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资讯一个神贴预言出来的“LJH梗”,讽刺了互联网烂梗的诞生过程

一个神贴预言出来的“LJH梗”,讽刺了互联网烂梗的诞生过程

misa2 03-05 4次浏览 0条评论

“梗”是互联网用户经常使用的一种交流暗语,平时在社区发言谈天,十句话里有九句基本离不开网络用语,久而久之就融进了现代人的日常用语中。

随着上网阅历越来越丰盛,人们也开始自行发明出各种新的网络热梗来丰盛语言体系,有些热梗的更新频率快到你难以想象,但凡少冲一点浪,你都不知道大家最近又在讲什么鸟语。

当玩梗变成一种全民习惯,甚至到了一种无梗不欢的境域时,“玩烂梗”便成了当下互联网的常态,比如只要一听到“ji”就会立刻联想到“只因”,然后就联想到了唱跳rap的画面,即使视频内容与这些毫无关系。

也许路人看多了会嫌烦,但对玩梗的人来说这是同好者之间的互动密码。

正所谓世上本没有梗,只是说的人多了,自然就成了梗,有位贴吧网友可能是看透了这一点,某天心血来潮说想要搞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烂梗行为在现今互联网的时髦速度有多快。

展开全文

“ljh社会性实验”

今年1月28日,一位来自孙笑川吧的用户当天在网上发了张预言贴,说是要发明出一个梗,并会在几周之后被广泛传播,直至成为一个烂梗。

孙吧的名气大家想必也熟悉,以“抽象大师”孙笑川为名的贴吧,网上一大堆的抽象热梗都出自于这个地方。

用户@天才少女伊蕾娜(然而头像却是艾伦)发明的这个梗名喊做“ljh”,它本身是没有什么实际含义,可以代表任何的意思。

下一步就是号召吧友们来帮忙引流,例如往B站刷流量刷热度,在一些正常的梗里面加进“ljh”。

等热度搞起来后,就开个类似“梗百科”的视频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好借机往忽悠更多的小伙伴,直到梗在网上正式形成气候,所有人都开始玩烂梗后,再把真相公之于众,狠狠地嘲讽一波大众。

到现在一周多的时间过往了,打开B站搜索“ljh”,可以发现一堆平均播放量上万的视频,大部分视频标题格式都写着“ljh是什么意思”,其中每个人的阐明说法也是各执一词。

有人说它是“两极化”的谐音,该词语最早出现在2008年的某论坛上,用于指代网友发言太过极端,而现在则是老词新用,用来称唤自己是ljh圈的人,意为反讽过于主看的人,据说这个梗还是被人偷往修改的。

还有人讲这个梗是来自游戏《原神》里的小团体用语,是“老家伙”的字母缩写,而“老家伙”指的是游戏里那些等级已到60的满级玩家,或者是那些地图探索完成度达到80%以上的大佬玩家。

后来这个梗传进到了贴吧,并进一步扩散开来,再后来又被某些团体所曲解,慢慢变自得义不明了。

这里顺便提一嘴,网友们阐明“ljh是原神梗”的同时,还不忘提醒一句“这不是我们原神的梗吗下次记得标明出处”,其实这也是一个梗来着,只不过在网上看到这种格式的发言多半都是反串的,未必真的就是原神梗。

除了以上两种,还有一种说法就特殊模糊,没有具体交代梗的出处,而是在评论强调该梗来自一个温馨的小众圈子,最近突然在B站爆火出圈,并被很多人玩成了烂梗。

对此,有些网友心里感到很不是滋味,在评论区留言说它陪伴了大家很久,真心不期看ljh成为烂梗,千万别被短视频平台给毁了。

在一传十、十传百的方式下,“ljh”的确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已经在社区传开了,最终真的如他所愿登上了贴吧热搜,话题热度甚至超过《满江红》与《狂飙》。

甚至已经发展到了出圈至短视频平台,不少人都因此信以为真,超话社区开通,网友们陆续在其中进行着看似无意义的讨论。

ljh能火成这样,最大功勋自然就是那些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孙吧“友军”,他们知道这个梗的实际用意,但就是有意刷梗搞热度,吸引路人网友的兴致。

当然了,互联网里的老实人还是很多的,有人就专门做了一期真正的梗百科视频为大家解惑,而且播放量也是目前ljh系列视频里最高的一部。

而这一视频的出现,也意味着那位贴吧用户的实验已经顺利完成到了第二阶段,依据网友的评论时间得知,ljh梗从诞生到走红只花了短短两天时间。

有趣的是,ljh的出现也让一些食瓜网友无辜躺枪,因为他们的名字拼音缩写刚好就是ljh,也有的是他们同学的名字。

另一个意外发现是,有个2018年的视频标题上就写着ljh,内容只是介绍一些快手平台的食播而已。

或许这个up主也没想到,自己拟写的小标题会成为领先孙吧发明的梗好几年。

回到正题,无论ljh现在的用意是什么,从大家都在刷这个梗的现象便可以看出,跟风玩梗确实是一种互联网潮流,不管它有没有实际含义,只要有乐子就会跟着玩。

到目前为止,这场“社会性实验”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所有的阐明都将成为推动ljh梗不可逆的行成。

怎么说呢,用来证实玩烂梗现象的梗正在慢慢变成烂梗,实在是既讽刺又抽象。

娱乐至死之下,你我皆是抽象人

玩梗,一直是亚文化圈子人群口头娱乐的一种自发行为,群体成员之间经常以梗作为交流、接话的切进点,但当同一个梗被人玩得多了,慢慢地就开始感到厌烦,烂梗也由此产生。

很多人都说反感玩烂梗,然而玩烂梗的现象却十分普及,几乎没有人阻止这种现象,使得很多网友的态度是敢怒不敢言。

特殊是最近几年,网络热词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像什么“栓Q”、“真的会谢”、“嗯......怎么不算呢”、“他在CPU你”等等,梗的形式变得愈发抽象,知识少一点都轻易看不懂。

今年开年的第一个热词“远方传来风笛”来说,这个梗的原出处是周杰伦歌曲《明明就》的一句歌词,直到有位网友顶着这句歌词作为ID,干了件出名的事。

当时网上有一则卖烧烤的骗了老人家钱的报道,有个伪善者说应该体贴一下那个骗钱的人,然后那位网友便跑到他的评论下骂了一句“滚”。

其他网友过来评论区想教诲教诲他,结果也一律被他用“滚”字回怼,这件事传开之后,网友们知识到了这位哥们儿的进攻性,便用这个ID名来代替“滚”字。

同样类似的还有一个“出生”,这个意思就很明显,即“畜生”的谐音,出处是有位渣女在网上分享了她与另一位男生劈腿的经历,结果被一个ID喊“何处秋风悲画扇”的博主骂了一句“出生”。

从此,“出生”一词便取代了“畜生”,在这个不答应讲脏话的网络世界里被大家广泛使用。

再往前一点,还有一个“依托答辩”的梗,只要一见到令自己反感和不爽的东西都会一口一个“答辩”,玩的人多了“答辩”梗刷得也起劲。

过往大家就说过“玩梗需适度”,网络热梗的产生,离不开人们日常娱乐的精神需求,在如今“娱乐至死”的大环境下,很多人玩梗不懂得把握分寸,经常玩过界限。

梗是带有身份标识性的娱乐方式,人们在狂欢之余会以求与众不同、突出个性、制造差异,貌似走在网络前列把握了潮流文化。

像往年特殊时髦的“废话文学”,它有着极低的理解门槛,不需要人们对其多加探求,仅使用一些较为无厘头的口语式表达或语气助词,就可以让人一乐。

其次,废话文学具备批量复制的简易性,迎合了网络群众对低密度信息的迷恋,同时颠覆着过往的日常口语使用逻辑,还有强烈的语气偏好,更利于多种情绪在不同场所下的宣泄与抒发。

废话文学相比于那些不着边际的“鸡血文学”,它更贴合到广大民众的现实生活状况,“说了很多,但似乎什么都没说”,更能反馈出人们对疲累生活的戏谑与反叛,只为求得一份情感共喊。

玩烂梗的人也是这样,当你我之间都渴求着所谓的身份认同,渴求同一圈子群体的情感共喊,根本不在乎玩梗的环境是否适宜,内容究竟是什么。

突出个性的想法则催生了抽象梗的形成,一些人不再称心于单纯的玩梗,而是想制造一些更为与众不同的梗,以此来彰显自己也是与众不同的。

流量时代娱乐至死,梗为互联网带来了最简单便利的热度传播方式,但也让传播者们为了流量利益,而逾越了适度性的界限,不断地往称心于群体狂欢的快感。

结语

ljh梗诞生于孙吧,盛行也是由孙吧的人来带火的,但过不了多久,一些孙吧用户也开始由跟风食瓜看乐子,转而陷进了对该现象的探求。

ljh的实验,足够证实梗的爆火不需要什么内容和意义,见风使舵就是互联网的常态,那些自以为在传播ljh是一种“社会实践”的网友,或许也只是一个爱玩烂梗的小丑而已,最终会被那些看看“实验”的人所嘲讽。

是的,ljh本身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是因ljh带起的玩烂梗现象,就是当下互联网社区的一个缩影,即使有清醒者看透这一切,也摆脱不了自己也身在其中的事实。

盘他什么梗
《卿卿日常》网络梗你get到了吗?三少主笑点密集,还cue到了阿瑟 这些每年都重播的暑假神剧,你pick哪一部呢?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