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资讯越来越“抠门”的年轻人

越来越“抠门”的年轻人

misa2 03-05 3次浏览 0条评论

看点 / 安东尼·加卢佐 主笔 / 婧娴 责编 / 李桑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1782篇原创文章

这届年轻人越来越抠了。

外卖一定要领红包。

购物一定要凑满减。

网站会员必须是借来的。

就连便当水果也要蹲晚上打折。

一顿操作下来,一天就花九块五。

要找到他们,可以往一个神异的地方。

在10月份“进化的力量”年度演讲中讲到了它,就是“抠组”。

抠组里有70多万人,各个身怀“抠门特技”。

一杯蜜茶,加水再加水,变成三种饮法,直到寡淡无味,那也是农民山泉有点甜;

一棵皂角树,开启了神异的“东方魔法”,洗头、刷牙、洗澡,纯天然无公害;

一颗土豆,除了蒸煮炖炒,它过滤出来的淀粉,还能再被滤出、烘干,用作厨房食材。

这种返璞回真的生活方式,看起来似乎是一群“消费主义的逆行者”。

他们的宗旨不单纯是“抠”,而是一种对消费的叛逆。

不过,最初的最初,消费本就是个被发明出来的行为。

法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加卢佐写作的《制造消费者》,带我们回忆了消费的“从零到一”“从一到万花筒的绽放”过程。

(本分享来自进化岛社群日常)

在19世纪前后,我们经历了从生产者的社会,到消费者的社会。

曾经工作,是为了谋生。当谋生变得日渐轻易后,衡量工作的意义不再是糊口,而变成了参与消费。拥有的商品、享受的服务,都成了社会身份的一种标记。

物品也从单一的使用价值,变成了商品。

既然是商品,就要通过交换来实现对他人和对社会的价值。

在《制造消费者》中,加卢佐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

在19世纪以前,唱歌、跳舞都是农民们在特定的节日里举行的仪式活动。

展开全文

祈求五谷丰登,来年风调雨顺。

因为是大家集体参与的,所以舞蹈动作也大都是简单的动作。

而到了19世纪以后,舞蹈逐渐被商品化后,它不再是集体的活动了。变成了个人化的、一种付费看看的文化服务。

其难度、欣赏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甚至逐渐演变成了阶级的象征。

在19世纪的法国,出进歌剧院看芭蕾舞,和出进歌舞厅看踢腿舞,代表了不同的欣赏趣味,更代表了不同的身份。

就像一道,由表及里的,身份印记。

还记得电影《蒂凡尼的早餐》中,奥黛丽·赫本扮演的“拜金”女孩站在蒂凡尼珠宝店窗前,就着琳琅满目的钻石,左手一口咖啡、右手一口法棍。

在她口中,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事情了。

假如有什么烦恼,往蒂凡尼,就可以消解。

可是,钻石为何会被赋予如此高的价值?

是因为它,璀璨夺目吗?

不全是。

任何仿制的宝石,都可以做到。

而是,它的象征价值。

认同感,从一颗钻石开始。

消费者就这样,在对物质需求、身份烙印的称心中被制造出来。

消费行为,不能被简单地看作是购买一件功能物品的行为。

拥有一件商品,可以让物主代进一种角色。

就像镶嵌在王冠上的钻石,已经变成了权力的象征。

就像在19世纪的法国拥有一个客厅,是新兴资产阶级的象征。

就像拥有一个往乡间别墅度假的夏天,成了城市中产的标配。

等等等等。

消费行为,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

它构成了一种“通用代码”,一种“定位系统”,展示了人们在社会中的位置。

它构成了一种“通用代码”,一种“定位系统”,展示了人们在社会中的位置。

看似是人们在挑选商品,实则是被商品带着社会象征的符号引导。

符号,塑造了一个人。

因此,现代消费者也常被认为是“他者导向”。

每个人面前都有无数面无形的镜子,判别着、决定着、审阅着。

每一个绅士,都需要拥有一套坐立都一丝不苟的羊毛正装。

每一位淑女,都需要拥有一身身剪裁得体的礼服,搭配不同的社交场合。

假如不然,那就有可能给别人留下坏印象,会显得自己或粗鄙,或无能,从而陷进焦虑。

在书中加卢佐指出,消费心理来源于自己不合群的惧怕。

就像埃德蒙·戈布罗写的:

这个社会中的等级只是组织和阶级,不再是一种正式的、法定的等级制度,它不依靠法律,只依靠人们的看法。

它仍是现实的,只是不固定也不绝对。

这个社会中的等级只是组织和阶级,不再是一种正式的、法定的等级制度,它不依靠法律,只依靠人们的看法。

它仍是现实的,只是不固定也不绝对。

填补这份焦虑的,就是消费。

而带来焦虑的,喊做,消费品位。

它们构成了消费社会的引擎。

如此看来,每个人都生来自然而然的融进消费社会里,遵循着它的规则。

可是,消费的诞生最初其实没有那么顺利。

习惯了自产自销,东家种粮、西家纺线,再互相交换的人们,离了了解生产者的机会,站在柜台前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

有点陌生。

这篮鸡蛋,是谁家产的呢?

原来我们都知道,那是西家阿婆家的。

这盒芝士,从哪个农场来?

原来我们都知道,那是东家农场的,世世代代都是专门做芝士的。

这些陌生的商品,真的安全吗?我该不该信它们?买还是不买,该买哪种?

人们的物品之间的信赖感,开始破裂。

在他们的眼里,这些瓶瓶罐罐既冷酷又陌生,“既脱离实际,又不负责任”。

面对着顾客们的迟疑,

得信赖者,得天下。

很多大公司都发现了这一点。于是,他们找到了一个绝佳方法,扶助人们重建信赖。

那就是,品牌。

最初可能是噱头,找了艺术家、电影导演、编了名人故事、工匠传说,后来就变成了口耳相传。

变成了,一目了然的品牌。

品牌的首要功能,就是给消费者安全感。让消费者感到产品不是来自无名的陌生公司,而是来自某个有温度的“家庭”。

品牌的首要功能,就是给消费者安全感。让消费者感到产品不是来自无名的陌生公司,而是来自某个有温度的“家庭”。

品牌让人们放下戒备,放下货比三家的坚持,只需要抉择某个信得过的品牌,就好。

它成了商品最好的差异化工具,在消费者心里种下了“先进为主”的意识。

1920年,在美国有一项面向杂货店家展开的调研发现,超过四分之三的美国消费者在购买烘豆时会抉择指定的品牌。

到了1923年,超过95%的消费者都能说出生产汽车、肥皂和口香糖的都有哪些主要品牌。

就像刘润老师说的,

品牌就是在消费者心里的潜意识。

品牌的价值,就是在购买前完成的“心智预售”。

品牌就是在消费者心里的潜意识。

品牌的价值,就是在购买前完成的“心智预售”。

原始的,自产自销小农时代里人们和物品之间建立起来的纯朴信赖,在工业化进程中被揉碎,再一次通过品牌的塑造,回回了。

形成了一个合理的逻辑闭环。

自此,消费的形成显得合理,又符合大势所趋。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力极大提高,同时,空间的距离也被速度填补,人们的生产有了结余,也可以轻松的获得千里之外的物品,于是交换、购买的行为诞生了。

可是,人们对消费的冲动,到底从何而来呢?

为了使用方便,为了自身社会角色的维系,或者是来自外界环境的驱使呢?

比如,图像,杂志,电视,朋友圈,直播间,短视频。

对消费的启发,无处不在。

古斯塔夫·勒庞在书《乌合之众: 大众心理研究》中说道,

人群既是一种危急,也是一种机会。把握了影响群众想象力的艺术,也就把握了引导他们的艺术。

人群既是一种危急,也是一种机会。把握了影响群众想象力的艺术,也就把握了引导他们的艺术。

就像羊群中,需要领头羊的存在一样,当人们从杂志、视频中看到一个个美好的故事,美好的形象时,很轻易将其投射到自己身上。

转化为对自我的想象。

比如,1890年代,杂志通过描写自行车主题的故事,年轻人在旅途中拥有美好的邂逅,并最终结婚成家。

这样的描绘,成功增加了它的销量,把它变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比如,人们在电影中看到了主人公的魅力、吸引力,从而开始对健身磨练、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等等多加关注,促进了相关行业的销量增长。

在公众这面镜子里,人们看到了陌生的、但精致的人和生活,成为了他们妄想和模拟的对象。

在外部的启发中,他们期看找到特殊的自我形象。

这面镜子,或许就成为了驱使消费,最底层的冲动。

最后的话

现在的我们探讨消费从何而来,就像是水中的鱼,突然有一天好奇,水是什么,离开水会变成什么样。

消费早已成为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部分,它是技术和时代进化的产物,也带着时代和社会不断进化。

但,探讨消费的原始冲动,或许也在剖析我们自己。

或许抠组的年轻人,或许践行“断舍离”的人们,就在践行着对消费最清醒的审阅和反思。

只有更清楚的熟悉消费,才能更好地消费吧。

五谷丰登的时代里,我们欣喜于层出不穷的新事物,受益于不断更新的技术。

但我们终究,是消费行为主人,而非在物质欲看的裹挟中,沉沦。

祝福。

《 刘润年度演讲2022:进化的力量(演讲全文) 》

一起

洞察商业本质

▲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刘润,洞察商业本质

品牌妥善 | 培训协作 |商业咨询 | 润米商城| 转载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协作

时代平等对待每一个人。但有的人看到机会,有的人满眼挣扎,有的人等待红利,有的人埋头耕耘。

瞄准机会的人,已经踏浪前行,但也时有颠簸。彷徨的人还在起点张看。投机的人,起起伏伏无根无萍。耕耘的人,假如逆势,自然移不走巨山。

正确的路,不怕难走,不怕远远。只怕你找觅无果,原地打转。

如今商业环境瞬息万变,如何看清时代逻辑,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商业认知,不断进化。

所以,我建立了一个社群,取名“进化岛”。

在岛上,你可以阅读和分享独到的商业看点;与嘉宾积极互动,互相学习。

口香糖女孩
奇·趣纪录片|非典型电子榨菜 对话奔驰高管:汽车发明者如何用数字化重新定义奢华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