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资讯你可知道中国第一家商业图片库的“生存秘诀”?

你可知道中国第一家商业图片库的“生存秘诀”?

misa2 03-05 4次浏览 0条评论

出品

在商业图片库行业有这样一群人,热爱摄影、热衷创意。锲而不舍、润物无声,他们惊异地发现自己的作品就像水和空气一样,充盈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1993年4月,几位年轻人在国内成立了第一家素材图片库“黑星正片”也就是“美好景象” 图片库(下文简称“景象”)的前身,自此,本土素材图片的创作揭开了序幕。查看撰写本文时(2022年6月)的图片销售笔录,“景象”在视觉中国的销售数据是7600张次,盖蒂图片社(Getty Images)是 3700张次,可画(Canva)是8200张次,百余家分销渠道的月销售总和超过10万张次,再打开网络监测的互联网使用数据是“当月新增”790万张次,这便是“景象”作品的使用情状。

从机械快门到自动曝光,从老式胶片到电子数码,从底片灯箱到网络搜索,他们见证了这个行业的发展与变迁。从经济文化到社会生活,由广告创意至网络社交,近7000个主题的数百万幅出色作品来自亿万次的快门闪动,“景象”已经成为中国本土内容第一生产商,也是中国主题图片版权最多拥有者,占据素材图片市场中原创内容绝对领先地位。

作为“景象”的创始人、首席摄影师和美术指挥,路毅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已经在图片库行业走过了第29个年头。笔者与国内图片库市场的这位灵魂人物聊了聊“景象”背后的故事,以及它能继续至今的“秘诀”。

路毅:我们的图库作品已成为一种社会资源

摘访/江湖

“景象”作为中国最早的商业图片库,可否谈谈它当初创建的由来?

1990年代初,中国没有图片库的概念,需要图片的人要么请摄影师往拍,要么就是找海外画报翻拍,至于版权的概念就更是无从谈起。那时候我和朋友经营着一家广告公司,在为一家国外的客户制造广告时被要求必须提供图片素材的版权许可,于是我们只能从国外的图库往购买并支付了超出想象的高额费用,同时便有了建立国内本土图片库的想法。那时国内图库市场还是个蛮荒之地,除了少数几家外来的广告公司情愿为版权付费之外,剩下的就只有挂历商了。作为当时那个年代的文化创意产业主力军,挂历商情愿花钱摘购图片的理由出乎你的意料,那就是从画册上翻拍的照片不够清楚,印不了大的挂历。

展开全文

北京万荷艺术园区一个绿植覆盖清幽的独院里,铸铁锈蚀的Logo悬挂在红砖墙上,这就是“景象”的摄影工作室。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从内容引进、图片定价、商业规则以及行业准则全部是由我们自己制定,甚至当时的工商注册都没有版权经营类目,只能抉择一个最接近的图片洗印凑合着用,而其中最为艰难的莫过于说服大家图片也是需要花钱往买的。

作为一名商业摄影师,你是如何开始进行图库摄影创作的?

商业摄影师的订单客户是有明确要求的,有方案、有样图,甚至自带美术指挥,而图库创作则是完全依靠自己的推断往揣摩用户可能会需要什么。

1990年代初,刚刚开放的中国市场外来形象自然是高大上的代表,无论是电视机、长筒袜、速溶咖啡的科技时尚,还是理发店、洗衣粉、油炸方便面的基础民生,商家都喜欢用个洋人头像做宣扬,直到几年之后人们才慢慢懂得了一个道理——商业妥善的高级版本是用身边的事情讲故事。

面对越来越多对于本土内容的需求,我们开始探索图片库摄影中国版的创作历程。

和其他洋为中用的行当一样,最初的创作就是把海外作品克隆成中国版本,洋脸换国脸、咖啡换豆浆、西装换马褂,当然这也是当时最为简单粗暴但立竿见影的模式。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随手拍摄的一幅司南图片被一家国际咨询公司高价买断,这让我们意识到在外来作品之外,自己的身边就蕴躲着一个浩大的创作宝躲,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我们才真正进进了以本土文化为核心的漫长创作之旅。

司南 路毅 摄(“景象”畅销作品之一)

图库里的图片我们通常会以“素材”统称,说起“素材”往往会让人与“作品”对立起来,似乎素材都是那些完成度很低的简单作品,而图库作品又多以素材为主,对于这点你怎么看?

起初这只是一个生意与情怀的博弈,筹码就是花钱。

当一个人最初往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大多只是为了生计,但当一个人拿出几十年精力只做这件事的时候,自我价值的分量也就重了,他会变得不再那么急功近利,也不只被眼前利益挈着跑,而是遵循自己内心的尺度。所有创作首先要过自己这一关,而在对得起自己的同时往往也就获得了行业突破的机会。

“景象”摄影师创作花絮

随着创作的持久和深进,简单重复的素材拍摄已经无法触发“景象”团队的创作激情,探索新的创作空间便成了唯一能保护团队活力的兴奋剂。很显然,素材拍摄和作品级创作的成本差距很大,就如同往盒饭里面夹龙虾,假如只把图库看成一门生意的话,明摆着是赔本的事儿。但“景象”还是这么做了,而且成了自己的风尚,逐渐地对于创意设计者来说,本来只是作为素材使用的图片库竟然成了觅觅灵感的地方,只要在选好的图片上添加标题和文案,一幅作品瞬间就完成了,而“景象”也从“素材”到“作品”的转变中得到了增值的回报。

“景象”的官网上对于图库作品分了“海报模版”“原创更新”和“视频来了”这三类,每一类你们又进行了主题细分,这些你们是如何考虑的,图库的图片编辑有什么讲究吗?

这三类是视觉素材的主要类别,也是用户对于素材使用的主要形式。图片—静态图片形式的素材;视频—视频形式的影像素材;模板—这是近年发展迅速的素材使用新模式,用户无需平面设计的专业知识,只要抉择符合需求(主题、行业、规格)的现成模板稍加修改(替换标题文字、Logo)即可生成作品供发布使用。

在素材的编辑上我们会更侧重作品的市场价值,这包括创意的商业表达、市场时髦、行业特征,等等。当然,假如从视觉表现力的角度上说,这还是与摄影创作的表达形式相通的,那就是画面感和感染力。

1990年代初的“景象”图片库,灯台、图册、底片柜是图库的标配

最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媒的环境、摄影生态都发生了浩大改变。这些转变对图片库这个行业有什么影响?目前国内、国际图片库行业是什么样的状态?

传媒形式的碎片化发展正在改变图库行业的现在和未来,首先是用户从专业群体(出版社、广告公司、设计工作室)转变为多种形式的网络媒体、自媒体,对应的转变是图片的用户及用量急速增加,影像素材也从一个传统的专业领域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细节并逐渐成为一种社会资源,这无疑给图库的发展和创作发明了更广的空间。

国内图库行业的代表是视觉中国,也是国内唯一一家A股上市公司,现在全球最大的图库是盖蒂图片社,其次是Shutter Stock,这两家都在美国。由于用户群体的转变,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工具素材平台”正在把视觉素材的使用带进到大众用户领域,简单说就是用户不再需要具备专业设计师的能力,而是借助“工具素材平台”的傻瓜功能即可轻易完成设计作品,这对于只能提供原始素材服务的传统图库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工具素材平台的代表就是可画,一家2013年成立于澳洲的行业新秀,2021年的估值已经达到400亿美元。

汽车 “景象”摄影团队拍摄(“景象”畅销作品之一)

国内图库行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实际上还是盗版,依据我们的统计在网络用户中有超过95%的图片使用者都是没有取得授权的,这也严重危害了创作者的权益,由于对摄影作品司法保护滞后,判赔金额大大低于正常购买价格,严重制约了创作者的热情,这对于图库行业乃至摄影生态也是个长久的痛。

每一个行业都有开拓者,作为国内第一家商业图库,“景象”目前也是中国素材内容的重要来源,您怎么看待这个角色?

我们一直很珍惜这个“第一”的称号,从个人的角度说,作为景象图片的创始人,是我最早把这个行业引进中国,创立了中国第一家商业图片库并制定了国内的行业准则,作为图库行业的内容生产商,“景象”在原创作品数量及市场使用上的确也是最多和最广泛的。

目前中国的图库大大小小已超过数百家,经营模式也各自不同,有网络平台,也有内容创作;有海外代理,也有本土主题;有高端高价,也有会费包年。这也阐明了这个行业旺盛的商机,摄影作品的使用正在更深进地走进社会生活。

过年团聚 “景象”摄影团队拍摄(“景象”畅销作品之一)

还有一点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就是景象与上千名供稿摄影师的长期友好协作,这份历经近30年延续至今的友谊也为“景象”带来了良好的商誉和口碑,在图库行业内我们与摄影师的分成始终保持在对半分的最高准则上,通过我们长期建立的国际网络渠道优势,为协作摄影师换取了实实在在的收进,同样“景象”也因此换来了供稿摄影师的信赖与支持。

在这近三十年的行业历程中,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图片库兴衰来往,是什么原因能让“景象”延续至今而且依然布满活力?

这还要仰仗互联网的发展和自媒时代的来临。在这个人人都要说话的世界里,传统媒介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就像是一杯水泼洒到大理石地面,无数的水滴都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个体,都需要塑造各自的形象,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任何一种表达都离不开一个基本元素,这就是影像素材。无疑这也为摄影行业提供了一个产业化发展的新机会,我们的图库作品已成为一种社会资源。

春节回家 “景象”摄影团队拍摄(“景象”畅销作品之一)

图库的创作需要继续的积存,价值的体现要依靠内容的逐渐完美,这不是一个急功近利或者靠资本催生的历程,五年、十年基本上看不到利润,这也是很多图库创作者无法坚守的原因。我们的创作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除了初期靠其他生意的支撑之外,更主要的还是对图库摄影的痴迷和热爱,这也是创作者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没有人告诉你想要什么,也没有人限制你创作的自由,你的每一次付出都会有市场的评判,这也是一场出色的互动:第一层,我先猜你想要什么,拍摄出来看你的反应;第二层,我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显现出来让你惊喜。我们享受这样的互动过程,而且看到自己的作品被社会承认甚至依靠也是一种莫大的快乐。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更新

如需转载请至公众号留言邀约

买本期杂志

《中国摄影》2022年12期封面

出色文章回忆

三十年 · 一个人 · 一座城

三十多年过往了,为什么我们还要看霍克尼论摄影

踏浪记 丨《中国摄影》改版三步曲

“天空有多远远——中国航空航天摄影作品展”开幕

《昨天堂》:时间的礼物

以丽水为坐标丨2022世界摄影大会看察

金石声:“业余”身份的专业眼光

《世纪敦煌》:一份视觉档案及历史想象

《庄学本:西行影纪》:注视与对看

“山居”与身后图景|第三届“影像西湖”艺术现场看察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生活的丰盛远超想象

托马斯·霍普克:作为艺术的摄影从来没有让我特殊感兴致

江融:摄影的回摄影丨第41届纽约摄影博览会看后

专访丨托马斯·迪曼德:模型、影像与“历史的结舌”

自由笔录与人性关怀丨关于王兵的《铁西区》摄影

17年沉淀、29个深度访谈、400幅照片丨江融的《探索摄影之旅》

2022年度TIPA大奖揭晓

邀您云看展|再看长城

杨安迪:燃烧之躯

张兰坡:失乐园

塔可:洞天新录

何为21世纪的摄影?

上海漫游者:陆元敏与八位年轻摄影师

从神五到神十三,航天员们在太空拍到了什么?

孙瑞祥:生活和摄影都远不止于秀场

镜在咫尺|“保持距离”后,我们如何看看?

争议|在苏富比拍出8万美元的中国老照片真伪存疑

后疫情时代,全画幅无反逆势崛起

视频导读丨2022年3期《中国摄影》新刊速览

2022北京冬奥会:这些瞬间值得铭记

做 有 品 格 的 摄 影 杂 志

微信号:cphoto1957

118网址图库之家
Win11 学院:在25300(Dev)中启用文件资源治理器图片的隐躲功能 南北饮食文化差异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