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此心向处
2020年11月,我成为了一名基层干部,当被家乡熟悉的风景、亲切的乡音包围时,我抑制不住上扬的嘴角,心怀热切、满满期盼。记得刚到村里报到那天,村书记拍了拍我的肩膀,对大家说:“欢迎秀枫同志成为我们的一员!”从那时起我在护普村有了自己的工位,那颗期盼的心也有了回处。
初进基层 转变身份 千里之行学为先
刚到广普镇护普村时,镇上的脐橙树已挂满果实,我却在树影摇曳间迷茫。未到基层工作前,我不曾走村进户,不懂农业、不辨作物,对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社会保障、综治维稳等基层工作了解甚浅,一道道难关让我产生了“能耐恐慌”。
从学校走向基层,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求学心。“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问题,我向有体会的村干部请教,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刚开始在面对不明白的名词和不熟悉的植物时,我不想露怯,总想着靠网络搜索,可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经常导致查询结果不正确。后来,我慢慢抹开“面子”,厚着脸皮直接请教“老师”。地图软件查询不到村民口头说的地名时,我就将地图打印出来,咨询同事并手绘标记,慢慢地,我对村里的情状越来越熟悉。第一次为群众开具证实时,我恐惧因格式不符合要求让群众白跑一趟,便直接请教同事:“毛老师,这个证实怎么写,格式要求是什么?”毛老师开玩笑地说:“堂堂大学生原来不会写证实,我教你写一篇,多写几次就熟悉了。”
就是这样在磕磕碰碰的探索中,我完成了首次进户走访、公文写作、疫情防控、矛盾调和、政策宣讲……面对“能耐恐慌”,我没有惧怕,而是迈开步子,全身心投进工作,慢慢摸到基层工作的“门路”。
深进基层 恪守初心 感悟人生千百态
记得有年春节,我了解到村里有户村民家生活十分困难,便偷偷将包好的两百元压岁钱塞给小孩父亲帮忙转交。但当他得知这是我“私人掏腰包”时,他果敢拒绝了。我又趁他不注重塞给了小孩母亲。没想到次日早晨,他到村办公室找我,并回还了那两百元,我连忙阐明说这只是我以哥哥的身份给小孩的压岁钱,别无他意。在他尴尬的笑脸中我才意识到,我的做法没有换位探求,导致好心办了坏事。
通过进户走访,我深进了解了不少受政策保障的困难家庭,每当他们向我讲述生活发生的浩大转变时,除了感慨之外,收成更多的是这为我陆续扎根基层一线蓄满了能量。
政策能在基层落地生根,离不开在基层穿针引线的干部,也离不开支持国家政策、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的群众。一个压岁钱红包只能起到短暂的作用,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作为基层干部,把好政策、好措施一项项落到实处才是要害。
沉进基层 笃行谋新 宝剑锋从磨砺出
每一名优异的基层干部一定都有过默默付出却见不到光的日子,这便是“扎根”。我深知自己离优异的基层干部还有距离,所以经常反思应如何提升。
我和群众沟通有时过于直接,未意识到一些我们认为理所应当的工作,可能在村民眼中是“匪夷所思”的。村民习惯用一层遮阳膜盖在杂乱的柴堆上,用砖头压实,以防雨水渗漏,但这样既不美看又存在安全隐患。我曾试着用漂亮乡村建设的理论说服他们,但事实证实这是行不通的。而村书记为大家讲解完方法和好处后,带头建设了两个示范点,村民们看到效果后便主动行动起来,扎眼的柴堆如今变成了一道道风景线。与之类似的还有秸秆焚烧。单靠向村民宣扬条例规定效果甚微,而村书记面对面向群众讲解焚烧秸秆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及存在的隐患,这种“心贴心”,用讲故事和举例子的方式与群众沟通才是最直接有效的。
干部与群众沟通要接地气、传达政策要通俗易懂、做群众工作要将心比心,在一次次锤炼中,我渐进佳境。
两年时间很短,也许自己还未成为一名优异的基层干部,但在这里,我和一群热爱生活的同事,亲历了护普村点点滴滴的改良,自己也拔节奋力成长。选调路漫漫其修远,我定当上下而求索,以青春奋斗之姿态,无愧伟大之时代。写到这里,我想给大家播报一则天气预告:“您所在的位置是广普镇护普村,未来几天均以晴天为主。阳光柔柔、白云悠悠,新的一天将在美好中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