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似药,比苦还苦!读「我的团长我的团」有感!(第八章)
我一向信赖群众的眼光,那么多人都说好的,必然有它的可取之处,就像之前的闻名申遗作品《让子弹飞》,我是看了一遍又一遍,可太TM有趣了!
我一直都在想,想【团长】这么好的电视剧当年的播放量怎么这么拉垮?
这个问题我百思不得其解,最近看的【卿卿日常】一举捧红的那么多演员,似乎很少有人能够红得那么理所应当。
当然,也可能是我格局小了,究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我四周的人至今为止没人喜欢【团长】,我给他们推举了很多次,可是四周的诸位仿佛默认这是一件羞于启齿的事情,哪怕最近确实在沉迷这类共产主义有关的事迹,也不可能当街大喊——“达瓦里氏,让我们一起消亡资本主义吧!”
你甚至找不到组织,当你以一种分享的心绪诉说着最近感兴致的东西时,他们或许还会来阴阳怪气几句:“哇哦,你好高贵哦!”
展开全文
很多时候,正是由于这种怕别人讥笑而怯懦的心理导致许多怪异扭曲的想法。
这种理想主义的光芒似乎正如太阳一般,挂在天上就可以了。
现实世界的理想主义者很尴尬,会沦为笑柄或者被当成是空喊口号者
像我这样无能的人,也确实更像一个只说不做的鸡汤生产者
我明白这一点,所以当我看到《我团》里那个小书虫,心里的激动来的是有延时性的
其实蛮有趣的,这次回来,我在看《我团》,我爸喊我堂弟用手机投屏看《长津湖》,我到家的那天晚上我爷爷在看一部我觉得可以称作抗日雷剧的电视剧《愤怒的天使》。
我爷爷奶奶不是爱倾诉的人,或许是因为他们没受到多少正规教诲。总之我对于他们的历史生平知之甚少
只是在我回家后大家七嘴八舌的关怀里有人提到:“啊,你爷爷是党员呢,你也可以往申请党员(虽然我已经过了申请党员最大的年龄限制)”
家里的电视基本上是由爷爷掌控的,我一度被那几乎不重样的一部部电视剧震动到:原来影视界拍了这么多抗战片啊,倒也难为他们烂得千奇百怪的。
只是现在难得咱们有共同爱好的电视题材了,我的家人们却对《我团》的兴致不大。我爷爷有点不兴奋我夺了他的频道抉择权,在这样一种情绪的加持下,他跟着我们看了一点后撇撇嘴走掉了,还评判道:“灰头土脸的,看什么看!”
相熟的朋友知道我喜欢抗战剧,开始给我推销《长津湖》这部电影。在他或许是想逗逗我而说出“你这看的什么烂片”后,我顺理成章地炸毛了,继而生出了损他也抚慰自己的想法:不怪我爹拿《长津湖》踩一捧一,究竟他的闲暇时间是间歇性的只适合看电影——年关将至,他的不少老伙计都喊他出往打牌呢
我感谢支持者给我点赞留言,所以并不在意他们的三心二意和时不时发出的怪喊。
反正沙发这块阵地被年轻人占据了。
假如一部作品本身的内容很有趣,当一群人一起来看时,它的有趣性会更上一层楼,这是即使抖音现在也乌烟瘴气但我仍然使用它最多的原因。
我在看到康丫死的时候想哭,眼圈红红的不说话,我弟看到后笑的不能自已,在看到不辣和烦了戏谑康丫的时候,我弟笑的跟暴晒的西瓜一样
事后我弟如此评判这一集——低情商和嘴欠
畅销的鸡汤里有一条是这样的,人们总是把刺对准爱他们的人,却对陌生人礼貌有加。我觉得这些神棍们一定深谙心理学
刚刚从外面经历了一场不愉快的我似乎一下子找到了发泄点
在这每一个人都和我有血缘关系的名为“家”的空间里,我原地化身为“哔哔”机,不想对他们遵循社交礼仪,毫无形象地瘫在沙发上消磨时光。剧里的黑色幽默我get到了就笑得前仰后合;剧里的战斗爽到我了我就大声吼喊;剧里的悲情伤到我了我就抱着他们嚎。
没到半天,我堂弟手机也不玩了,跟我一起看,一集一集后,他看得津津有味。他也喜欢边看边发表评论,只是我慢慢地感到了一种悲伤。他的弹幕天真而残暴地戏谑着,白光透过三棱镜明明是可以有七彩的颜色的,只是他没有调好角度
他欢快地说:“不知道为什么,我好喜欢看这个狗脸啊。就这种……人橡皮一点才有意思嘛。”
我知道他说的是龙文章,那一刻我无言以对。
电视里,团长第一次晕倒后又猛然醒过来接着装疯卖傻、上蹿下跳。晕倒后孟烦了的旁白说:“即使是我们这样的人,也会觉得残暴。”
我张了张嘴,想给他讲,这是一个悲情英雄,可是看着堂弟那张嬉笑着的脸、那双快乐的眼睛,我最终也附和着笑了笑:“是,这样的主角可太好玩了。”
我不喜欢给别人强行灌输三看,特别是别人正顺着自己的感看觉出了一种有趣时,你非要不合时宜地强调别人往做阅读理解
思想上的共通是需要一种“悟”劲的,不然再多的正能量输送到他这里也是“主人的任务罢了”这种烂心态。
电视剧作为一种娱乐性质更多的休闲产物,其思想假如太过深刻会有脱离民众的低收视风险
我以前看《三国演义》一直觉得罗贯中是诸葛亮的高级黑,后来刷知乎看到过一个相关回答:“你以为它凭什么能让平民百姓都爱看?为什么不识字的老人都能说几句相关的歇后语?”评论区“红军老总回合制大战敌军”的神回复更是让我豁然开朗
对于《我团》不火我并不觉得惋惜,有缘者自相遇,看它不是为了展示自己有多么有品味,仅仅是因为它真的好好看。看完后就是纯粹的感情和久违的探求,是让自己愉悦的
我谢谢它帮我摆脱了一个时期的困扰和烦恼,我也知道再好的作品带来的鸡血时效也是有限的,可是每增加一种,我们心里谨慎和敬畏的锁链就会增加一点
至少这么难卖安利的一部作品中的一集,我的小堂弟是踏实地跟着我看完了。老家有的地方仍然没有网,他问过我有没有像《我团》一样的电视剧,他好缓存了往看。
我笑着问他:“这么好看吗?”
他挠挠头依旧欢快地笑:“也不知道为啥,现在跟着爷爷看他的电视剧都觉得差点意思了。”
我偷乐,看完《我团》再看光鲜亮丽的手撕鬼子还觉得有意思那才喊没意思。
我信赖他会懂的,因为我认为电视剧讲得很清楚了,我们这种应该是一种共喊
一家人看着一部十分有教诲意义的片子却并不觉得说教,这也是它的一种魅力
他若发问,我就会跟他阐明。他不明所以跟着笑,我也不说什么。他只需要记住这种快乐,然后在某一天发现这快乐背后的惊喜
我非常钦佩导演和编剧,这么严厉的背景和题材下仍然有这么多笑点。你想哭那太合理,想笑也有合情意的地方
小书虫第一次出现,正好是我们笑得最欢的那一段。迷龙他们和对面的日军来了一场由嘲讽到表演的隔空联欢,之后就是好不轻易弄来大炮的团长大骂“舒适”的名场面。
就那一个画面,生动极了。
团长在愤怒,玩得好好的被打断的川军团一脸不解和麻痹。第一次到前线的小书虫激动地背诵起了与这里格格不进的理想。
这个画面在第一时间却使我回忆起了这么一幕。小时候跟着大人往逛街时,我们四个年纪相仿的总是兴奋得跟一群跳蚤一样,进进了衣帽区后,那更是直接朝峨眉山的猴子看齐。
假如这时候大人来呵斥一句,我们还会觉得委屈,认为大人什么都要管。
直到很多年后,当我们自己也受不了那些蹦跳着的小鬼时,我们才会深刻体会到当初的自己是多么的讨人厌
我当时代进更多的是团长和川军团的这种类似子女的情感,所以对这个满口锦绣华章的理想者没有太多感想。有时候我会不由自主地做起了剧外分析,我想,这个小书虫放在这里,就是第一次把红色的理念、这个电视剧要表达的思想之一展现出来。
我明白小书虫他的行为、他的思想是有多么的正确,可是那个尘土飞扬的战场上,灰头土脸、眼眸黯然的战士和干干净净、眸若星辰的学生对比太强烈,以至于最后团长赶他走响起那首《送别》时,我甚至觉得有点莫名的搞笑
小书虫死得那么意料之中,却让人揪心一样的难受,任何的逗乐手法都更像一种悲喊。从他夺着说自己要往当排头兵开始就注定了他的结局
就算理解了创作者险恶的专心,也还是会被牢牢地挠住心绪。他成功地让我脱离了剧外思维,发散更多悲伤到剧里。我想,还有很多像他一样的年轻的理想主义战士……
我堂弟在这时候笑了,可能是孟烦了没意识到小书虫死了还自顾自地说话,逗乐了这个笑点很低的家伙。但我这次因为别人不能共情而愤怒。
我没方法不说出那些老套又非常有意义的话:“我们的很多先烈像他一样,为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你为什么还笑得出来?”
面对生死的敬畏之心必须要有啊。他可以笑团长疯,也可以笑小书虫傻,这只是他对于他们精神的不理解,反正他们的精神是璀璨不朽的。可是当人的肉体为了守护自己的精神而湮灭时,这种悲壮的行为没有一丝容得亵渎的余地。
不过,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呢,我是说,感情线塑造得真的有点拉,已经拉到让小孩子都get不到的地步了。
其实主要还是影视剧那边泛滥得太厉害了。反正我最近是真的厌烦了那种“疯批”“亦正亦邪”的特质,似乎永远期看人物多面,反而将善良说成是“圣母”
什么时候能把伟光正角色也塑造得讨众人喜欢就好了,我永远喜欢正义善良力求完美的主角
最后,我回家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