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研究清史却不懂满文,想请溥仪当助手,结果让他尴尬不已
末代皇帝溥仪是清王朝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正统皇帝。溥仪3岁即位,6岁时却被迫退位(辛亥革命后建立起民国政府),造化弄人,即便是历史的车轮行驶到民国,仍有许多封建顽固分子期看恢复帝制。1917年(溥仪11–12岁时),前清遗臣张勋发动兵变,再次将溥仪推上皇位,可复辟的闹剧没能继续多久,十多天后溥仪再次退位。溥仪始终没有舍弃他的“皇帝梦”,为了能够坐上龙椅,他不惜当汉奸投靠日本人,做了“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日本战败后,溥仪成为战犯,后来经过劳动改造后得到特赦,成为普通的中国公民。
溥仪的一生是曲折的,同样也布满了悲剧,他由于身体原因没有子嗣后代,可从另一角度来看,与古代亡国皇帝相比,溥仪并没有遭到死亡的威逼,并且在建国后得到特赦,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得以安享晚年。溥仪得到特赦后前往植物园工作,工作还算是比较轻松,平时也只有浇水打扫的杂活。在新时代,任何人都要通过自己的劳动生存生活,也要养家糊口,溥仪也是如此。
相比其他人而言,溥仪对于清王朝的感情更为深厚,也更加了解。虽是末代皇帝,但溥仪从小的教诲却没有落下。依据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所述,溥仪六岁便开始读书,主要课本是十三经,另有《大学衍义》、《朱子家训》、《庭训格言》、《圣谕广训》、《御批通鉴辑览》、《圣武记》、《大清开国方略》等等,从当时的背景来看,溥仪也算是博学之人。
展开全文
当时郭沫若正研究清朝历史,郭是有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对于中国的历史他可以说是非常熟悉。郭沫若在一段时间里正好在研究清史,可由于自己不太懂满文,这使研究的难度更大,便想找一位懂历史又会满文的人来当助手,思来想往于是想让溥仪来当这个助手,恰好溥仪当时也没有一个正式工作,并且他熟悉历史,也是满人,对于清宫秘史他也比别人更为了解,有了溥仪的扶助,甚至可能事半功倍。
郭沫若便让人前往请溥仪来当助手,可溥仪的回答却让郭沫若尴尬不已。得知郭沫若的来意后,溥仪只留下5个字:“我不懂满文。”在常人看来,溥仪身为大清王朝的皇帝,并且也是满人,没理由不懂满文,这让郭沫若尴尬不已,原以为能够请到溥仪,没想到竟然闹出点笑话,他便无趣的走了。
依据溥仪的自传和清朝的发展史来看,满清进关后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满清统治者并没有盲目排挤汉文化,甚至倡议满汉文化合成,清廷统治者也要学习汉文化,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满文化甚至逐渐汉化,这也是历史上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溥仪作为末代皇帝,他从小接受的便是汉文化思想,从他的自传中便可知晓,后来颠沛流离的生活也没有机会让他学习满文,或许溥仪真的不懂满文,又或者他并不想当郭沫若的助理。
溥仪见多识广,他对于古文物的鉴赏能力不是一般的强。一代大师王国维曾拿自己的收躲品请溥仪鉴赏,溥仪当即告知是赝品,足以见其能力。从郭沫若考古和拆城门的事情来看,溥仪没抉择当他的助手也是正常,清朝虽然灭亡了,但是对于溥仪来说,很多东西也都需要往尊重的,不容他人损坏。溥仪虽了解清朝历史,但不会往评判自己的祖先,既不能贬低,又不能捧高,也是一个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