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前防长:朔尔茨反对与中国“脱钩”代表了德国主流意见
德国前国防部长、社会民主党前主席鲁道夫·沙尔平已到访中国约150次。新冠疫情期间,他也曾6次来华。国看智库近日在北京举办的《德国新联邦政府对华政策背景下的展看与行动机会》报告发布会暨座谈会上,鲁道夫·沙尔平表达,德中关系应该着眼两国社会各阶层和领域进行构建,要让德国普通人都能感知到中国的存在及其重要性。应对多重全球性危机不能离开中国,更不能站在反对中国的角度上往行动。
据德方统计,2022年中德贸易额达2979亿欧元,同比增长约21%。中国连续第七年成为德国最重要贸易伙伴。近一段时间,中德两国高层继续保持沟通。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往年11月成功访华,不久前的慕安会上,中德高层也进行了重要会面。
鲁道夫·沙尔平说,依据德国关于政策职权的规定,鉴于对华关系的重要性,必须由联邦总理来负责。在访华和慕安会期间,朔尔茨都很好地与中方互动,并明确表达与中国“脱钩”是绝对不会出现的。
“中国可以在未来的世界发扬更多作用。朔尔茨总理的言行与德国社会中相当一部分人的看念一致,为经济界和德国主要政治力量所认同。”鲁道夫·沙尔平表达,鉴于此,《德国新联邦政府对华政策背景下的展看与行动机会》报告明确提出,中德关系的构建不能仅局限在政治层面,应广泛地涉及社会各个阶层和领域,包括科学、艺术、体育等。
“德中两国经济贸易往来的数字令人食惊,特别是在疫情严重的2022年。但是德国普通人对这些数字不感兴致,他们关怀的是自己的生活。”鲁道夫·沙尔平提出,要设法让每个个体都能感知到中国的存在,以及中国的存在对自己的意义。
这位德国前防长指出,虽然德中两国之间有很多原则性差异,并将长期存在,但双方应该努力尝试描绘对方国家完全的形象,不能仅用这些差异代表对方。在构建对华关系时,德国政府总是尝试把构建德中关系的理念很好地融进其欧洲伙伴,促进他们的认同。
“假如把世界描绘成民主与专制(对立),其实有点宗教战争,不会带来任何好处。”鲁道夫·沙尔平引用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论断:德国并非需要“新的中国战术”,而是需要学会如何与和自己看念不符的国家打交道。“气候转变、粮食给予、生物多样性等世界性问题的解决,没有一个国家能独自完成。假如没有中国的协作,也根本不可能完成。假如站在反对中国的角度上往做这些事,就更不可能完成。”
关于如何看待欧洲和西方国家内部针对中国的不同声音,鲁道夫·沙尔平向中国学者表达,正如中国存在着多样性,欧洲的看点也是具有多样性的。在他看来,德国和欧洲的市场经济与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完全不同,而欧洲意义上的法治国家也与美国式的法治国家完全不同。
《德国新联邦政府对华政策背景下的展看与行动机会》报告是由国看智库和德国鲁道夫沙尔平战术咨询公司开展的联合研究项目,旨在分析德国新政府上台后中德关系的走向,并提出相应的计策意见,厘清德中关系发展的前景与潜力。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白波
流程编辑:U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