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列车谋杀案》:最大的缺憾不仅是沦为背景的德普!
文/鲜评
影片的质感十分复古,每一帧画面都心旷神怡,在摄影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准,是美学与象征和隐喻的完美结合。而多处俯视镜头的运用和穿过阻碍物的长镜头更将看众带进一种上帝视角,赋予看众审阅众角色的使命感。
这种审阅不仅仅是客看地表现出角色的音容相貌、地位以及习惯的差异,更是众多角色复杂的内心、人性的判决。当一组长镜头跟随着主角波洛的脚步从每个嫌疑人脸上扫过时,每一个人的细微表情、下意识的动作都一览无余,可谓一幅姿态各异的众生相。
展开全文
电影开头不久德普饰演的雷切德在蒙上一层雪花的车窗后阴郁的注视镜头的反复出现暗示了角色宿命般的死亡的到来,而电影最后,十二位凶手排坐在铁轨隧道里酷似《最后的晚餐》构图的画面,也隐射了对于凶手人性的审判和拷问,意义深远。
德普在剧中出场时的身份是一位不讨喜的美国商人,戏份较其他乘客重,比主角要轻,让人不得不开始担心他是不是就是这场谋杀案中的“要害人物”受害者,早早地就要往领盒饭。
事实证实的确如此,在求助大侦察被拒绝后,在一个电闪雷喊的夜晚被加害,德普就荣耀下线了。德普不适合出演正面角色,但是饰演一个这么遭人痛恨、品行恶劣且死法惨烈的受害者,实在让喜欢他的看众不好受。
德普黯然的演出是让人倍感遗憾的一个点。在演员阵容如此强大的情状下,加大主演的戏份难以令配角的形象得到完全的展现,甚为惋惜。
此外,该片对于原著的大幅改动也损害了原作本身的特质,特别是主角波洛的形象塑造上不尽如人意。
在这一版本中,毒舌乖僻、穿着宽大帅气风衣、在列车顶上上演猛烈打斗戏的侦察形象无法不让人想起福尔摩斯,这与原著中波洛的个性相往甚远,引起了许多原著粉的不满。
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这个故事已经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导演不在营造悬念、推理抽丝剥茧地过程上下太大的功夫,而在形式主义的技艺上精益求精,力求找到另一种版本的显现度。
这样做的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原作中出色的推理过程没有得到相应的展现,剧情失往部分爆发力,显得颇为沉闷、不知所云。
从善与恶之间的“平衡”中找到升华的切进口,本片的主题依旧深刻,探讨了善恶之间游离的灰色地带,引人深思。
总之,尽管有着众多缺憾,这一版本还是给看众带来了些许惊喜,在场面调度上也做到了极致,足以见其诚心。对于想看德普叔的看众来说,这部电影可能会让你们失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