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资讯詹姆斯·卡梅隆及《阿凡达2》,第五次挽救中国电影

詹姆斯·卡梅隆及《阿凡达2》,第五次挽救中国电影

misa2 03-06 4次浏览 1条评论

本文作者:肖博娜娜

我们熟悉的那个中国电影市场,应该从1994年引进大片制度确立而开始。

在这将近30年的时间里,电影市场一步踏进快车道,最终成为全球银幕第一、票房第二、产量第三的电影大国。如今,中国电影再次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卡梅隆再次站了出来,第五次挽救中国电影。

或许很多看众不知道,1944年至今,卡梅隆的作品串联起来,曾经连续19年霸榜票房冠军,占据了中国电影市场化以来2/3的时间,这样的成果无出其右。

我们把时间拉回到1994年。

彼时的整个中国电影产业,从制造到发行再到放映,已经落进了冰点。每年看影人次已经从1979年的293亿下降到了1994年的3亿,很多人印象中 《少林寺》万人空巷的盛况早已不复存在,许多城市的电影院为了生存不得不摇身一变成了台球厅和家具城。

展开全文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电影深受苏联电影模式影响,鲜明地强调意识形态与宣扬教诲的功能。电影生产几乎都是国营电影制片厂模式,各地都有各自的制片厂。电影放映方面,从省会到乡镇,都有国营电影院与民间流动放映体系。残存在80后小镇青年印象里的,可能是镇上或者县城的“电影院”,以及后来这些电影院的破败。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电视普及、碟片时髦以及传统传统的国营电影模式衰落,在90年代终于迎来了不得不改革的状态。引进好莱坞大片,被官方提上了日程。

1994年11月12日,第一部进进中国的好莱坞大片 《亡命天边》开始在中国的六大城市57家电影院上映,看众人次达139万,票房收进1127万元。自此,好莱坞进口大片在中国内地市场打响了第一枪。

随着这部影片的上映,争议声也随之而来:引进大片是否会毁灭国产电影、算不算引狼进室。有人欢唤雀跃、有人痛心疾首。然而这一切的争议,在第二年得到了解答。

1995年, 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好莱坞大片 《真实的谎言》在内地上映,彻底点燃了全国看众的看影热情。影片在高投资高技术的支持下,显现出与人们以往在录像厅里看看的香港制造的同类影片完全不同的奢华面目,大银幕的魅力让流失的看众再次走进影院。

战斗机和真实轰炸大桥的场景,给当时的看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听冲击。最终该片在内地拿下了1.03亿元的票房。从《真实的谎言》开始,到《泰坦尼克号》3.2亿,再到《阿凡达》超过13亿元的票房笔录,卡梅隆在中国电影票房榜霸榜长达19年。

《真实的谎言》,卡梅隆第一次挽救了中国电影市场。

这部影片之后,众多国产影片在制造、宣扬发行上开始了市场化尝试。就在1995年人们为进口大片是否将把国产电影逼进绝境而担忧时,一个奇异的现象出现了。那一年,四部国产电影 《红粉》、红樱桃》、《阳光绚烂的日子》、《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按照引进大片的票房分帐形式发行,结果出人意料地取得了多年不遇的票房佳绩,与引进大片一起进进票房排行榜前十名。 姜文导演的处女作《阳光绚烂的日子》不 近让夏雨成为最年轻的威尼斯影帝,也让这部影片以5000万的票房成果问鼎当年国产片票房冠军。

1995年的我,还没上小学,对我而言电影都很陌生,谁能想到十几年后电影竟然会成为我的一项事业。

随后两年,好莱坞大片虽然继续引进,但对市场的刺激作用似乎没那么明显。《真实的谎言》之后,看众的口味已经变得很刁钻。在这样的节点,卡神再次出手,《泰坦尼克号》横空出世。

1998年,好莱坞大片在内地市场显露颓势,此时适逢历史上“泰坦尼克号”沉没纪念日之际,耗资2.5亿美元的奢华巨片《泰坦尼克号》在横扫北美、欧洲、东南亚后又席卷了中国影坛。这部影响了一代人的商业大片,在今后的十几年间,一直都是引进大片无可逾越的高峰。影片最终获得了3.2亿元的内地票房,要知道那一年内地全年总票房才14.4亿元,《泰坦尼克号》一部就占了1/5。

在中国,《泰坦尼克号》已经不再是一部电影那么简单。1998年3月,中影举行看片会,各地影院经理到场。片子194分钟,中途竟然没有一个人离场。看完后,经理们排队上厕所,纷纷发表感言,说这是近年来看过的最爽的洋片。大家对高票房的期待,瞬间有了底气。

更有底气的事,还在后面。当年3月9号,我们刚刚往世的江主席,突然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不要以为资本主义就没有思想交流的东西。最近要上演一部喊《铁达尼号》(注:即《泰坦尼克号》)的电影,过往喊《冰海沉船》,花了两亿五拍的这部电影,现在收进已经十亿,这也是风险投资啊。这部片子把金钱与爱情的关系,贫与富的关系,在危难当中每一种人的表现描绘得淋漓尽致。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在上海看了不少好莱坞的片子,好的片子有《乱世佳人》《一曲难忘》《魂断蓝桥》。这次我请政治局的同志也往看一看,不是说我们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切不可以为我们才会做思想工作。”

后来,各大报纸连篇累牍地登出介绍与评论影片的文章,电视台大播特播影片拍摄花絮、明星介绍,而影片中的主题曲则从电台一直唱到了大街小巷的商场发廊,如此强大的宣扬攻势使得《泰坦尼号》已经不仅仅是一部电影了,简直成了中国社会的一个大事件。 “小李子”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从此成为在中国最知名的好莱坞男星,没有之一。

卡梅隆第二次挽救的,不再仅仅是电影票房(尽管这一笔录直到11年后才被《变形金刚2》超越),这部电影像是一个引子,把人们禁锢的思想解放了出来。不只是大陆市场,那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卡神手捧奥斯卡小金人,高喊出电影里Jack说出的台词:I'm the king of the world。

那个时候的电影,真令人想念。即便当年我没有在电影院看过任何一部,但这些电影在我心里留下的印记,一直到现在都值得回味。

《泰坦尼克号》上映后的十余年,中国电影市场发生了一系列巨变,引进大片在类型和题材上也更加多元。

国产影片上, 张艺谋的《英雄》开启了国产大片新时代。这部2002年上映的影片,以2.48亿元的票房成果,拿下当年华语电影票房冠军。更重要的是,大陆电影开始征战全球市场,最终1.77亿全球票房的成果,让国产电影从业者看到了期看。

和《英雄》等影片一起发展起来的,是民营的电影制片公司。随着90年代电影市场的逐步打开,民营制片公司迎来了新的机遇。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博纳影业……随后几年影响电影市场的民营公司,在这一过程中迅速崛起。

引进片方面,更多元的题材开始和看众见面。《黑客帝国》、《哈利波特》、《碟中谍》、《蜘蛛侠》、《变形金刚》、《加勒比海盗》……这些优异的IP在新世纪的头十年频繁与看众见面,并继续影响后面一代人。

真正的大招,还是要等卡神的到来。

时间来到了2010年初,《阿凡达》的上映,带来了3D和IMAX巨幕,让看众领略了大银幕与其他任何媒介形式都无法比拟的沉浸体验。那一年中国电影市场还没有真正的春节档概念,这部电影一直从农历年前上到了年后。身边很多经历过当时盛况的人回忆,那时候还没有票务平台,都要往现场排队。这部电影让票贩子赚得盆满钵满,一张票价200都供不应求。

最终,3700多万大陆看众在影院看看了这部影片,超13亿的票房成果,再次刷新了市场对中国电影潜力的认知,那时候国产影片最高都不过4亿。彼时中国银幕数量只有5000块,IMAX银幕一共只有22块,其中只有11块投进商用。

《阿凡达》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影响非常深远,作为一部距离我们最近的电影工业革命作品,阿凡达在各个方面都深刻影响了后来的电影市场。

在创作上,《阿凡达》带动了3D与巨幕创作的热潮,中国电影人开始了3D电影创作,特效大片再次成为吸引看众进场的必要条件。那时候,很多影院还只有胶片放映机,而《阿凡达》的3D格式无法用传统的胶片放映机放映,从另一方面,《阿凡达》对于推动数字影院革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放映环节,《阿凡达》的出现带动了中国这个基建狂魔在影院上的突飞猛进。3D影厅、IMAX影厅飞速发展,十几年间我们成为了全球银幕数第一的市场。同时众多国产特效影厅也不断涌现,中国巨幕、CINITY等影厅相继加进市场竞争。

在《阿凡达》上映的2010年,中国电影全年票房正式迈进了100亿的新台阶。全国城市影院达到101.72亿元,在2009年62.06亿元、增幅42.96%的强势基础上,同比增幅达到63.9%。

超高速的增幅,让“电影圈”被资本关注,逐渐成了一个行业,甚至一个产业。此后几年,煤老板、地产商、金融大鳄、互联网新秀,频繁造访电影行业,裹挟着金钱与商业模式,推动着这个行业朝着新的方向发展。

《阿凡达》之后,电影的市场化运作越来越清楚,市场竞争也越来越足够。宣发逐渐成为主流,2010年底上映的 《让子弹飞》,一口气把国产电影带到了7亿元的新高,1.1亿投资的影片,宣发就花了5000万。第二年2011年《失恋33天》的上映、春节档等档期开始形成。电影已经从一个小圈子,变成产业化运作。

那一年,我记得央六的晚会上,中国电影突破100亿成了一个标志性事件被反复提及。也是因为《阿凡达》,我开始考虑将电影作为我的一项工作。不管是《阿凡达》还是最终决定进进电影行业的《让子弹飞》,都是2010年上映的,但遗憾的是,这两部我当年都没在电影院看看。或许这种遗憾和很多人一样,以至于当年《泰坦尼克号》上映十多年过往后, 3D重置版还能在大陆收成近10亿元票房。

《阿凡达》的浩大成功,让国内电影创作者格外眼红,但3D制造能力在短时间内并没有跟上。

那时候的国产电影,还在《英雄》式的大片模式上。大导演、大演员以及历史题材,产生了一大批看似很热闹但并不喊好的作品。 陈凯歌的《无极》、冯小刚的《夜宴》纷纷折戟。这一时期香港导演也开始北上,对于这些创作者而言,历史题材让他们头疼, 陈可辛拍摄的《投名状》并未获得票房上的成功。电影市场还在谨慎探索,看众却已经显露疲态。

或许卡梅隆都没想到,《泰坦尼克号3D》的上映,能在国内获得如此高的票房成就。重映票房9.46亿,一部分是看众弥补当年没有在影院看看的遗憾,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对3D内容的强烈需求。2012年,当国人还沉浸在3D电影带来的震动时,市场上的产能却很难跟上。《泰坦尼克号3D》的出现,给很多后期转制3D的项目指出了一条新的方向。

《阿凡达》之后,各种解决方案快速爆发,新建影院开始使用被动式3D眼镜,而传统影院做的则是主动式3D眼镜。在制造方面,想要3D效果不仅需要双机位拍摄,还要在置景美术等方面考虑景深对比,这对电影创作的全环节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当时的电影市场,短期内拍出优异的3D电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泰坦尼克号3D》通过后期转制3D的方式,将已经制造好的3D电影转换成3D格式,称心看众对于此类特效影片的需求。那个时期,3D影片要比普通2D影片贵上5-15元,相较于几百万的转制成本,这给转型期的中国电影提供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在那个看众对3D需求旺盛,产能却很难跟上的时期,《泰坦尼克号3D》带来了新的解决构思,但也带来了不少影片为了中国市场专门做3D转制的问题。2012年上映的 《画皮2》创下了内地票房新纪录,但却因为3D格式单发、票价高企引发了不小的争议,这部影片就是后期转制。

转制3D影片,一直到2019年疫情前夕,都一直存在于电影市场。2016年上映的 《谍影重重5》,因为3D格式引发了浩大争议,从《阿凡达》开始,看众被3D奇看带进影院,但随着看众看影数量提升,看影习惯养成,对奇看的需求逐渐回回到了影片内容的欣赏。疫情之后,2D影片再度成为主流。但这个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影院关停、看众流失,当奇看也不能让看众回流的时候, 市场亟待卡梅隆第五次来给出新的方案。

电影作为一项诞生超过百年的艺术,相较于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形式非常年轻。作为一种媒介形式,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却要面临着新型媒介形式的挑战。

90年代电视的冲击对电影市场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如今媒介大爆发,看众获取内容的渠道越来越多,加上游戏的快速发展,往电影院看电影,变成了一种古典且危急的消费形式。

尽管中国电影票房在2018年达到了600亿,但在2017年开始,看影人次就开始出现了下降。即便没有疫情,中国电影票房的天花板也会很快显现。短视频、游戏、以及新的VR、AR出现,都将会瓜分电影本来就不大的市场份额。电影的看影群体平均年龄也在不断走高,电影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正在减弱,元宇宙概念的加速到来,可能让年轻人相约往电影院,变成一件很难的事情。

将近30年的时代变迁,电影虽然还有活力,但看众期待得更多、市场对卡梅隆的期待也更高了。

《阿凡达2》能带来什么新的视觉技术吗?目前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太多硬件上的突破,影院放映的最高版本是3D、4K、48帧,与我们期待的裸眼3D可能相往甚远。

《阿凡达2》能带来新的电影摄制技术吗?似乎这次主打的水下3D,在很多年前徐克导演的《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已经用过,但我还是会很期待。在影片上映之后或许有更多解答,动作捕捉、虚拟制片这些概念在行业里已经不再新奇,新的技术期待等上映后的进一步解答。

《阿凡达2》能带来新的交互吗?对于很多Z世代看众而言,坐在电影院里看看电影,不能自己操作,不能刷弹幕,谈天屏摄可能还会被老影迷指责,那这种体验真的会很古典。但在目前的影院空间,这部电影似乎没方法在剧情交互上带来太大创新。

在我看来,《阿凡达2》的IP,短期内足够吸引很多看众走进影院,提振当下疲软的电影行业。对于卡梅隆,我对这部影片的期待或许更高,不管是技术还是内容创新,对于未来十年的电影市场,都有非常深刻的意义。《阿凡达2》应该带领看众,往探索电影的更多可能性,让看众陆续留在电影院。

期看《阿凡达2》之后,疫情退、百废兴、杰作频出、电影行业以600以为起点,往冲击更高的天花板。

投稿、协作、加进读者群

我们在百家号、头条号、搜狐、知乎、简书亦有进驻,敬请关注。

我们的作者来自山川河海,因对电影共同的热爱而聚在一起,在业余时间坚持原创写作,坚持天天更新。期看你喜欢我们的文字,喜欢我们分享的一切。

加勒比海盗游戏
周周有戏睇|中心芭蕾舞团芭蕾舞剧《红楼梦》邀你进“梦” 谁挈垮了迪士尼帝国?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
匿名用户
加勒比海盗游戏带来了丰富多变的航海冒险体验,特色剧情、众多关卡及爽快操作引人入胜,值得一试的经典之作!
匿名用户2024-08-09 08:56:0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