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娃式VIP”泛滥,韭菜们看个电视有多难?
最新小呸学到个新词儿,喊“套娃式VIP”。
它主要指当下智能电视中经常出现的会员充值乱象。
近年来,电视机软硬件性能的飞跃式提升有目共睹。按道理讲,越来越强大的功能、越来越优质的资源,会大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但实际上,想要畅通无阻地体验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却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复杂的会员规则体系与布满误导性的营销手段,让不少用户为了看自己喜欢的内容而“一充再充”,不断购买商家以各种名义提供的付费内容,如同俄罗斯套娃一般。
这套路究竟有多坑?待咱细细说来。
01
往年初夏,故事的主人公小A趁着商家促销,给家里换了一台新电视。
展开全文
4K屏幕、极窄边框、立体音效、智能AI……配置全面拉满,妥妥的高级货。
电视安装完毕,小A迫不及待地摁下远控器,开始享受视听盛宴。
几番操作下来,感觉却并不大美好。
无论是开机还是打开视频,都得先足足看上几十秒的广告,最要害的是很多电影电视剧根本没法看。
不过电视给出的解决方法也很简单:开电视品牌自带的影视会员。
小A心想:自己都花几大千买电视机了,一个月也不差这几十元,包年套餐还有优惠,买!
成为尊贵的VIP会员后,果然广告消失了,电视内置资源库里的电影动画随便看。
然而,舒爽的日子没过过久,新的问题就出现了。
这天,小A想看某部新出的网剧,搜索结果展示,电视自带的资源库里并没有这部剧,必须得通过某视频APP才能看看。
跟随指引打开剧集后,小A惊诧地发现,原本自己充值的电视VIP会员,在APP里失往了作用。
想要畅快追剧,还得充一个视频网站的会员。
尽管感觉被套路了,但为了第一时间看上自己喜欢的剧,小A又充了一个APP的影视会员。
在他看来,自己这下子在电视和APP都购买了会员,总不会再出现看不了的情状了吧?
后来发生的事情表明,小A还是太年轻了。
尽管有着双重会员的加持,“想看什么看什么”这个愿看依旧十分远远。
究竟,电视上的视频APP可不止一个,相当一部分影视资源还需要单独点播收费。
几个月下来,充会员花了上千元,电视的使用体验依然不尽人意。
小A感觉,自己的脸上似乎写满了“大冤种”三个字。
02
事实上,随着智能电视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质疑其会员充值体系的合理性。
小呸总结了一下,槽点可能有以下几点:
1.会员种类繁多。电视自身有VIP,不同的视频APP也都有独立的会员,除了传统的影视VIP,还有“动漫VIP”、“体育VIP”等。
在影视资源版权分散的大环境下,用户经常需要同时给多家平台充值会员。
2.APP会员分级制度。同一个视频APP,充了普通VIP,还有高级VIP,成为高级VIP,还有超级VIP。
与此同时,虽然不同的会员等级权限不同,但商家在引导用户消费时经常刻意漠视分级制度的存在,导致用户为了称心需求重复充值。
3.不同硬件平台的会员不互通。明明手机电脑端购买了相应视频网站的会员,但在电视端无法使用,在某些情状下,假如不购买电视平台的会员,连用手机平板投屏都会受限。
4.大量单独付费资源以及超前点播、一个节目多个版本等。
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面对这些五花八门的设定与套路简直是灾难。
而就算你对各大平台的会员权限如数家珍,并且充值了相应的会员,最后依然解决不了功能被阉割的情状。
这些现象,显然与智能电视“给视听生活带来便利”的初衷背道而驰。
套娃式会员,说得好听点喊“版权保护意识提高”,说得实在点就是食相难看。
从布满误导性的营销、刻意复杂化的规则与层层收费的套路中,我们实在看不到商家对消费者的尊重。
保护版权没问题,商业产品要赚钱没毛病,但请不要把用户当傻子。
一个健康的产品生态,应该建立在诚信与公开透明的基础上。
清楚标注产品的内容,老老实实定价,注重付费内容的质量,就算价格有所提高,也好过玩骚操作对用户消费欲看的强烈打击。
没有人情愿被哄骗,没有人期看被套路。
最后借用一位网友的话:
千万别低估消费者“用脚投票”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