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武庙供奉18位名将,有12位是中国人,他们为何要这样设置?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认为世间英豪往世后,他们的英魂还留在人间,护佑着千家万代。出于对非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英豪的想念与敬仰,人们通常会设牌位,建庙宇来纪念他们。
武庙就是这样一个存在,武庙如其名,是以纪念历史上有大功绩的武将为主要功能的古代文化建筑。历史上的第一座武庙是唐玄宗在位时主张建立的,这座武庙以姜子牙为主祀,又供奉了十位有功绩的能臣良将,被人统称为“十哲”,这就是中国武庙文化的初始。
而在越南也有这样一座武庙,它不仅仿照中国武庙的建设格局与供奉方式,就连里面供奉的18位武将中也有12位都是来自中国的武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阮朝明命帝与中国文化
越南的武庙位于越南的顺化市,由19世纪越南阮朝明命帝下令建立,仿照了中国唐玄宗所设置的武庙,同样以姜太公姜子牙为主祀,张良为配享,从祀的十人与中国历代庙供奉名将不同,是为孙武、管仲、司马穰苴、韩信、诸葛亮、李靖、郭子仪、李晟、岳飞、徐达这十位名将。
作为越南的武庙,为什么在建立的最开始要供奉中国的武将呢?原来,这与当时越南的君主明命帝的政治思想有关。
越南阮朝的明命帝阮福晈出生于1791年,他在1820年即位,并开始了他长达21年的统治,而阮福晈的政治看念,是将越南作为清朝的属国,学习清朝的政策、制度与文化,努力向中华文化圈的中心靠拢。
展开全文
假如用一个词来形容阮福晈一生的政治倾向,那就是亲中远西。
阮福晈在位期间,曾多次改革,让国内的官僚制度尽量向清朝靠拢,学习清朝皇帝的治理方式。而他的文化看念也是尊崇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他曾经在国内妥善儒家文化与汉字,要求国民学习汉字,使用汉字,阅读汉文书,并对喃语进行打压。
晚年时,他还曾向中国的道光皇帝请求在越南境内颁发康熙字典,让越南民众更好的学习汉字。
而阮福晈对于西方列强就不是这样的态度了,阮福晈不仅在国内禁止天主教,还一直对西方国家十分疏远,即使他的父亲曾告诫过他要亲近西方列强,但阮福晈一直都只作敷衍的表面功夫。
如此推崇中国文化的阮福晈,后来还仿照中国儒学文化那样建立文庙与武庙,文庙里供奉的自然是孔孟这样的大家,而武庙亦是将中国的名将供奉在其中,也就是我们所提及的供奉了中国十二位名人的越南武庙。
越南武庙的发展
1835年,在越南国内进行文庙修建的同时,明命帝阮福晈下令建立越南的第一座武庙。
起初的武庙是仿造了唐玄宗时期建立的十哲武庙,也就是以姜太公姜子牙为主祀,张良为配享,白起、韩信、诸葛亮、卫国公李靖、李勣,张良、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这十大名将一起进庙接受供奉。
但彼时已经是19世纪,时代发展,唐玄宗时期建立的武庙后来也经过了各代帝王的修缮与改建,其中变动最大的就是武庙的供奉武将。
随着朝代的更迭,原本的“十哲”地位在人们心中慢慢有了变动。
比如白起,白起堪称秦始皇时期的武将,也是当之无谓的“战神”,可是后来却有人认为白起为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多次进行屠城战争,侵害了很多无辜百姓,十分残暴,不配在武庙里为人供奉。所以在宋朝时期,在宋太祖赵匡胤的命令下,白起的神位被移出了武庙。
还有人认为传统的“十哲”都是成百上千年前的武将,近代也有很多武将值得如武庙供奉,所以请求帝王扩建武庙广纳英豪,以安天下武将之心。
如此种种,中国的武庙发展到近代已经和传统的“十哲”武庙有所不同,后世的武庙容纳了更多的古代名将,到了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还曾经修缮武庙,那时武庙中已经有八十余位名将列册。
说回正题,越南的武庙情状也是如此,1835年建立的越南武庙,虽然是仿照唐玄宗时期的武庙,但是庙内供奉的武将也已经更换。除了主祀姜太公姜子牙和配享的张良,十哲已经有所更换,分别是孙武、管仲、司马穰苴、韩信、诸葛亮、李靖、郭子仪、李晟、岳飞、徐达十位大将。
而越南武庙虽然尊崇中国,但也不可能只设置中国的武将,在朝臣们提出要将越南古代名将也请进武庙时,明命帝阮福晈十分赞同并说道:“理国之要,文武不可偏废,武庙之设于理为宜……至如安南丁、黎、李、陈,一代有一代之佐戎筹将,略亦不乏人,况本朝开国、中兴,其间宣猷凉武之臣,功烈尊室炳彪,视占何让?”
于是后来阮朝又抉择了6位越南名将,也就是陈朝的陈国竣,黎朝的黎魁,阮朝的阮有进、阮有镒、尊室会、阮文张这六人。
假如现在往越南旅游的话,可以往越南的顺化市看一看这个武庙,或许有些人第一次往看的时候还会感到惊异,这18位名将中竟然有12人都是中国人,不过这也是中国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圈的核心,世界文明瞩目的一种体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