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22文博行业十大热词
12月31日,由央视频、微博文博、腾讯新闻、人民文博、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雅昌艺术网、文博圈、博展联盟联合发起的文博跨年直播大会上,发布了2022年度文博行业十大热词。
2022年,文博行业蓬勃发展,成果丰硕,亮点频出。十大文博热词是通过对行业年度大事和重要新闻的盘点梳理,结合影响力、传播度、关注度等几个维度得出的,我们可以从中窥见2022年文博行业发展的基本动态。
01
十年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物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顶层设计不断完美,文物保护意识继续增强;文物保护状况有力改良,考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博物馆创新发展,文物活起来渐成大势;文物治理能力和水平有效提升,事业发展根基更加坚实。
图:都市快报 朱丹阳
02
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
2022年7月22日,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了新时代文物工作工作方针:保护第一、加强治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进一步突出了文物工作的重要社会价值,为做好新形势下的文物工作指明了方向。
展开全文
图:澎湃新闻 卢旭
03
文明探源
2022年,中华文明探源不断推进,中心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集体学习,中华文明探源研究项目第五阶段开展系统田野考古与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历程,实证了中华5000年文明。
考古工作者在湖北学堂梁子遗址工作。图源:国家文物局
04
何以中国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让每一个国人引以为傲。人们怀着敬畏和好奇,开始探觅文明起源。于是,“何以中国”成为中华大地上最“热”的问句之一,这也正是故宫“何以中国”文物特展引发广泛关注的深层原因。与此唤应,国家文物局指挥拍摄的8集纪录片《何以中国》也即将开播,这是国内第一部立足于考古实证,讲述中国历史演进和文明溯源的大型文化项,值得期待!
图:文博圈图库
05
考古中国
2022年,国家文物局印发《“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全国考古工作有序开展,取得重要进展。“考古中国”18个在研重大项目统筹推进,254个主动性考古挖掘项目系统实施。水下考古亮点突出:上海长江口二号古船成功打捞出水,福建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挖掘成果喜人,西沙海域深海考古突破2000米。三星堆考古取得重大进展,殷墟考古和甲骨文研究最新成果发布。
图源:人民日报
06
博物馆新定义
2022年8月,国际博协公布新的博物馆的定义:博物馆是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它研究、收躲、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向公众开放,具有可及性和宽容性,博物馆促进多样性和可继续性。博物馆以符合道德且专业的方式进行运营和交流,并在社区的参与下,为教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
重磅!博物馆的最新定义公布!
07
博物馆的力量
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国际博协对该主题的阐释为:博物馆有能力改变我们四周的世界。期看通过“实现可继续发展的力量、数字化与可及性创新的力量、通过教诲进行社区建设的力量”三个视角,探讨博物馆为其社区带来积极转变的潜力。
08
文博机构人才建设
2022年,全国文博机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国家文物局内设机构增加考古司、科技教诲司、交流协作司三个司,地方文物部门、博物馆、考古机构、文保单位编制显著增加,新时代文物人才建设工程推进实施,新时代文物保护职业教诲高质量发展。
09
文博元宇宙
2022年,元宇宙在全世界掀起追捧热潮,文博行业的元宇宙发展势头迅猛,文物数字躲品、文博数字人、虚拟现实产品层出不穷,推陈出新,引发社会高度关注,随之而来各类问题也不断出现,国家发布相关政策文件,文博行业专家也提出了相关意见。
2022年7月25日,虚拟数智人“艾雯雯”进职国家博物馆
10
恢复开放
新冠疫情爆发三年来,博物馆总是在闭馆、开放之间纠结犹豫。2022年,随着疫情形势的转变和国家防疫防控政策调整,博物馆等文博文旅机构全面恢复开放,文物领域的中外国际交流也恢复开放。
图:文博圈图库
相关阅读
2022内蒙古十大文旅新闻投票活动
火热进行中
终审:王佐政
复审:王猛
初审:陈乔新月
编辑:王雪雯
来源:文博圈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发布
|网址:wlt.nmg.gov.cn
|联系我们:mail@nmgwlt.cn
【免责声明】
1. 本公众号上部分文章和图片为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看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公众号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地对作者和稿件来源进行了标注和通告,如有漏登或稿件涉及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小编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更改或删除。
3.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阐明权。
觉得好看,随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