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内容和创作者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是我的 10 条心得
▍写在前面的话
各位派友好,我是《生产力超频:用 Keynote进门动画创意》栏目的策划编辑@sainho。
在 B 站刷到 @TreasureClass的视频时,第一反应是「怪」:有着优异成熟的视频制造水平,却没有效仿 B 站上设计类视频的热门选题和风尚,选了「Keynote 动效」这样小众中的小众话题。
这个「怪」现象让我十分好奇他做视频的目的:要是想靠视频创作「火」起来,选题不应该这么垂直;若是在工作之余顺手做视频玩玩,这视频的完成度也太过专心了。
加上联系方式一问,才知道这样的抉择并不是「不小心的」,而是「有意的」。他想做的,其实是 B 站 UP 主中的「少数派」。
@TreasureClass并非不知道目前的选题和视频风尚,其实不利于他的帐号传播,同时他也知道以传播为目的的短视频应该怎么做。但问题是,假如一位内容创作者的初衷,是将自己所思所想的成果传递给看众,还应该在乎视频是否会「火」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因此在《生产力超频:用 Keynote 进门动画创意》栏目完结之际,我邀请 @TreasureClass分享下自己的探求与心得,与各位一同探讨:
好的内容和创作者应该是什么样的?
这篇文字写于我的栏目完结时,但它不是栏目的总结回忆,而是我对于自己,作为一位内容创作者的阶段性漫谈。无论是否读过我的文章或者看过我的视频,我都想和未曾谋面的朋友们分享一些想法感受,以及过往的一点经历。
▍好的内容和创作者应该是什么样的?
内容创作,这件事对我来说足够具有吸引力,它需要理性,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找到一条值得挖掘的线索是一件让人有成就感的事。同时它也需要感性,冰冷的机器可以提高效率,但有温度的人格才有魅力。我并不确定自己可以把这件事做得有多好,但我信赖自己不会停下脚步。
以好奇心为原点,发展自己的兴致,钻研其中适当延伸,然后尝试使用发明,这是我面对未知事物的态度,以及对于内容创作这件事的基本逻辑。
好的内容创作者是什么样的?这样浩大的话题我无法回复,因此这里只是一些我的粗浅探求,如有异议,欢迎各位与我友好讨论~
01 好内容应该既实用又好玩
假如一定要为内容的存在赋予价值,我想好的内容应该 兼具实用价值和情绪价值。
每一部智能手机都会有阐明书,但真正看阐明书的人有多少呢?阐明书作为手机的配套内容,肯定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在情绪价值的塑造上,也就是好玩有趣上,差得真不是一星半点。
好在是有人在意这件事儿的,哪怕是阐明书性质的内容也应该做得更好一些,不是功能的简单罗列,而是基于使用场景延伸出来的方法和技艺。所以,我不会往看 Apple 的官方阐明书,但会往看少数派的《iOS 蓝皮书》。
展开全文
02 真诚地面对读者、看众,尊重信赖你的人
「六度空间」理论中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熟悉任何一个陌生人。我很难因此觉得熟悉陌生人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特别不确定陌生人能否变成自己的看众。假如真的有秘法存在,我认为真诚是唯一解。
首先,对自己真诚,真实地表达自我。哪怕有些时候我们的技术不成熟,我们的看点不睿智,也不要用试图用其他手段来掩盖那些不完美的地方。但求无愧于心可能听起来是一个雄伟的词,但假如你连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又何谈往影响他人呢?
其次,对他人真诚。茫茫人海,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里有一些人注重到了我们,并且对我们的内容产生兴致,这是一件无比幸运的事。不要把对方当成 ID、头像、数据的简单组成,他们是有丰沛情感的个体,每一个点赞、留言、关注,都是来自隔空的认可,他们是创作者的朋友,对朋友当然要真诚相待。
03 好的工具可以提高效率,但不要懈怠思维的磨练
数字工具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创作的上手难度降低了很多,我自己的很多作品都是用现在很常见的工具进行制造的,无论软件还是硬件。
比如需要实物出镜时,我的拍摄工具就是能随身携带的手机;需要用一些小动画来增强表现力时,我的首选通常是 Keynote,而不是其他强大但复杂的动效软件;在视频创作时,我也会用 Keynote 制造一些效果,我在自己专栏中的视频,就是摘取这样的制造方式。
所以,比起把握不同工具的操作技能,我更在意的是创作思维的培植。
04 学习和练习同样重要
当我需要对新事物的进行学习时,总是要找到练习的目的,这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思维。
比如我需要学习如何画一个拟物图标,理论知识告诉我需要明确「高光」与「阴影」的对比,但光知道类似的知识是不够的,只有通过练习,我们才能确切地了解更多细节。自然光下,光影角度通常垂直、最亮处到最暗处的渐变过渡、阴影最好不要纯黑等。
学习过的知识往往会通过反复练习而变得凝练精准。
05 不要恐惧粗糙,继续地进取就好
回忆我自己的创作历程,无论是文字、图片、视频,都不是一步到位的,有些创作在一开始的粗糙显而易见,我每每回看都紧皱眉头,懊悔地直拍大腿。总是在想,这个地方啰嗦了,那个地方出了个小错,声音还能再优化一下……
对于创作者而言,精益求精是好事,可我把想说的话扣到每一个字眼,把视频的显现精确到 0.1 秒,就能让作品完美无瑕吗?事实没那么乐看,我不怕最初作品的粗糙,重要的是我情愿在改良上下功夫,自己发现的问题要改,读者、看众反馈的问题要改,通过不断打磨继续稳定地进取,会让自己和作品都变得更好。
06 尽量简约,简单事不要复杂化,复杂事尽可能简化
我很喜欢两个手机品牌:iPhone 和坚果。背后的两家公司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熟悉的朋友们也清楚子公司、母公司一类的调侃玩笑。
而我作为它们的用户,总是胡思乱想一些问题,诸如在体验上,它们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为什么苹果在某些大众反应强烈的需求功能建设上总是慢一拍?
我自己试着往探求并总结原因,我个人的看法是,iPhone 或者苹果的产品似乎总是在尝试逻辑上的简化,而坚果很多是功能上的简化。比如同样一个图片分享功能,熟悉坚果的朋友肯定知道,用「一步」功能,操作十分便利,在 iPhone 上可能需要好几步,有时还需要切换软件。
从表面上看,坚果手机在操作简化的程度上超出 iPhone 几条街,但我并不觉得苹果做不出这样的功能,或许是因为苹果期看自己的产品在逻辑上极简,具体表现为每一个动作都是最易完成的,看到返回按钮点击就是返回,看到分享按钮点击就是分享……大量的重复操作固然降低了效率,但理解成本很低,多数操作都是无需分散注重力的单击;坚果手机不是这样,功能上的简化是服务于效率的提升,但可能一个需要右上角下滑唤出的功能在逻辑上是复杂的。
关于苹果设计的考虑,我后来在《史蒂夫·乔布斯传》中读到过相似话语,得到了些许验证。无论苹果还是坚果,它们都在追求简化,哪怕不同方向的简化也是简化。显然我这段长篇大论是不符合简化原则的,但内容创作也适用这个道理。
07 追求特殊、差异化
这不仅仅是理想主义式的追求,其实还有实用主义上的考量。
从现在科技工具的发展来看,内容创作的数量只会增长,同质化的问题也是客看存在的,假设当内容创作都要批量地规模化生产,那个人创作者的存在意义是不是就被极大稀释了?
先不说是否有这样的方法存在,大批同质的内容会获得欢迎吗?应该没人有一套保证受人喜欢的内容创作模板,就算真的有,大家创作的内容都一样,那为什么一定要关注你呢?
作为创作个体的价值该怎样体现呢?所以,我个人认为追求特殊和差异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必要的,当在创作的维度上和他人有些许不同,或许就意味着内容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08 为他人发明价值,自己也会收成
表达自我很重要,不过如今的时代,个人表达变得轻易了很多,我始终在警觉不要过度表达。
所以在内容创作上,我会特别看重倾听了解其他人的想法。在追求自我前,先试着后退一步,探求能为其他人提供怎样的价值,最后我发现这样做的结果是自己同样收成很多。
09 不停地尝试,不断地试错
只能说我自己的创作历程就是在尝试和试错中曲折前行的。尝试是为了拓展自我的边界。假如我没有像一只八爪鱼一样到处散发好奇心,那我不会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试错就是因为前面讲的能力有限,我做不到一步到位,就只能在试错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错误的体会也是宝贵的。
10 假如能靠这个站着把钱挣了就太好了(商量着挣也行,就是别跪?)
最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
我没有方法单一地肯定或否定这个看点,只是从创作者的角度而言,通过自己的内容获得收益是一个正向反馈,它也许不能让我们变得富有,但它能激励我们把内容创作这件事变得具有可继续性。
当然,很多创作者一开始都是用爱发电的(包括我),于我自己而言,即便内容创作这件事不会给我增加一分收进,我也会坚持做下往的。所以,放心,爱不会消失的。
▍我们会如何成为「少数派」
作为一名从少数派读者逐渐转变为少数派作者的内容创作者,我的故事和经历可能不值得被当作范本参考,但我仍想借这个机会告诉你:为什么我们会相聚在「少数派」,我们又该如何成为「少数派」。
01 让兴致肆意涌动吧
说来惭愧,我从小就不是一个(在爱好上)「专一」的人。
小时候,出于对动漫的喜爱,我会试着将其中的人物临摹下来,耗时四五个小时再正常不过,但看到最后的成果,欣喜总是多于其他。可当我真正来到专业的辅导班尝试学习画画时,一堆理论名词彻底砸晕了我,连最基本的三原色概念我都一知半解,这和我依据本能操控画笔的体会大相径庭。所以,没到三天我就打退堂鼓了……
之后,人生第一次接触到电脑,那时我还会试着用绘图软件写写画画,不过,更能吸引我注重力的还是新奇的互联网世界。我像一只看到遍地满是花丛的蜜蜂,到处摘蜜,不知停歇。多数时候,我只是毫无目的地漫游,用鼠标点击着一个个标签,只为了找到一些好玩好看的网站。
假如说对设计产生兴致的原点,应该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我折腾过安卓机,也玩坏过苹果机。Root、刷机、搞开发者权限,这些陌生的词汇对过往的我来说,都是一个个可探索的新奇世界。借助网上的软件工具换掉手机上难看的图标,后来干脆试着自己画图标……至今回忆起来,那也是一段纯粹且富有乐趣的时光。
而究其源头,只是因为我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了 iPhone 第一次在大陆的宣扬广告,我莫名觉得这就是未来。
在探索数码栏目的过程中,我又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使用,那时候 App Store 是我一天中使用时间最长的软件。得益于此,我的阅读边界被拓展了许多,不止有关科技,人文、艺术、商业等杂七杂八的内容进进我的视野。
后来想想,「自己要不要试着写点东西?」的念头可能就是那时萌生的。
这些算不上系统的爱好和知识始终伴随着我,中间我也总是对其他新的领域频繁产生兴致,然后由着好奇心不设限地肆意探索。
02 兴致终将成为创作的燃料
你不可能布满预见地将生命的点滴串联起来,只有在回头看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这些点点滴滴之间的联系。
—— Steven Jobs
你不可能布满预见地将生命的点滴串联起来,只有在回头看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这些点点滴滴之间的联系。
—— Steven Jobs
我对此深以为然。在我原本的专业里,只有一门喊做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课程具有创作性质,但受限于学科要求,我们必须遵循严厉的准则与规范,感性的发扬在这里意味着危急。
我可以理性探求,但不愿一直机械行动。
所以,我开始从一个内容信息的接收者向输出者转变,依旧尝试着不同的方向:
写作
做设计
剪视频
剪视频
新奇的是,每当我计划深进某个领域进行理论化系统化的学习时,以往随意探索的兴致点似乎开始连点成线,逐渐编织成一张坚固的网。我发现,很多领域的知识都有共通之处,或者说它们的本质是有联系的。文字的节奏与音乐的复调、影视的构图与设计的排版、动画的原理与交互的准则……
所以,在这些尝试中,我并没有感到陌生事物带来的惧怕,相反我有一种微妙的熟悉感,就像和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再次相逢,即使一开始会有点儿无措,但几句冷暄过后,我们会默契地谈笑风生,细说过往。
也就是说,每每在新领域的学习过程中,我也能找到已有知识的迁移并且复用以往的体会。
这些心猿意马,看似跳脱的尝试,不但没有浪费我的时间和精力,反而充实了我的生活,也正是这些尝试给我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机会和磨练。
我没有方法用一个具体的职业身份来定义自己,我没有科班学习写作、设计、剪辑、科技等某个具体专业的经历,但在继续称心好奇心的同时我积存了还算丰盛的知识和技能,也有幸做了很多相关的工作。
我始终认为,内容创作没有所谓的专业门槛,假如真的有,它应该是一个人是否始终情愿对世界好奇,是否始终情愿继续学习,与此同时,他是否情愿把自己的所感所获分享出来,为他人发明价值。这是内容创作的真正门槛: 意愿的门槛。
感谢你看到这里,一起共勉。
/ 更多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