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资讯《2023中国诗词大会》第六期:觅觅诗词中的源头活水

《2023中国诗词大会》第六期:觅觅诗词中的源头活水

misa2 03-05 4次浏览 0条评论

原创:中国诗词大会 来源:中国诗词大会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何谓“本来”? “本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伟抱负,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傲然风骨,是“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的爱国热情,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文化宽容。“本来”是守住初心、回回本真。

《2023中国诗词大会》第六期将带我们共同觅觅诗词中的源头活水,坚守“本来”、奔赴“未来”。

展开全文

重现大唐风华

弘扬丝路精神

“民生之本在农,农之本在田;衣之本在蚕,蚕之本在桑”,我国农桑文明源远流长。“对客小垂手,罗衣舞春风”,本期节目中,来自历史文物中的“唐朝小姐姐”——唐三彩侍女俑“穿越”时光来到现场,活灵巧现地向我们介绍身上所穿的华服,展示出中国古代丝织的精湛工艺,在大唐繁华的服饰美学背后,体现出中国人民勤劳朴诚的劳动精神。

欣赏完唐朝华服,“唐朝小姐姐”又带领我们“骑”着骆驼踏上神异的“丝绸之路”,一同挖掘敦煌的宝躲壁画,重温民族英雄张骞“凿空”西域的传奇故事。“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国际贸易之路,更是一条东西文化交流之路,在这条伟大的道路上,书写了商品互通、文明互鉴的辉煌历史。

知往以鉴今,千百年前的中华儿女不畏艰险、披荆斩棘,开垦了绵延万里、贯通中西的“丝绸之路”,如今,我国以“和平协作、开放宽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为“本”,用“一带一路”伟大倡议将丝路沿线国家和人民再次亲昵联系在一起,促进协作共赢、推动文明互鉴、传递期看福祉。

今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节目现场和远在福州平潭海事监管基地的“云中”千人团选手宋文咨进行连线互动,身为福州海事局基层执法人员的宋文咨为我们介绍了为海丝货运保驾护航的先进巡航设备,展示出向海而兴、不辱使命的责任担当。

循迹千年文脉

唱响赤子情怀

流光溢彩长安城,火树银花不夜天。本期节目外景共答题环节,康震老师将带领我们走进西安大唐不夜城,用当地特色美食“biangbiang面”的味道记忆,讲述千年古都的美食文化,唤起游子的思乡之情。

自古英豪皆进蜀,夔门一出便成龙。重庆奉节县是“中华诗城”,也是千古雄关“夔门”的所在地,更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距今13万年前,这里的古人类已经发明出最原始的雕刻艺术品。在新石器时代,奉节又出土了重庆地区最古老的陶片,距今4000多年的老关庙遗址有着历史悠久的古文化遗存。跟随郦波老师,我们将在节目中探觅奉节古文化的源头。

本期千人千问环节连线人民警察李生寿,为我们讲述坚守大漠、默默奉献的传奇故事。

李生寿从警二十余年来,不忘初心,始终坚守在位于戈壁腹地的“大漠窑洞派出所”,与大山为伴、与朔风共舞,在茫茫大漠和同事们一起完成罗布泊探险遇险救助任务198次,从死亡线上救回了26条生命,用青春岁月谱写了服务奉献的华章,将满腔的赤子情怀献礼这片他所热爱的戈壁滩。

“诗”“食”相映成趣

传承中华技艺

本期画中有诗环节,康震老师在餐垫上作画,将诗意注进日常饮食用具之中,以“食”助“诗”韵,以“诗”传“食”神,相得益彰、趣味无穷。

一幅“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勾忆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一幅“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抒发旷达豪放的人生态度;一幅“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再现了清新秀丽的渔乡山水;一幅“坐看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抒发了志存高远的理想抱负。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本期民间出题人李义中用微塑的传统手艺,创作出诗词中其乐融融的家庭劳动场景,显现出协调的生活场景和诗意的怀旧之情,诉说着生活情感的本真;“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非遗传承人蔡志伟用绒鸟、绒花传统技艺创作出一幅放弃杂念、气定心闲的静谧画面,唤醒了那颗在喧嚣生活中难得觅见的纯真初心。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只有不忘初心、不违本心、不负真心,才能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正如康震老师所说:“‘本来’就是源头,就是初心,就是那个最初的动力和专心,只有我们每个人牢牢记住自己的‘本来’,才有可能发明更加辉煌的‘未来’”!

《画中有诗》前传

每期节目前,康老师会预先在某种材质上画好一个要害元素,延展出的主题答案在正片中揭秘!

康震老师的绘画题目,美轮美奂,诗意盎然。热爱绘画的你,是不是也心动手痒了呢?快来拿起画笔,依据康老师的线索主题,创作独属于你的诗意画作。

三国华章
行走金牛古道 二十四个节气专辑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