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过之后我们决定,在阅读中跨年!
2022 年即将步进尾声,紊乱、失序的日子似乎就要过往,我们即将迎来久违的正常,但那些曾经亲历的不安、惶惑与无助没有消失,更大的未知与挑战,摆在未来前面。
然而,“不确定性”之于我们最大的教训,是紧紧握住那些依然能够确信和确认的人与事。由此,单读策划了这场 新书跨年圆桌,陆续聊生活,聊文学,也聊聊人。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和相遇,文学对未知生活的捕捉与想象,依然是我们在今日世界中所能找到的最好的解答。
黄昱宁 × 毛尖 × 小白
小说的读法:从文本细读谈起
想想读过的中外古今的经典小说吧,奥斯丁,大仲马,福楼拜,纳博科夫,门罗,麦克尤恩……你还能记得多少呢?
事实上,无论多么经典的作品,时间的淘洗几乎都会让故事线索日渐黯淡,人物关系错乱误植,文本意图也会模糊不清,然而,也总有一些无法磨灭的细节,在我们记忆的暗处,熠熠闪光。
在新作《小说的细节:从简·奥斯丁到石黑一雄》中,我们看到知名翻译家、小说家、评论家黄昱宁对细节的无比执着,她对 20 多位经典作家作品的解读,从细节中来,往细节中往,每一篇都如同量体裁衣,以细致进微的看察和独树一帜的审美挖掘着小说细节的灵光闪耀之处,向我们显示小说艺术的魅力所在。正如刘擎老师所说,黄昱宁的“阅读像是以眼睛亲抚文本的肌肤,于是源自细节的灵感之光不期而至,启发着想象与探求,最终让洞察和领略抵达深邃与高远处”。
12 月 23 日(周五)19 点,黄昱宁、毛尖、小白三位老师将在 单读视频号展开对谈, 从具体文学作品谈起,讨论文本细读为何仍然重要,我们应如何阅读世界文学经典,如何才能成为一名理想读者等。
【活动时间】
12 月 23 日(周五)
展开全文
19:00—20:30
【嘉宾介绍】
黄昱宁
横跨翻译、出版、创作三界的全能型作者。翻译过 F.S. 菲茨杰拉德、亨利·詹姆斯、阿加莎·克里斯蒂、伊恩·麦克尤恩等多位知名作家的作品。著有小说集《八部半》,随笔评论集《一个人的城堡》《阴性阅读,阳性写作》《变形记》《假作真时》等。2019 年,首部小说集《八部半》获第二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首奖。
毛尖
作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著有《非常罪,非常美:毛尖电影笔记》《夜短梦长:毛尖看电影》《凛冬将至:电视剧笔记》《例外》《有一只老虎在浴室》《一寸灰》等。
小白
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局点》《租界》,中篇小说《封锁》《特工徐向璧》,文化随笔集《好色的哈姆雷特》《表演与偷窥》等。作品曾被翻译成英、法、德、意大利、瑞典等多语种出版,2018年《封锁》获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
【相关图书】
本书是一部文学评论集,聚焦二十余位世界级知名作家,其中既有简·奥斯丁、大仲马、福楼拜、狄更斯这样的经典作家,也有加缪、菲茨杰拉德、纳博科夫、菲利普·罗斯、多丽丝·莱辛、艾丽丝·门罗、石黑一雄、托卡尔丘克、麦克尤恩这样的现当代文学大家。
黄昱宁正是这些小说家所期待的理想读者,她秉持传统的细读方法,却不落窠臼,以细致进微的看察和独树一帜的审美挖掘小说细节的灵光闪耀之处,向读者显示小说艺术的魅力。她的这些文字,自始至终,都从细节中来,往细节中往。
同时,在本书中,她又是一位极好的文学阅读领路人,以译者的天然优势、写作者的亲身体悟和评论家的敏锐深刻,游刃有余地穿梭于文学与现实、小说与评论之间。其细腻的感知、独到的看法、切中肯綮的分析,如一个个通往文学密林的路标,引领读者进进深幽的文学世界。
阿乙 × 徐兆正 × 孙一圣 × 罗丹妮
被解放的写作——致文学青年
小说家是一群“会讲故事的人”,在真实与虚构之间游走,往返于外部世界与内在世界。他们有时看重作品的形式、结构与规模,喜欢故事在复合叙事中达到高度共喊;有时追求更为直接的表达,打破文体与格式的限制,展现了写作本身是解放而非束缚。对于写作者与读者而言,篇幅短小的“小叙事”与结构规整的“小说”之间差异是什么?修辞技艺对于写作者而言有何意义?如何探索“向外”与“向内”的写作?写作的自由在哪里?
12 月 28 日(周三)19 点 30 分,阿乙、徐兆正、孙一圣三位老师将在 单读视频号展开对谈,编辑罗丹妮主持,请三位老师聊聊作为文学青年的他们如何看待虚构与真实、体会与想象、叙事与小说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理解“被解放的写作”等话题。
【活动时间】
12 月 28 日(周三)
19:30—21:00
【嘉宾介绍】
阿乙
江西人,生于 1976 年,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灰故事》《鸟,看见我了》《春天》《情史失踪者》《骗子来到南方》,中长篇小说《下面,我该干些什么》《模范青年》《早上九点喊醒我》,作品被翻译 10 余语种。获得过一些小说奖项。最新出版随笔集《通宵俱乐部》。
徐兆正
哲学硕士,文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任教于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艺指责研究院,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评论,兼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研究。
孙一圣
青年小说家,山东菏泽曹县人。小说发表于《人民文学》《天南》《青年文学》等杂志。曾获得“ 2015 年紫金·人民文学之星奖”。出版小说集《你家有龙多少回》、《夜游神》。
罗丹妮
单向空间编辑总监
【相关图书】
《通宵俱乐部》是小说家阿乙最新随笔集,笔录他在 1996 至 2020 年间的写作,书中文字长度体裁不一,都是他对日常生活的洞察与哲思。
“尊贵的朋友,生活诚如我们所见,总是对我们静默,但我们又总能警觉到,有一种小如壁虎的东西,以快如闪电的速度擦过生活的画布。我作为一名作者,职责之一是捕捉生活中出现的这种转瞬即逝的感觉与情绪。和之前出版的《寡人》《阳光猛烈,万物显形》一样,这本随笔集展现的也是这种捕猎的成果。”
李静 × 许志强 × 贾行家
我们从写作中得到什么
我们即将走过 2022 年,经历了无数曲折转变的一年。不知不觉中,心无旁骛的阅读,直抒胸臆的写作,也慢慢成了近乎奢华的事。当我们坐在书桌前,几乎无法不被手机里的即时消息夺往注重力,让我们或愤怒,或无力;而我们与此同时所失往的,是自成体系的表达,和设身处地的理解。
剧作家、文学评论家李静在她的新书《我恐惧生活》(全 5 册)中写道:“这是一个需要形形色色的‘知识’的时代,不管你的知识多么冷僻和边缘,总比一个空洞的价值论者、一个议论家有价值。”果真如此吗?文学的背后往往离不开写作者的价值看,在追求实效的当下,文学又该如何体现它的“价值”?
1 月 6 日(周五)晚 19 点 30 分, 单读视频号邀请到李静、许志强、贾行家三位老师,从各自最熟悉的戏剧、散文和文学指责出发,聊一聊文学和写作在今天还能带给我们什么,以及在外部世界的不断动荡中,如何守护内心的恒定不变之物。
【活动时间】
1 月 6 日(周五)
19:30—21:00
【嘉宾介绍】
李静
剧作家、文学评论家。著有话剧《大先生》《秦国喜剧》,文学作品集《我恐惧生活》(全 5 册,包含《必须冒犯看众》《捕风记》《王小波的遗产》《致你》和《戎夷之衣》)等。现居北京。
许志强
浙江大学文学院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导,代表作《部分诗学和普通读者》等。荣获第七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指责。
贾行家
哈尔滨人,出版作品《尘土》《潦草》,现为得到 APP 专职作者。
【相关图书】
《我恐惧生活》(全 5 册)集结了话剧剧本、指责随笔、文学评论、小说及诗歌,合计七十余万字,显现了李静 1995 年至 2022 年期间的创作:“有一个人,在生活中经历了漫长的贫乏与惧怕,却在断断续续挣扎不休的写作里,看见了一丝亮光。”
《必须冒犯看众》收录了李静二十五年间关于文学、戏剧、电影、泛文化现象的指责随笔和自己所写《大先生》《秦国喜剧》等几部戏剧作品的创作谈。此书曾于 2014 年出版,此次新版,撤往了若干旧作、增加了 1997—2003 年和 2014—2022 年间写作的二十余篇文章,并按论域重新编排。
《捕风记》收进了李静对十四位戏剧家、作家和指责家的集中论述。此书曾于 2011 年出版,此次再版,有增有删,所论者为:契诃夫,彼得·汉德克,林兆华,过士行,朱西甯,木心,莫言,王小妮,止庵,林白,王安忆,贾平凹,林贤治,郭宏安。
《王小波的遗产》是李静关于作家王小波的评论与回忆文章的结集,断续写于 1995 年至 2022 年。最近一篇《海绵记》写于 2022 年 4 月,是预防遗忘的细节记忆与片段反思。中间各篇,写于不同的年份,显现出对他不同程度的理解。总成一书,以纪念王小波给中国文学带来的解放性的笑声,以表达作者对他文学遗产的感恩之情。
《致你》是李静的私人创作集,写于 1996 年到 2021 年,包括从未发表的诗歌,以及一些散文和短篇小说,首次结集出版。
《戎夷之衣》是李静完成于 2021 年的话剧剧本,借《吕氏春秋》里的一个故事,叩问人心中的光与暗。
双雪涛 × 止庵 × 史航
《白色绵羊里的黑色绵羊》
新书圆桌
【活动时间】
1 月 12 日(周五)
19:30—21:00
【嘉宾介绍】
双雪涛
出生于八〇年代,沈阳人,小说家。
首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第三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青年作家”,第三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首奖得主。
已出版作品包括短篇小说集《平原上的摩西》《飞行家》《猎人》和长篇小说《聋哑时代》《天吾手记》《翅鬼》。
止庵
北京人,作家、学者,周作人、张爱玲研究者。1979 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受命》《惜别》《周作人传》《神拳考》《插花地册子》等。
史航
编剧,策划人。毕业于中心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93 年开始从事剧本创作,主要编剧作品有《铁齿铜牙纪晓岚》《我爱 XXX》《空中花园谋杀案》等,担任过中心电视台《艺术人生》等多个节目的策划。
【相关图书】
《白色绵羊里的黑色绵羊》是双雪涛的首部杂文集。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白色绵羊里的黑色绵羊:谈小说”,收录了作者面向写作爱好者的九篇专文:从小说的开头、氛围,到人物的塑造、意象与语言、结尾与修改……分享了自己的阅读与写作实操体会;第二部分“岔出往的一段生活:谈电影”,以影视改编的成功个案切进,详尽讲述了自己对于电影和文学两种艺术媒介的理解、小说文本和影视改编的关系;第三部分“与火焰的距离:杂文集”,精选了作者自 2012 年辞职开始自由写作后,十年来发表的与创作有关的杂文、随笔、访谈。
这本书是小说家双雪涛与读者之间一场诚挚的交谈,他分享了自己如何走上写作这条路,其间的错误与弯路,失往与获得;他以十年来的写作实践与体会反思,向每一个心怀创作梦想的人,发出邀请和召唤——
一个没有经过传统科班练习、但心怀文学梦想的年轻人,可以靠着手中的笔,劈开生活的荆斩,一步步靠近自己心中的文学理想。在混沌不明的现实面前,我们至少可以透过阅读和写作,守住自己内心深处微弱的光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