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肯买的,是套餐不是套路,你守着电视夺钱,就别怪中国人不看
在网上看了一位大姐拍的视频,她吐槽她们家新买的智能电视,看片子收费很高。
要点播电视剧,有电视剧的单次、包月、包年收费;要点播电影,有电影的单次、包月、包年收费;大姐家里有小孩子,点播动画片也有动画片的单次、包月、包年收费。大姐说,新买的大屏幕智能电视是真的便宜,真感觉到国家繁华。但从以前买机顶盒的时候开始,看个节目各种包年下来一年要三五百,几年下来就比电视机更贵,感觉很不适宜。
这条视频下的评论区,跟随大姐吐槽的网友更多:手机上已经付过app的包年费用了,在电视机的app上却用不了已经付过钱的手机app账户;付过包年包月的钱,但想要点播热门电视剧的前几集,居然还要再买一个顶级VIP,还得另外多付一笔钱;有些手机app提供投屏功能,但已成为手机app的付费用户,投屏到电视机居然还要另外收费;
有些智能电视机顶盒的app只是个信息整合商,点播一个电视剧直接跳转到片源平台要付费;点播另一个电视剧直接跳到另一个片源提供平台,还是要付费。信息整合app自己什么影视剧版权也没有,就能收广告费用和片源平台的销售分成了;反正看下来,现在我国的流媒体影视剧app和平台方,已经搞的和网络游戏差不多了。
基础的电视台节目不另外收费,平台靠用户开机和点击触发广告赚钱;手机app付过钱了,电视app再收一遍钱就像是网游玩家付费换服;至于同平台电影电视剧动画片各自收费,信息整合app跳转资源方收费,也和网游一样,翅膀要钱,坐骑要钱,装备要钱,加Buff的宠物还是要钱。
展开全文
至于我们国家文艺作品的质量,大家心里也有数,特别是那些自己制造影视剧、自己当演员经纪公司、自己发行、自己播放、自己接广告的流媒体影视剧平台,他们拍的那些作品,一个平台一年能出一部评分较高的作品,就已经算是奇迹了。不在作品行量上有更高的追求,却把资源的使用和营销搞到了极致,实在是本末倒置。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美国这个文化产业大国,看看差距在哪里。
美国老百姓有很多就是支付一个基础的有线电视套餐,然后免费的资源用YouTube来看,收费的资源用网飞或者亚马逊来看,有孩子的家庭再多付一个迪士尼的套餐,一般的家庭影视剧娱乐,已经足够了。
美国基础的有线电视套餐,差不多就对应着我们中国宽带套餐里的机顶盒费用;我们的某流媒体影视剧平台包年收费,按等级是从200多到400多不等;网飞换算成包年收费,按等级分为84美元(不提供下载720P清楚度并有广告)、186美元、240美元(4K)。
都换算成人民币,网飞确实比国内平台更贵,但赚美元花美元,2021年美国“居民人均收进”约为3.8万美元,2021年中国“居民人均收进”收进是3.51万人民币。数字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说网飞对美国人的收费,比国内流媒体影视剧平台对中国人的收费,更便宜。
网飞的市值是1400亿美元,爱奇艺、优酷和B站加一起,市值223亿美元。
中国的流媒体影视剧平台比网飞资源少,比网飞的内容差,市值比网飞低得多,但收费却比网飞贵,凭什么呢?更别说全世界各国的影视剧制造公司,对网飞分成模式的赞许。
人们常说,我们中国短缺属于自己的,有国际影响力的平台,舆论平台如此,文化产业平台也同样如此。但我们的现实情状却是,自己的平台比别人贵,比别人差,不说影视剧文艺作品内容上的差距,单单就平台本身的经营目的来说都短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全世界各国的影视剧视作公司,对网飞分成模式、投资模式,大多都表达赞同。最终能发明价值,能对外传递思想和价值看的是内容,光靠各种收费技艺和收费管道,是做不好平台的。发明内容始终是文艺影视剧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中国作为一个有几千年连绵不断文明史的大国,作为一个文明模式和文化影响力曾经遍及整个东亚的大国,不应该只称心于“营销天才”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