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纸贵——跟随《长安十二时辰》了解大唐的纸与书
以下文字可能有穿凿附会,过分解读之嫌,请诸君权做笑谈,莫要斟酌。
时隔三年,《长安十二时辰2》立项开拍,笔者遂翻出第一部鸳梦重温。当年看感不错,虽然也有些许遗憾,但不阻碍本剧是近年来少有的尽量还原大唐风貌的诚心之作。二刷依旧常看常新,从本篇开始开启一个新的系列,选几个有意思的点聊聊,温故而知新。
本篇说说大唐的印书业
有人说《十二》里出现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二,即徐斌研发的竹纸造纸术,与萧规改良的石脂黑火药(何故技术进取都靠恐惧组织……)。当然这是剧集为了丰容作品,在大历史背景下虚拟的人物与事件,且两种技术也都是在已有基础上改良而非原发。但实际上,四大发明之中的最晚一项——雕版印刷术,确实是在唐代萌生并发展壮大的。至此,加上战国出现的指南针,中国古代科技发明最重要的四项悉数登场,并在此后的千百年光耀人类文明史。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到:“我以为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中,没有比纸和印刷的发展更重要的了。”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使书籍生产成本大幅降低,知识和信息不再为极少数人及地区垄断,文化与科技得以迅速而广泛地传播,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全面进取。可以说,唐人对世界进取居功至伟。而这与其强大的综合国力,宽松的制度环境,甚至宽容的宗教、文化氛围不无关系。
展开全文
历史背景
隋唐为中国历史上最繁盛时期之一。政局稳定,经济发达,国力强大。与世界各国交流频繁。统治者无论内外,推行兼容并蓄的文化政策。科举制度确立并逐步完美,教诲得到普及。政府注重收集图书,社会躲书增长迅速。思想文化空前繁华,文学、艺术、科技均取得浩大成就,学术著作频出。佛教盛行,宣扬品需求增大,印刷术在民间出现,用于印经,后在各国遣唐使求馈典籍中初步发展。
李唐皇室对图书搜集十分重视。高祖下令在民间重金募书,增楷书令缮写。仅数年间,群书略备。太宗时,令狐德棻奉旨征书,大学士校订整理,官书大增。玄宗令"公卿士庶之家所有异书官借缮写",躲于东都乾元殿。据《古今书录》记,彼时国家躲书已达3060部,51853卷。东西两都聚书按四部,列经、史、子、集四库收躲。且每部都抄写正副二份,以各色轴、带、帙、笺区分检索。
安史之乱后,虽几经战乱,书籍散失,但政府仍注重收集,官书陆续积存。同时私人躲书日益增多,已出现万卷之家。《十二》中的靖安司丞也是四次拜相的李泌,就是躲书大家。其书院“端居室”,又称明道山房,为肃总于衡山烟霞峰兜率寺赐建,躲书逾三万卷。韩愈有诗赞曰:“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唐代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均取得重大成就,各学科领域都大发展。唐人完成魏晋南北朝及隋代史书。如杜佑《通典》、刘知几《史通》等。文学发展亦盛况空前,尤以近体诗和古文影响深远。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闻名诗人辈出。唐传奇开后世笔记小说端始。《戊寅历》《麟德历》《大衍历》三部历法问世。孙思邈《急备金要方》、药典《本草》问世。此外,为适应科举取仕,类书和字书也层出不穷。如《初学记》《北堂书抄》《艺文类聚》《群书治要》等。
唐 莫高窟躲经洞《敦煌写经》,现存于敦煌市档案局
前篇提到过,佛教自汉代传进中国,经数百年的发展,至唐代宗派林立,极为盛行。大唐宗教政策开放,统治阶级笃信佛教,派玄奘西游求法,取回大小乘经律论252夹,657部。政府主持译经75部,1335卷,并组织人力大量抄写,广泛传布。玄宗时,智升撰《开元释教录》,编进躲经有自汉魏以来1076部、5048卷之多。而民间信众抄经更为繁巨。
另外,唐代与外界保持十分亲昵的联系。各国留学生或求法僧们,来此学习经史、仪制、文选、书法、天文、算学等大唐文化,回国时亦带走大量汉书文献,以兴本国学业。儒家学说在东方诸国,如日本、高句丽、百济、新罗等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十二》中即提到日本遣唐使在返乡时会带走玄宗御赐的《大衍历》。
综上,无论经济文化,还是宗教外交,都急需大量书籍给予。而传统的人力手抄方式,既贵又慢,显然不能适应需求。社会急迫需要一种更高效便宜的书籍生产方式,而印刷术就在民间应运而生了。
纸与墨
自汉代发明,纸已取代简帛成为主要书写素材。唐代为造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原料不断扩展,技术不断改良。据《唐书》载:有常州、越州、婺州、宣州等11邑为贡纸主要地区。甚至沙州(敦煌)等边地亦都产纸。原料已由麻,发展到楮皮、桑皮、檀、阳香、木芙蓉和竹。各地因用料及制法不同而多有特产,且出现混合纸。宋人苏易简《纸谱》中描述:“蜀人以麻,闽人以嫩竹,北人以桑皮,剡溪以藤,海人以苔,浙人以麦面稻秆,吴人以茧,楚人以楮为纸”。
其中,藤纸至唐代达到全盛期,产地不只限于浙江。《唐六典》及唐人李肇《翰林志》均载唐代朝廷、官府文书用青、白、黄色藤纸,各有用途。《全唐诗》收顾况《剡纸歌》诗云:“剡溪剡纸生剡藤,喷水捣后为蕉叶”。由于当时只顾滥砍,而不注重培植,造成剡溪一带数百里内藤被斩尽。唐人舒元舆《悲剡溪古藤文》即有悲叹“以此恐后之日不复有藤生于剡矣”。藤纸从唐代以后便走下坡路。
《十二》中,徐斌即在自筹的造纸作坊里,对李泌发出剡溪藤尽,无纸可用的唤号!并引申出户籍废弛,最后导致均田制、租庸调制乃至军制崩坏,帝国瓦解的论调。(徐主事,没藤纸还有皮纸啊,管窥蠡测了属于是)所以他散尽家财地悉心研发出了平替——竹纸。
清 周开泰《新诗造纸书画谱》片段 通过24帧绘画及释文从蔡侯宅第开始,笔录竹纸工艺全过程。释文部分引用了许多名人诗文,如李商隐、谢庄、张伯玉等,包括澄心堂的纸句。
东汉蔡伦改良形成了一套造纸工艺流程,大致可回纳为选料、打浆、抄造和干燥四步。后世造纸术的发展主要在原料拓展和化学添加剂方面的改良,如加进矾、胶、涂粉、洒金、染色等,为生产各种各样的工艺用纸奠定了技术基础。
《十二》中,徐斌的造纸小作坊也有展示制造竹纸的全流程,包括但不限于煮浸泡竹料、打浆搅拌、起筛抄造及上墙干燥等步骤。这是剧集的原创内容,一边用具体事例来塑造徐斌实心任事的理工男形象,一边用造纸可大宗接触竹料这一伏笔埋下元凶线索,究竟麒麟臂也需要大量加工竹筒竹片。
《新唐书》载,广东罗州多栈香树,身如柜柳,其皮可造纸。明人宋应星《天工开物》载,四川人用芙蓉皮为原料,将花汁掺进纸浆,造出粉红色诗笺。女诗人薛涛以其与白居易、杜牧、刘禹锡等人唱和,得名薛涛笺并传世。唐纸中还有一种加蜡处理的硬黄纸,最为名贵。此纸呈黄色,表面光滑半透明,触之清脆,质地硬密、防蛀抗水,凡庄重场合书写所用。
如敦煌石室唐人写经道经《无上秘要》、佛经《妙法莲华经》以及辽宁省博物馆躲传世的《万岁通天帖》唐摹本等。有时还用于临摹汉晋法帖或装背书卷。这种蜡质涂布纸在欧洲直到17世纪才出现,晚于中国近千年。
唐 《万岁通天帖》局部
为适应写字绘画的不同需要,唐纸分生熟两种。生纸即直接从纸槽抄出烘干,而熟纸则再精加工过。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勿以熟纸背,必皱起,宜用白滑漫薄大幅生纸。”宋人邵博《闻见后录》:“唐人有熟纸、有生纸。熟纸所谓妍妙辉光者,其法不一。生纸非有丧事故不用。”即工笔设色画及写小字时,一般用熟纸,而水墨画及大字书法宜用生纸。唐纸幅面横长已接近一米,纸本绘画则猛增。《五牛图》即为唐人韩滉所作纸本设色的传世名画,也是现存最早的纸本绘画。
唐 韩滉《五牛图》局部
除书画外,唐人亦用纸替代其他素材制造日用品,如灯笼与窗裱,涂油防水,可取代绢料。至于纸衣、纸帽、纸被、纸帐、纸甲、纸花、剪纸及包装纸等都可取代过往用的纺织品。唐代金融业出现的“飞钱”是纸币的雏形。至此,中国正式进进纸时代。造纸术随着外国来使及商人,传进东西方。日本现在还称工艺考究的高级书画用纸为唐纸(karakami)。
《十二》中长安上元灯会时街头巷尾的灯笼灯架,就是大量使用各种纸张所制,在第一集开头即有灯笼燃着落地,长安危机四伏的不详隐喻。
先秦时期,我国就发明了书写用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就曾出土一块圆柱形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韦诞的制墨方法是用细且清纯的烟灰,经捣杵及筛滤,除往一切附着的杂质,调制而成。有趣的是,此合墨法还用麝香合之,足见以香进墨之法古而有之。
《十二》中徐斌查验苏记车行的关单,发现其墨味有香气,遂推断关单被靖安司内奸掉包。因为城门吏用不起如此昂贵的写墨。但徐斌称其为徽州黄松墨,却并不正确。徽墨创始人奚超、奚廷珪父子在晚唐南渡至歙县定居。北宋改歙为徽,才称其为徽墨。唐代不会这么喊。
唐代,制墨业竞争日趋猛烈。雕版印刷用墨通常用松木烧成烟苔加进动植物胶练制而成。宋应星《天工开物》记曰:“凡松树流往香,木根凿一小孔,炷灯缓炙,则通身膏液就热倾流而出也。”普通的书籍印刷,为降低成本,多用烟苔颗粒最粗、质量最次的“粗烟”作为原料。
《十二》中,徐斌称石脂(油)之所以能以墨料报关进市,也是因其在延州作为制墨的原素材。但其实唐人并未以石脂制墨之先例。最早提到此制墨法的是北宋科学家沈括,其《梦溪笔谈》记曰:“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
书肆与抄书
秦汉以后,文化繁华,书籍需求增加,专门市场书肆出现。而职业抄书人也应运而生,称为“佣书”。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大发展,抄写经卷的人称为“经生”。隋唐后则称为“钞书”。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人力手抄是制书的唯一方式。抄书人具备一定文化水平,毛笔字写得好,受雇于政府、私人、书商、寺看等。据载:“张仪、苏秦二人共递剪发以相活,或佣力写书,行遇圣人之文,无以题记,则以墨画於掌内及股里,夜还更以竹写之”。
抄书人还具备编辑、校对、装帧设计等功能,对后世的版本、出版等学科具有悠久的影响。宋人陆游《钞书》诗曰:“书生习气重,见书喜欲狂。捣蘖潢剡藤,辛劳补散亡。且作短檠伴,未暇名山躲。故家借签帙,旧友饷朱黄。”
《十二》中靖安司里以主事徐斌为代表的吏员们所做之事,便是如此。一方面要整理回档各地各部的大量文档,一方面又要依据城防需要调阅检索信息,即李泌所谓“大案牍术”。天天的工作就是不断的看书,抄书。而这些人若不在政府,也可受雇于私人躲家或商用书肆,抄写经典赚取佣金。
唐代中期,雕版印刷问世,抄书人群体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此活动并未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彻底结束。早期印刷术尚不齐备,手抄书仍因其高效精致更受偏爱,特别那些校对精良、书法美丽的版本,价值不菲。假如是善本孤本,则更为昂贵。所以,直至清代仍有职业“钞书”。清人曹雪芹的《红楼梦》最初也以抄本流传。《十二》中徐斌阐明自己典卖祖屋职田、妻子给人帮厨的钱款流向,即为购买宝贵的(手抄)书籍。
雕版肇始
沈括在《活板》一书中指出:“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即印刷术在唐代官方主流社会,并没有得到全面妥善。早期版刻活动多于民间。刻印机构,为寺院和坊肆。唐初开始,社会各阶层研读佛典、探讨佛理蔚然成风。佛道寺院信众甚多,财力可看。有条件雇佣工匠,大量地进行经、像、咒的雕版印刷,宣扬教义。
唐人冯贽《云仙散录》载: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此为佛教徒使用印刷术最早文献记载。敦煌石室遗书中,即有一些雕版印刷品单页,每页分上下两截,上截供养佛像,下截发愿。还有些经卷虽为写本,却也是据印本抄录的。
吐鲁番发现的《妙法莲华经》,经考印于唐武周初或中期(695-699年),为现存最早卷本印刷品。现躲于日本书道博物馆。黄纸印刷,内用武皇制字。
敦煌千佛洞发现的《金刚经》,印于唐咸通九年(868年)。是存世最早的标有明确年代的雕版印刷品。现存于伦敦大英博物馆。卷子前有题为《祗树给孤独园》图画,卷末刻印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题字。
敦煌躲经洞出土的唐中和二年(882年)印本历书残片,镌“剑南西川成都府樊赏家历”字样与纪年;另一印本历书残片,竖镌“上都东市大刁家大印”字样。为现存最早雕版印本历书,两者均躲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雕版刻书遍及全国,如长安、洛阳两都及敦煌、江南一带甚为活跃。其中尤以成都地区最多。四川造纸事业发达,数量居全国之首,特产麻纸为贡品。唐代中后期,中原内乱,蜀地较为稳定且两度成为暂时首都,文化繁华,墨客荟聚。雕版印刷在此地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初期行业中心之一。
版刻内容除佛家经卷外,大部分为商业性质的民间坊刻。可考的就有"成都府樊赏家"、"龙池坊卞家"、"西川过家"、"京中李家"等。这些刻家同时也是书肆。即前店后厂,集出版、刻印、销售于一体,并兼卖书画作品。而书肆售卖的书籍品类也非常丰盛。销量最大的即各种诗集和唐人传奇小说,科举用的工具书也颇受欢迎,再有就是历书及各种阴阳杂记等类书了。
《十二》中守捉郎重要联络站火点就假刘记书肆之名,设于平康坊中。前篇提过,此处一为各节度使留后院汇聚之地,一为全国读书人考举之地。暗里接单卖凶,明里抄书卖书,简直一举多得。
书籍形式
汉代纸张发明后,逐渐取代竹简与帛书,成为新的书籍用材,而卷轴装也成为主流书籍装帧形式。发展至唐代,先后出现“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等一系列装帧形式。《十二》中,靖安司的档案房里,包括前朝竹简在内,以上几种类型的书籍装帧形式全部出现,且以卷轴与经折为主。(此处道具老师必须好评,没有大喇喇地把线状本摆李泌一书案)
自上至下分别为经折装、卷轴装、旋风装(友剧)、蝴蝶装
敬惜字纸
最后,提一下《十二》中徐斌为诈取嫌疑人通传陆三的口供,用惜字令来反驳其用字纸代替厕筹方便的托词。唐代是否真有官方的惜字令,笔者没有实据。但我国民间一直有敬惜字纸的传统。抄写经卷案牍时,须焚香沐浴;誊写过字的纸,不可随意踩踏、污秽;即便是弃之不用的字纸,也必须放到焚炉中燃尽并埋于字冢,不可随意处置。
清人《惜字新编》甚至列有“敬惜字纸富贵福寿之报”和“不敬惜字纸穷苦夭寿天诛之报”两项内容,以劝导世人。像陆三口中所说用作擦屁股,简直如同罪孽,即便官府不来打板子,文昌帝君也会降下“生刈指疮”之罚,决不可行(用报纸上厕所的各位,就问你怕不怕?!)。
本文为原创内容,转发请联系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