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深圳正逐步走进“深蓝”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欧雪 深圳报道
靠海食海,对于每一个海滨城市都一样,但众多“港城”中能真正能从近海走向“深蓝”的却屈指可数。缔造一个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不只需要优越的区位条件,更需要清楚的规划、继续的创新、聚集的龙头企业等众多条件支持。
近日,2022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简称“海博会”)暨深圳国际海洋周在深圳闭幕。这是海博会连续第三年落户深圳,依托“中国海洋第一展”的平台,世界正在感受一个不同直看印象的“蓝色”深圳。
本届海博会总展览面积为6万平方米,共举办20余场论坛,吸引1000多家展商、7000多个展品线上线下参展,主要分布在海洋港口与航运、海洋油气与矿产资源开发、海洋电子信息、海洋工程与环保、海洋渔业、海洋生物与医药、海洋旅游与文化等七大板块使用场景。
“科创赋能,共享深蓝。”与这句标语一样,高新技术的迭代正推动着海洋经济滚滚向前。在科创强市、滨海之城的双重身份下,深圳正向海图强,走进“深蓝”。
“蓝色”磁力十足,涉海龙头夺滩深圳
与往届相比,本届海博会更加聚焦海洋技术产品的使用场景、更加关注海洋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和产业化成效、更加突出面向全球招商引资的重要功能、更加突显服务海洋强国战术的平台作用。
从参展商来看,从央企巨头到上市公司、产业链龙头和行业单项冠军企业再到涉海知名院校均有涉及,包括中国船舶、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交建、招商局集团、中集集团、盐田港集团、华海通信、云洲智能、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南方科技大学等。
为共赴展会“盛宴”,参展商们纷纷亮出“大国重器”。会场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航母“三舰客”、万米载人深潜器“奋斗者”号、全球首艘智能深水钻井平台“深蓝探索”号、全球首艘双翼动力风帆VLCC“新伊敦”轮、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船“雪龙2号”等纷纷亮相。
此外,中国“品牌”对深海的探索更为深进。中国海油携“深海一号”能源站、“海基一号”平台等“深水舰队”亮相;华海通信展出全球首个32纤对海底线路分支器等最新国际海缆设施;云洲展出海洋调查无人船母船、安防巡逻无人艇等。
海博会是对外展示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各国代表积极参展。展馆中,我们可以看到加拿大政府设置了海博会国家展台,意大利船级社、美国船级社、劳氏船级社、法国船级社、康士伯、西门子、壳牌、瓦锡兰、豪氏威马、马士基等60多家闻名涉海跨国企业也纷纷派出代表参展。
此外,瑞典、希腊、斯里兰卡等国官员政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欧盟商会等组织,英国、以色列、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名企高管、高校院士云集,纷纷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参与论坛,讨论全球海洋热点议题。
良好的展会效应传出往,巨额的投资金额引进来。本届海博会期间,深圳市和海南省、青岛市分别举办专场海洋产业招商大会,其中海南省现场签约了9家企业,聚焦深海产业。
深圳亦首次举办了专场海洋产业招商引资活动,以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为目的,展示强大的“蓝色”磁力。会上,一批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上市公司、产业链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深圳“携手深蓝共赢未来”,共签约7项协作框架协议、多个重点组织机构授牌(揭牌)。
展开全文
利好政策不断,深圳迎来发展窗口期
“海博会自2019年起在深圳举办,这三年多的时间正是深圳海洋企业和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快速进取的时期。”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在2022海博会开幕式上表达。
作为离深海最近的经济中心城市,深圳拥有257.3公里的海岸线,海域面积近1145平方公里,优异的海洋资源让深圳开始向海而兴。
2017年,深圳获批成为国家“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深圳首次被赋予“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使命。
2019年,《中共中心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再度明确提出,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今年以来,海洋经济在深圳的受重视程度更是逐步提升,深圳陆续推出《深圳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深圳市培植发展海洋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并研究编制《深圳市海洋发展规划(2022-2035年)》等政策。
依据《深圳市培植发展海洋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中设定的目的,到2025年,深圳海洋生产总值力争突破4000亿元。《深圳市海洋发展规划(2022-2035年)(征求意见稿)》也指出,到2025年,深圳初步形成产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初步建成国际航运中心、海洋战术新兴产业高地。
值得注重的是,为弥补深圳发展海洋经济的短板,深圳正在听取民众意见,逐个方面完美海洋经济发展体系。
在海洋大学方面,深圳海洋大学建设项目已经深圳市发改委赋码,拟选址于大鹏新区坝光片区,总用地面积401213.96平方米,办学规模预期达到全日制在校生约10000人。
在海洋金融方面,深圳银保监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实施《深圳银行业保险业推动蓝色金融发展的指挥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在深圳基本形成组织多元、产品丰盛、政策有力、市场高效的银行业保险业蓝色金融服务体系,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妥善的体会做法,打造蓝色金融创新发展深圳样本。
产业结构升级,新兴产业链加速形成
自然资源部海洋战术规划与经济司司长何广顺在海博会上表达:“经过多年发展,海洋传统产业受市场空间限制逐步萎缩,海洋新兴产业则显现蓬勃发展态势,成为海洋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未来,将会有更多新业态、新产业萌芽发展,不断壮大。”
近年来,全国的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态势明显。近6年来,海洋制造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三成左右。此外,2021年,重点监测的海洋科研机构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是2015年的2倍,海洋专利授权数、科技成果转化收进分别比上年增长26.3%、43.4%。
对于深圳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深圳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主要落在港口上,随着科技创新技术不断迭代,陆上产业技术也不断赋能到海上,深圳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正逐渐完美。
相关数据展示,目前深圳的海洋生产总值已突破3000亿,拥有涉海企业近2万家,2021年深圳港全年实现集装箱吞吐量2877万标箱,创下历史新高,成为世界第四大集装箱港口。
目前,在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油气业等海洋传统产业中,深圳已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此外,在以海洋电子信息研发制造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领域中,深圳开始涌现一批在细分领域有代表性的公司。
例如,在工业电源上,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本为大功率电源整体方案解决商,几年前进进海洋领域,将工业电源运用于海上;在无人机上,深圳潜行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在空中无人机“遇冷”更换赛道,开启了水下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的创业之旅;在能源方案上,中集集团正在把海洋新能源综合开发的全链条打通,包括海上风电制氢、海上光伏制氢、氢气转制甲醇等技术。
本届海博会上,深圳市特区建发集团公布,深圳千亿级海洋新城将至,将重点发展海洋新兴产业。依据海洋新城规划建设情状,其规划面积7.4平方公里,将重点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建设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先锋范例。
依据项目开发建设计划,估量2025年形成中欧蓝色产业园雏形,2035年全面建成高品行海洋产业示范园,形成千亿级海洋产业集群;以中欧蓝色产业园和金港商务大厦为试点,出台“一园一策”海洋产业扶持政策,将打造海洋科技创新服务集聚区,形成可供复制的海洋空间范本。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