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资讯人与环境【老意思摄影】 |华家顺: 用镜头笔录上海巨变

人与环境【老意思摄影】 |华家顺: 用镜头笔录上海巨变

misa2 03-05 4次浏览 0条评论

华家顺 摄于上海中心632米顶层

提起上海各处高楼,或许少有人比华家顺清楚。这位被媒体们称作“爬楼爷叔”的摄影人,

几十年来爬上上海10个区100多幢大楼,留下几万张城市景看与变迁的摄影照片。

在华家顺家中,国内外奖牌、证书、画册整整摆满了几组竖柜。

墙面上挂着他的摄影作品,画面中有东方明珠与浦江两岸这样的地标,

也有夕阳下流溢着绸缎质感的高架桥。

屋子里还挂了大大小小几十个摄影工作证,正是这些证件,让他的拍摄活动更加方便。

桌子上是他正在修正的上海各区大楼的拍摄信息,包括拍摄点位、时间等。

爬楼这些年,他打过交道的建筑不少,但跟拍时间最长的当属上海中心大厦,

从奠基到最后落成,华家顺拍了四、五年时间。这些照片不仅成为笔录这一上海地标建设时的珍稀影像,

也受到摄影界的关注与肯定,单上海中心这幢大楼就获得100多只奖项,其中金奖就有十几项,

在电脑桌前,华家顺打开文件夹给人与环境影像传播平台的小伙伴一一讲述他的拍摄故事。

01

在上海中心拍上海中心

其实,在拍上海中心建设过程时,我每年都要爬上这幢大楼几十次,

因为大楼高632米,工程建设每一百米有个节点,包括打地基以及最后的封顶等,我都会跟拍。

展开全文

在上海中心建设工地与工人们一起食工作餐

拍摄时,从早上到晚上十点,一天基本上都在大厦上面度过。因为工地上电梯停留的时间不稳定,

有的时候要等几个小时,这样到中间还要换几部电梯,再爬上往,所以一般我上往了就不下来了。

到了饭点,食点干点心或就直接跟工人一起食饭,就这样过了四五年。

上海中心吊车顶上大约680米

这张是坐在上海中心大厦上面吊车横臂顶端拍的,

最高680米左右,用的是15mm鱼眼镜头,因为没方法自拍,我就坐下来拍了两只脚,

下面是环球中心、陆家嘴。当时穿的是工作服,

我一般爬楼的时候都会穿工作服,虽然不干净但是很方便。

《申城追梦》(组照)

2015年获第二届世界华侨华人摄影展银奖

这张照片是在吊车驾驶室里拍的,师傅在作业,

我就跑到吊车里往拍,这是一般人拍不到的。

有些人光是爬上往就吓“死”了,我一个朋友看了我这张照片也要往,

结果上往就脚抖得不得了了,最后也没拍出这张的效果。

它有几个特征,一是高度很高,环球中心我已经拍出来了,二是用鱼眼拍的操作室,构图很漂亮。

现在经常有人邀请我往上课,专门讲怎么用鱼眼拍照片,因为我拍了几十年了,

不是每张照片都可以用鱼眼拍。

这张为什么用鱼眼呢?一是有曲线,有个圆形,

还有,距离比较近,操作室就这么大,不能再往后退了,司机坐着操作,我就在门口拍。

另外,这张照片假如前面没有环球中心就失色了。

2015年获第二届世界华侨华人摄影展银奖

这张是工人在工作时,我爬到旁边脚手架上拍的。

《申城追梦》(组照)

这张是爬到吊车平台上拍的,好在我没有恐高症,我喜欢在吊车平台上面走,拍起来比较安全。

有时候在主体上拍蛮危急的,因为它上面到处都是脚手架,有的搭了几年,不安全了,有的脚手架已废掉,爬起来要特殊注重,

我在单位里做过安全监察,在这方面有的体会,对我拍片扶助很大。

《申城追梦》(组照)2015年获第二届世界华侨华人摄影展银奖

这张也是在吊车上拍的,后来我用上面这四张照片参与了世界华侨华人摄影比赛,获了银奖。

《申城追梦》(组照) 2015年获第二届世界华侨华人摄影展银奖左原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世界华人摄影学会会长杨绍明

开幕式在北京香山,我到北京宾馆里报到,第二天就到香山往参与开幕式。

我记得当时是冬天,北京下第一场大雪,上海就我一个人参与,什么人都不熟悉的,都是一些世界各地来的华人。

我一个人在下午爬香山,看雪景。

《筑梦新时代》(组照 ) 获2015年“五爱杯”第二届全国工业摄影展工业笔录类金奖

这张照片也是俯拍的,角度也很好,等于是垂直拍摄的。

否则我在这个地方没法拍,现在有航拍机不稀奇,当时我旁边什么都没有,只能通过吊车。

我要等吊车不工作时,爬上吊车横臂向下俯拍,所以这张照片也比较宝贵。

《筑梦新时代》(组照 ) 获2015年“五爱杯”第二届全国工业摄影展工业笔录类金奖

这张照片也是在吊车平台上拍到的,拍的时候我很注重主体与背景的合成,

因为上海中心施工现场有四台吊车,你上哪一台?拍什么?事先该想清楚。

《筑梦新时代》(组照 ) 获2015年“五爱杯”第二届全国工业摄影展工业笔录类金奖

这张照片角度也很奇异,是上海中心顶层,装有擦窗机的轨道,安装擦窗机,

擦大楼玻璃窗的,最高点632米。这样拍下来,构图很有新意。

今年春晚也有段表演者在上海中心大厦顶上打太极的视频,也花了很多精力。

《筑梦新时代》(组照 ) 获2015年“五爱杯”第二届全国工业摄影展工业笔录类金奖

拍上面这张照片我在吊塔上待了一天, 那是2014年3月16日,听说当天要拆吊车,我上午就上往了,

由于拆的时间较长——因为吊车在上面运作几年了,螺丝早就锈掉了,一个螺丝要拆好长时间,

所以拆架子很麻烦,再加上上面风很大,真的是冷得要命,但是没有方法。

从早上到晚上,等了十几个小时,一直到晚上18点20分才拍到这张照片

——以夜上海浦江两岸灯火璀璨作背景,吊车部件作剪影倒也别有风味。

我用上面这四张照片也做了一组组照,获2015年“五爱杯”第二届全国工业摄影展工业笔录类金奖,

我还应邀到沈阳往参与影展开幕式。

在上海中心吊车横臂上拍建造中的上海中心

这张照片就是在上海中心吊车横臂上拍建造的上海中心。

整个拍摄过程还是挺辛劳的,因为楼高632米,吊车高50米,横臂长50米,

相当于我要爬到680米的位置,吊臂还不是平的,而是倾斜的,下面是万丈深潭,身上还要绑安全带,所以很不轻易。

《匠心筑梦》(组照 ) 获2017年第十二届上海摄影艺术展金奖

这张照片是上海中心举办封顶仪式一天拍的,办封顶仪式很紧张的,

全国各地的记者都到上海来,凭证件进往,我的朋友有证件,他把证件给我了。

当时楼顶上几十个人,一般人都在楼下看上面吊最后一个部件的实况转播,

我蛮有体会的,你想想我怎么情愿在楼下等?

因为我是熟悉的,我就爬上往、爬到吊车旁边,等到要吊最后一个部件了,我再偷偷出来拍照片,

所以我在上面拍到了现场这张照片,仪式结束,人家都走了,

我才下来,在下面平台再拍就位的一根钢梁。

2019年《匠心筑梦》获第十二届上海摄影艺术展金奖

左一上海市摄影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忻雅华

左二上海文联专职副主席沈文忠

左四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雍和

02

在四周建筑大楼上拍上海中心

拍上海建筑我有几个第一,爬楼爬得最多、爬得最高,还有一个我在楼上面过夜过,

为什么睡在上面?就是为了拍晚霞、拍夜景,早上可以拍日出。

那么人家看到我拍都想拍,但是都拍不了,就会问我怎么拍?我就是想要拍人家拍不到的东西。

我拍上海中心大厦,有两种拍法,

一种是在上海中心大厦上面拍摄,

还有一种是往周边的建筑上拍,

往周边拍之前我会提前定好几个拍摄点,依据拍摄内容再定往哪个点拍摄。

《世纪之光》2014年12月28日摄于中银大厦获2018年“圆梦新时代-庆贺开放四十周年”长三角摄影大赛一等奖

这张照片是在浦东中银大厦大楼上拍的,

2014年12月底上海中心刚造好,

2015年元旦要举办上海中心元旦灯光秀,

上海中心主办方邀请我在28日傍晚试灯时进行拍摄,

这张照片就是在天还未全暗前蓝调时拍的,这中间只有五分钟最佳时间,很短暂,也是宝贵,

后来由于某种原因,上海中心灯光秀暂停,这张照片成了绝版。

这张照片是《匠心筑梦》组照之一,是2011年9月在盛大金磐大楼上拍摄的。

当时,我早已发现这个小区大楼是建造中的上海中心的最佳拍摄点,

但是它不能随便进出,楼顶的门也是锁着的,后来,我花了几个月时间终于解决了进往的问题,

在楼顶上面定点拍了段时间。这张是其中最称心一张,因为光影好、云彩好,

事实上,我开始爬这幢大楼时还没有云彩,爬上往之后一会儿就来了云彩,

等我拍了一个小时,结束了,云彩就被风吹掉了,所以这个机会还是蛮难得的。

《匠心筑梦》(组照 ) 2013年8月1日摄于中银大厦

获2019年第十二届上海摄影艺术展金奖

这张照片是在浦东中银大厦大楼上拍的,也是组照之一,这张照片是举行封顶仪式前一天,我先往拍好的。

中间也有段插曲,当天我约了个朋友一起往拍,在爬楼前在下雨,但是又不能不拍,

因为它是工程的一个节点,需要笔录下来,谁知道当我们爬到楼顶后雨竟然停了,西边还露出一缕红光,我们非常开心,

觉得功夫不负有心人。拍这张照片的时候,

实际上建筑已经到顶了,搞仪式的时候就只有一根钢梁,最后吊一吊就位就好了。

《匠心筑梦》(组照 ) 2018年7月10日摄于仁恆滨江园获 2019年第十二届上海摄影艺术展金奖

这是从浦东仁恒滨江园大楼拍的,

这张照片中上海四大标志性地标建筑都在里边,

东方明珠、上海中心、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拍摄位置特殊好,

所以讲爬楼拍照,不是爬上一幢楼拍一张照片这么轻易,而是要找到能拍到这样上海标志性建筑,能反映上海巨变的大楼。

《酒吧景看》2013年8月13日摄于英迪阁酒店获2014年上海十二届国际摄影艺术展(商业类-铜奖、评委推举奖)

这张照片是在酒吧里拍的,黄浦江边的英迪格酒店,上海中心还没建好。

当时我在酒吧外面露台摘景,

看到室内吧台很漂亮,就走进往用鱼眼的镜头拍,很有视觉冲击力,拍出来的效果也很特殊。

通常我拍摄的时候会带几个镜头,超广角、长焦、准则、鱼眼,

这张照片,假如待在酒吧外面往陆家嘴拍,拍出来的内容就很普通了,要走进往用鱼眼拍,这样效果就出来了。

我们拍照片就是要拍得与众不同。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不是很多人都能做到。

我拍照片,要新奇异,就是几个人一起拍,我拍出来的也不同,就是说,你到了这个房间,要从什么地方拍?什么角度?用什么镜头?

这些都要动脑筋想的。

用与众不同的照片反映出我们要拍的东西,这就是好照片。

03

“百幢大楼看魔都” 上海10区代表性大楼

这些年我爬楼主要拍的一个专题是“百幢大楼看魔都” ——反映上海改革开放下的巨变,

我爬过上海十个区的100多幢大楼,每年只要有机会还在爬楼拍摄,并做好资料汇总。

最近几年航拍时髦,我也在用航拍机拍摄,这是另一个专题。

现在受疫情影响拍摄难度增加,但是,只要有机会,只要能走动,我还会陆续拍下往。

浦东片区:N01-2013.8.16摄于上海中心

黄浦片区:N51-2012.10.11摄于市府大楼

徐汇片区:N73-2006.9.20摄于龙华塔

虹口片区:N83-2019.3.19摄于一方大厦

静安片区:N92-2008.4.29摄于金鹿大楼

普陀片区:N94-2016.7.21摄于近铁城市广场

杨浦片区:N98-2017.2.18摄于合生国际广场

长宁片区:N103-2018.8.1摄于85医院新大楼

闵行片区:M100-2018.9.30摄于华发路368弄38号

青浦片区:N102-2020.10.28摄于世界中心

华家顺

华家顺

自由摄影师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上海摄影家协会会员

2002年被上海摄影家协会评为上海市优异摄影家

2006年被编进《中国建筑师档案》

2011年上海文广局、世博会授预“见证世博民间摄影家”称号

2012年获上海电力公司授预“上海电力摄影特殊奉献奖”

2013年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上评为“百位市民摄影家”

2016年获上海国际郎静山摄影艺术奖慈善摄影大赛终身成就奖

2018年荣获纪念中国开放40周年全国工业摄影精品展成就奖

拍摄新闻、艺术摄影作品数万幅,在全国及上海几十家报刊、杂志及画册上发表,几千幅作品在摄影展上进选、获奖。

作品被收进“首届中国建筑摄影大奖赛作品集”、“大众摄影月赛精品评析”、“辉煌的夜上海 ”、

“申城巨变”、 “上海360”、“璀璨都市夜”、“都市景看”、“城韵”、“绿都花海”、

“走向经典—第六届、第七届国际摄影艺术展作品集”、

“陆家嘴金融城年鉴”、“人民世博”、上海迈向卓著等大型画册。

实况2015
电视名嘴方静深陷“间谍门”事件,被迫离职后客死他乡年仅44岁 海回赤子创业报国,打通智能制造“任督二脉”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