材、PCB、自动驾驶、连接器等领域也迎来了发展良机。以动力电池为例,依据Marklines推测,全球未来5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将带动全球动力电池行业继续高速增长,2025年全球装机量可达850GWh、市场空间可达5800亿元。

另外,从智能化来看,汽车智能化仍处于发展初期,但智能硬件的加速发展将带来大量电子零部件的增量需求。

以辅助驾驶为例,随着汽车高级辅助安全驾驶系统的快速发展,自动驾驶相关法律法规在全球领域内的不断完美,促进了汽车高级辅助安全驾驶系统的落地,同时也会极大促进智能座舱系统的发展,给摄像头、激光雷达、展示(含HUD)、照明等车载光学的使用带来了继续增长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向动力、智能化转型的同时,车载市场的竞争也明显加剧。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特斯拉在今年的第四季度,挥动了促销利剑。

当外部一致预判特斯拉直接竞品企业包括新势力小鹏/蔚来/理想以及一线主流车企比亚迪/吉利/长安等或将陆续跟进降价时,比亚迪、长安深蓝分别公布上调部分车型价格。

汽车产业是明显的政策驱动型产业,针对汽车这一市场,有行业人士则认为,2022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完全终止,行业普及担忧2023年一季度汽车市场会陷进低谷。

当然,储能市场在今年也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依据GGII详尽统计,2021年国内储能电池出货量48GWh,同比增长2.6倍;其中电力储能电池出货量29GWh,同比2020年的6.6GWh增长4.39倍。背后增长的原因得益于2021年海外储能电站装机规模暴涨以及国内风景强配储能的治理政策。GGII估量2022年国内储能电池有看陆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保守估量年出货量有看突破90GWh,同比增长88%。

开源证券认为,伴随全球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储能产业将快速发展。估量到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装机规模将达661.3GWh,新增装机市场规模将达10062.3亿元。

不过,需要注重的是,虽然说一场接力的“加速度”正在上演,但是对于一部分企业而言,过高的市场门槛会过多地消耗自身的“体能”,另外就VR产业而言,在政策的支持之下,可能会诞生出头部玩家,但对另外一部分进局的企业而言,想要在短时间获得大额收进,也并不现实,因此在这一要害的特殊时期,依靠手机产业发展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现金流至关重要。(校对/李帅)

诺基亚发布会
案例 | 华为治理之变: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吉利背刺比亚迪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