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资讯专访雷锋战友梁友德:“雷锋事迹是我播出往的”

专访雷锋战友梁友德:“雷锋事迹是我播出往的”

misa2 03-06 3次浏览 0条评论

“雷锋事迹需要有人不断传讲,雷锋精神需要赓续传承。”雷锋生前的战友梁友德对记者这样说道。2023年3月5日正值第60个雷锋纪念日,同时也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记者特殊专访了雷锋的战友梁友德老先生。作为战友,同时也是雷锋纪念馆第一批解说员,60年来,他把雷锋的照片、讲稿录进U盘,制成CD随身携带,走到哪里,就宣扬到哪里。在他口中,我们也得以了解到了一个更加生动、立体的雷锋形象。

01“雷锋事迹是我播出往的”

梁友德出生于1942年10月,是青岛市即墨区蓝村人。1961年,他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到沈阳参军。彼时,雷锋已是全军典型,是“毛主席的好战士”,得知自己与雷锋同在一团,梁友德十分激动。“我是雷锋同志接过的兵,第一次见到他,我毕恭毕敬地说:‘雷锋同志您好,您是我们学习的表率!’没想到他特殊谦逊地对我说:‘咱们相互学习,不要这么客气。’”

新兵练习期间,正赶上雷锋参与抚顺市第四届人大会议回来传达会议精神,梁友德有幸成为整个新兵连的代表参与报告会。会场上,只见一位个子不高,但长得很精神的小伙子出现在门口。在他的印象中,雷锋性格开朗,积极向上,哪怕受到无数人的谢意和颂扬依然谦逊有礼。新兵练习结束之后,梁友德被分配到原沈阳军区工程兵十团(现在的雷锋团)政治处当广播员兼放映员,当时原沈阳军区政治部下发了一套幻灯片:《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要求在放电影之前播放。平时广播的播报内容也基本都是关于雷锋的事迹,因此,由于工作的关系,梁友德成为了最了解雷锋事迹的人。

梁友德正在播报雷锋事迹

天天早上,雷锋总是比别人提前半小时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独自打扫营房四面的环境卫生、清扫厕所,然后给全班战士打来洗脸水。做完这些事后天还未亮,他便会静静来到练习场跑步磨练再进行投弹练习。业余时间里,雷锋还特殊喜欢读书,不论何时身上总是带着几本书,一得空就会仔细研读。而且他不光自己读,还主动给大伙读。“雷锋成为班长后,规定每周一、三、五的晚上大家共同学习毛主席的著作。有的战士会喊苦喊累,说平时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读书,但雷锋认为重点不在于忙不忙,而在于你愿不情愿学。”雷锋在日记中曾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木板上原本一个洞眼也没有,为什么钉子可以钉进往?就是靠硬挤压进往的,所以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该有钉钉子的精神。

展开全文

播雷锋事迹自己先被激动

当时,雷锋在部队每个月有6元钱的津贴,除了花费5角钱购买肥皂、牙膏和牙刷,余下的5.5元都存在储蓄所,必要时取出来扶助困难战友和孤寡老人。一次,部队驻地抚顺市看花区召开生产动员会,雷锋将在工厂和部队攒的100元钱捐了出往,之后在辽阳人民遭受水灾时又捐了100元。但雷锋对自己却很小气,在他的床下,放着一个用破木板制成的约50厘米见方的“节约箱”,里面装着一些普通捡拾来的废牙膏皮、废螺丝钉及一些破铜废铁等,攒得多了他就拿到废品站往卖,换来的零钱就买回一些书籍给大家学习。后来,人们在瞻仰他的遗物时,看见了他补丁摞补丁的袜子和衬衫,被激动得久久不愿离往……

用梁友德的话来说,“雷锋做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是一些小事,但正因为他能坚持不懈地做这些布满善意的小事,才更彰显了他身上伟大的共产主义情怀。”

02“雷锋往世,近10万人相送”

1962年8月15日,原本梁友德和战友们正在抚顺市的一座山上执行任务,突然听说了雷锋牺牲的消息,大家感到悲痛万分。后来,从其他战友口中得知,当天中午,雷锋因汽车碰倒木杆砸到头部,被战友们送往医院夺救2小时后,因颅骨损伤,导致脑机能阻碍,最终停止了唤吸,时年22岁。当时,正值酷暑,团里的战友们纷纷买来冰砖将雷锋的尸体围了起来,连队干部们轮流护灵,都期看能多一天留住他安详的遗容。2天后,近10万人从部队驻地护送着雷锋的灵柩向抚顺市烈士陵园走往。在长达4公里的路上,那悲恸感人的场面令梁友德至今难忘。

梁友德拍摄于雷锋纪念馆前

当年9月,团里决定在抚顺市筹建雷锋烈士事迹展览室,梁友德被调进筹备组,主要负责给展板糊纸、刷色,待晾干后再依据要求为每幅照片写明注释。经过1个多月的紧张工作,雷锋烈士事迹展览室于10月中旬正式开放招待看众,天天参看的群众川流不息,梁友德更是从早说到晚,嗓子沙哑了,腰也累酸了,但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心:把雷锋事迹宣扬好。1963年初,由于大部队预备回到营口,展览室也需暂撤,为了让抚顺市民能够陆续学习雷锋精神,了解雷锋的事迹,梁友德和战友们仅用一周时间就扶助当地复制了一个同等规模、相同文字资料照片的纪念馆,并代培解说员;任务完成后,梁友德和他的战友们离开抚顺回到营口部队营地,陆续展览报告雷锋的先进事迹。

梁友德(右)在雷锋烈士事迹展览室为群众解说

1964年11月,梁友德随接兵小组往四川接兵,主要负责展出雷锋同志生前图片、领䄂题词,以及向广大人民群众作雷锋事迹报告。11月18日,接兵小组到达绵阳盐亭县后,梁友德不顾旅途的疲惫,次日便开始为群众和青年学生作雷锋事迹报告。有时,他一天要进行3场报告,每场报告时间近2个小时,几天下来口干舌燥,喉咙又肿又哑,只能泡杯胖大海,噙粒润喉片陆续讲。后来,他又背着行李步行近5个小时、60多里地到大坪区的学校作报告。抵达后,只见校门前长达百米的大道上,由脚踏风琴、二胡、笛子组成的乐队奏乐,学生们列队夹道欢迎。这次接兵历时22天,共作报告20余场。

1965年8月,梁友德又往广西接兵,正值炎热的夏季,有时他会醒的很早,因为不情愿麻烦招待所的同志早起为他一个人做饭,就静静出门买几只香蕉充饥。待到9月中旬结束了广西天等和崇左2县的接兵任务,梁友德已先后给县机关、学校、工厂、村民作报告19场。

03 “学雷锋,不是照移雷锋”

从1969年转业到省农垦总局,到2002年退休,再到被省农垦总局聘任为关怀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梁友德不知被多少单位请往宣讲雷锋事迹和雷锋精神,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以讲促学、以学促用,不断从雷锋精神中吸取营养和力量,融进自己的一言一行。“为了不辜负‘雷锋战友’这个头衔,我不仅宣扬雷锋,也坚持学雷锋。比如袜子破了就随手补一补,并不是买不起,只是觉得就这么扔了有些浪费。”同事病了,他孤身一人连夜赶了6里路为病号取药;他往北大荒文工团任副团长时,因为俭省,养成了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的习惯,还被人送外号“关灯团长”。

有一次,梁友德到佳木斯作报告,在当地一家单位看到专门收留孤寡退休职工的院落,由于缺少照管,老人们的被褥已经很脏了。于是,周日他便带着3个女儿,拿上洗衣粉、搓衣板、洗衣盆,为大家清洗被褥。不仅老人深受激动,更从小培植了孩子们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品行。

梁友德给驻哈某部战士讲雷锋的故事

2018年,思乡心切的梁友德抉择“落叶回根”回到青岛,后来作为青岛市雷锋精神研究会的名誉会长,他经常进进中小学宣讲。看着台下那一双双纯真渴慕的眼睛、一个个专注致志的身影,他总是会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激动。“现在的孩子没有亲身感受过当年学雷锋的环境,光讲学雷锋做好事还不够,要讲雷锋的身世,讲为什么新中国出了个雷锋,要让孩子们理解雷锋对党、对社会主义的情感。”

有时,在与孩子们互动的过程中他发现,随着家庭生活不断改良,一些孩子产生了攀比食穿,追求享受,懒于学习的苗头。老人家就把雷锋小时候食猪狗食、披麻袋片的苦难童年,和雷锋参军后一双袜子缝缝补补好几年,把发下来的新军装上交国家,自己仍然穿旧军装的故事连贯起来讲给孩子们听,教诲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我知道现在人们的物质条件都得到了很大的丰盛,所以我们在讨论学雷锋的时候,不是要照移学习他的行为,而是要领略其中的精神。”

梁友德在青进行雷锋精神宣讲

这些年来,梁友德所作的关于雷锋的报告会有400多场,受众达30多万人,即便很多素材早已熟记于心,他依然会在每次演讲前仔细核对史实,为此工工整整地写下过几十本笔记。除此之外,他还被多家中小学聘为学雷锋校外辅导员,被邀请到少管所、戒毒所等单位,为一些特殊对象授课,用雷锋精神往教诲和挽救一时失足迷途的青少年。

摘访结束时,梁友德深情地说:“雷锋事迹需要有人不断传讲,雷锋精神需要赓续传承。青年一代学雷锋,最首要的就是学习雷锋热爱党、热爱国家的精神。其次才是勤勤恳恳地工作,多做扶助他人的好事。”当人们把弘扬雷锋精神融进日常、化作经常,信赖雷锋精神在新时代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线。

记者丨王林曦

编辑丨戴瑞函 审核丨张 宇

统筹丨韩 俏 监制丨崔影欣

战地2补丁
长沙热心大姐将鞋盒改成公益存钱箱:不能靠近你,用爱温热你 雷锋好友张建文追忆:雷锋两次改名,每次都代表他人生的新阶段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