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刘忠范:建设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核壳型”芯片产业生态
3月7日晚,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心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接受北京商报等媒体连线摘访,围绕芯片产业“卡脖子”、科技创新人才培植等方面分享了意见。
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进口和消费国,我国半导体芯片产业面临着严酷的“卡脖子”难题。刘忠范认为,当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卡脖子”主要“卡”在三个维度:一是技术水平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要害设备、先进制造、核心技术、尖端工艺、专利准则等把握在美国、日本和欧洲大企业中,短时间内追赶和超越挑战浩大;二是产业布局不完美,尚未形成分工精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健全产业生态;三是高端人才和行业体会积存存在较大差距,国内高端师资、工程技术人才稀缺,国外一流人才引进困难。
刘忠范意见,培植芯片领域龙头企业,打造可继续发展的“核壳型”芯片产业生态,避免大炼钢铁式的“造芯运动”。解决芯片产业“卡脖子”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培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足够利用政策优势、用户优势、资本优势、人才优势,政府牵头推动核心技术、要害素材、要害工艺和要害装备的攻关工作,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效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芯片产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度极高的“硬科技”产业,国家应集中目的,打造领军型龙头企业,避免押宝式的投进和低水平无序竞争。应从政策层面推动建设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核壳型”芯片产业生态,扶持众多的“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形成芯片产业“壳”,构建抗冲击力强的、可继续发展型的全链条芯片产业生态。
刘忠范还意见设立“芯片产业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基金”,扩展“一招鲜”型的技术创新群体规模,推动芯片产业的精美化分工,打造枝繁叶茂的中国芯片产业树。
北京商报记者 张绪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