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两项宝贵文献成功进选
彝族古文字档案。 (现躲于毕节彝文文献翻译研究中心)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部组织系统表。 (现躲于贵州省档案馆)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海钦
资料来源 贵州省档案馆
近日,国家档案局公布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55件(组)。其中,贵州省档案馆、贵阳市档案馆联合申报的“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档案”,毕节市档案馆、毕节市彝文文献翻译研究中心联合申报的“贵州毕节彝族古文字档案”成功进选。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是抗战时期一支重要医疗救护力量,最多时有上百个医疗队在全国各抗日战场开展战地救护,初在汉口成立,后辗转湖南长沙、祁阳等地,1939年2月迁进贵州贵阳图云关,1945年抗战胜利后撤离贵阳。贵州省档案馆和贵阳市档案馆馆躲救护总队档案数量多、时间跨度长、内容最丰盛,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救护总队向正面战场、抗日依据地及印缅战场开展救护工作等情状。
贵州彝族有着古老的彝族文字,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彝族人民用自创的古彝文字笔录了内涵丰盛的历史文化,留下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包括政治、军事、天文、历法、地理、经济、易经、祭奠、服饰、伦理等。
截至目前,在国家档案局公布的5批198件(组)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中,贵州已有5项宝贵档案文献进选,其余3项分别是“贵州省‘水书’文献”“锦屏文书”“贵州布依族古文字档案(贵州布依文古籍)”。
据了解,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为我国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和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提供了资源储备。这些宝贵档案文献以名录的形式向社会公布,对于宝贵档案文献的保护和宣扬有较大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