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资讯广州的母亲河珠江上,曾有一座可“开合”桥梁,是城市印记和地标

广州的母亲河珠江上,曾有一座可“开合”桥梁,是城市印记和地标

misa2 03-06 3次浏览 0条评论

假如你是爱生活、爱旅行、爱摄影、爱美食,跟珊珊三丫头一起出发吧!

珠江,是广州的母亲河。在没有通桥前,珠江的南、北两岸难以逾越的一道鸿沟。因为早年的珠江,是非常开阔的,像大海一样,有种烟波浩渺的感觉,一直到了明清以后,珠江河道才慢慢缩窄。因为珠江上没有桥,两岸的往来十分不便,来来往往就依靠“疍家”的船为了到达对岸,每次需要等非常久的时间,当时人们把过珠江说成“过海”,从珠江的北岸到南岸,说成“往河南”;从珠江的南岸到北岸,喊“回广州”,假如遇上风雨天气,“过海”可以说是要冒生命危急……那么,珠江的江面上,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第一座桥梁?是哪一座桥?还是最初的样子吗?

展开全文

查阅广州珠江上的第一座桥梁的资料,会找到这样一段文字记载:在1933年2月15日 ,珠江人声鼎沸,广州市民遇上大喜日子,盼看已久的海珠桥通车了……这段记载明确指出了,广州珠江上的“第一座”桥梁就是海珠桥,这座桥梁第一次将繁华的广州“河北”和具有田园风景的广州“河南”连通在一起,属于广州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终于合在了一起,这是2000多年来的首次。海珠桥建成后,就成为了广州的新地标,同时,也是广州城市发展的印记。

在广州调整了疫情管控措施后,珊珊三丫头来到了海珠桥游玩。可能因为是刚解封不久,同时天气比较冷冷,所以,当我来到海珠桥的时候,尽管桥上是车来车往,但行人并不多。我是从靠近沿江路的楼梯走上海珠桥的,上桥后最先看到桥梁的正中有三个非常有气势的字:海珠桥。在围栏的下方,有一个牌子,写着:广州市历史建筑,海珠桥。然后,把目光投向整座大桥,正中最阔的部分是供车辆通行,两边有单车和摩托车通道,最靠江的一边就是人行通道。

珊珊三丫头在桥的人行道上前行的过程中,发现桥梁沿路设了六座雕塑,这是在其他桥梁中没有见过的,细看,发现上面除了雕塑图案之外,还有文字阐明,记述了海珠桥在“六个”重要时期发生的故事,都是广州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事件,见证在这座城市发展进程中,陪伴广州经历风风雨雨。我们一起细细品味海珠桥的六座雕塑,以此来了解海珠桥的前世今生:

第一座雕塑:1933年,海珠桥建成开通时的热闹场景。

海珠桥始建于1929年底,由美国马克敦公司建造,以钢铁和水泥为素材,是三孔钢梁桥,全长385.67米,主桥长180米,宽18.30米,各留3.3米作人行道,桥体可负重20吨的货车,是南北两跨对称布置。海珠桥最特殊的地方是在中跨设计了开启式结构,即是可“开合”,当时这样设计,是考虑当时广州水路交通发达,为方便大型轮船的通过,海珠桥就被设计成了有吊索掌握的可开合大桥,桥的中间有两扇电动开合式活动铁钢椼架,用一个电动机天天为大轮船往来开合,使这些大型轮船可以从桥下通过。大桥天天会开启三次,若非指定时间开启,须付费10元。那时,每当桥身缓缓升起、降落的时候,船会排队从桥的中部穿梭而过时,成为珠江上的一道“靓丽风景”,引来两岸群众的驻足围看。

立在海珠桥头的第一座雕像,反映了海珠桥初建成时广州人民欢天喜地的场景。1933年2月15日通车的当天,广州城是万人空巷,除了广州市民外,香港、澳门以及海外侨胞都组团回来,看羊城千年第一座珠江大铁桥的诞生,人们欢天喜地,奔向大桥。从建成的第一天起,海珠桥是从早到晚,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诠释了广州这座千年商都的繁华气象。海珠桥作为广州历史上的第一座跨珠江大桥,是当时广州人心中独一无二的荣耀,是当时广州的地标,是当时广州人心中的城市象征。

第二座雕塑:1938年,海珠桥遭受日本侵略者轰炸和破坏的情景。

在1938年,广州被日军侵吞,作为广州交通要塞的海珠桥,遭碰到了日军的轰炸,海珠桥虽然没有被直接被击中,但桥体的开合器被震坏了并被运到了日本,后来人们尝试过修复,却再也无法复原了,从此之后,海珠桥能开合时的场景只能永远留在老广州的记忆当中。在广州沦陷后,市民经过海珠桥要遭受日军严厉的盘查,经常无故被虐打,受尽欺侮。一直到1945年9月16日,海珠桥成为是日军侵华失败退场时的明证,日军在中山纪念堂签署降书后,在我军押解下经由海珠桥向南返回集中营。

第三座雕塑:1949年,海珠桥被撤退的国民党残部炸毁。

在1949年10月,败退中的国民党当局提出“总撤退、总罢工、总破坏”的行动口号,要将广州变为废墟,在10月14日下午5时,用百箱的炸药疯狂地炸毁了海珠桥,当时的爆炸声响彻整个广州城,爆炸之后,在江畔、江上一片哭声、唤救声,大大小小的船只被炸沉一百多艘,桥畔遭波及震损的房屋也有许多。广州珠江上建起的“第一桥”海珠桥,就被毁了。

第四座雕塑:1950年,海珠桥获得了重建,涅槃重生。

1950年 广州人民政府立刻组织力量重建海珠桥,由衡阳市铁路治理局承建,当年是仅仅用了6个月就修复通车,在桥上往返设有行人路及自行车路,重建后的海珠桥,虽然仍是钢桁架梁,虽然外看上与最初相像,但再也不能开合了。尽管是这样,海珠桥可以说是涅槃重生,这时海珠桥再度成为广州的地标。当年和广州有关的影视作品,例如《羊城暗哨》、《七十二家房客》里面都能看见海珠桥的身影。

第五座雕塑:1974年,海珠桥进行扩建,迎来了复盛期。

这座雕塑是许多人推着自行车走上海珠桥的场景,1974年前,海珠桥变得非常繁忙,每当上下班时间,黑压压的自行车大军会把海珠桥挤得水泄不通,这个还一度被戏称为“世界第九大奇看”,这时海珠桥面临前所未有的承载压力。到了1974年12月,为解决海珠桥上繁忙的交通,开始正式对海珠桥进行扩建工程,在原桥两侧加宽各7.83米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桥,连同原钢桥人行道合为11米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跨度与主钢桥一致,经扩建的海珠桥,桥长486米,正桥182米,桥宽33米,经扩建筑后新旧桥既独立又联体。

第六座雕塑:2013,海珠桥进行大修,陆续为人民服务。

在2012年的时候,按照“不改变原状”的原则,在保留1950年基本风貌的基础上,对主桥进行整修加固,并更换了主桥的钢材,引桥拆除重建,边桥进行整修。2013年8月底竣工,海珠桥这座老地标又一次重现风华。

此时,经历了疫情,迎来解封的珊珊三丫头,久久地站在海珠桥的中心,感慨万千。广州迎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后,高楼大厦就如同雨后春笋般拔地,已见不到珠江两岸低矮的平房。到了90年代,海珠桥的两旁就开始出现一座又一座的大桥,海印大桥、江湾大桥、人民桥、广州大桥、猎德大……等等,广州人往来珠江两岸已是非常方便了,便利的交通也带来了广州繁盛美好的城市面貌。但不会有哪一座桥,会像海珠桥一样,托付了那么多老广州的回忆和情感,作为跨越珠江桥梁中历史最久的海珠桥,历经中衰而复盛、凋落而繁华,海珠桥见证着广州面对一次次的困难,又一次次迎来新生。已成成为广州人牵挂于心挥之不往的情意结。

那么,你在广州旅行的时候,是否留意过广州母亲河珠江上的桥梁?曾经是广州地标的珠江“第一桥”海珠桥,是否承载着一些你的回忆?假如你知道海珠桥还曾是一座“可开合”的桥梁,你是否为这功能消失感到惋惜?欢迎大家留言分享哦!本文是版权作品,未经珊珊三丫头书面授权,严禁移运、转载、洗稿。如需转载,请与作者珊珊三丫头联系,谢谢。

解封器
年度回访| 三位“上海团长”:曾经的群友成了“点赞之交”,但也互相送药、买药、交换购物信息 深蓝第二款车型申报,高颜值+增程式,又得卷死一大批合资车?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