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韩国版《疯狂的石头》,我就不信不能把你给看爽了
说到网状叙事结构的电影,就不得不提盖·里奇的经典黑色之作:
《两杆大烟枪》。
在此类电影范畴里面,这片子已经成为了标杆。
几乎,后面所有类似的电影,都免不了要被拿来和本片相比较。
拍得不好的,会被人说是拙劣模拟;拍得好的,却也逃不脱本片的影子。
例如当年,宁浩的《疯狂的石头》,拍得好,也不免要被说成是对盖·里奇的优异致敬。
这种片子不好拍。
通常,此类片子会以一个物件/事件为中心,例如《两杆大烟枪》中的两把枪,《疯狂的石头》中的翡翠。
这个中心,就像一只蜘蛛。
通过这个中心(这只蜘蛛),故事再不断地往外面辐射,从而织成了一道网。
在这道网上,故事还要粘附形形色色的人物,例如《疯狂的石头》中就有黑心老板,保安科长,小偷,国际五星大盗等。
而每个人物的背后,还要有各自独立的故事,几个故事还得交织在一起。
所以,要拍得好,就考验导演是否能在这样复杂的线索中,即把故事讲清楚,又把结构整得复杂。
这样一来,这类片子又有另一个特征:
故事情节很难用三言两语讲清楚,一旦讲清楚了,或许就会出现不少剧透。
展开全文
这些年,其实让人觉得还不错的此类型电影并不多。
就国产片范畴而言,咱这除了宁浩外,给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忻钰坤的处女作《心迷宫》了,但后者在咱这上映还是3年前的事。
不过这两天,我挖到了一部此类型的韩国电影,倒是让我觉得:
哟,有意思。
故事的那只蜘蛛,是一个装满了钱的高尔夫球袋。
带出来的人物,有付不起母亲手术费的儿子,黑帮大佬,杀手,警察,毒贩,议员。
和此类电影一样,本片也以该中心物件命名:
《钱袋》
这是一个不要往深究的片子。
说白了就是,看的时候,您别找事。
比如,怎么那么多巧合,怎么没有深度,怎么没有过多的情感刻画。
因为,它就是一部非常纯粹的爽片。
在此前提下,信赖您可以看到一部环环相扣,编排精美,且还蛮好笑的群戏。
况且,本片的节奏很快,您要一气呵成地看下来,也没时间往找BUG。
《钱袋》让我产生韩版《疯狂的石头》的感觉,除了叙事方式相似,且都是围绕价值高昂的中心物事展开外。
还因为两者都有一个很烂的五星杀手。
《疯狂的石头》中,是连晋扮演的那位“顶你的肺”。
而《钱袋》中,则是一位出手老遇上乌龙的“五星杀手”。
《疯狂的石头》中有这样一段:
“顶你的肺”吊着绳子,从天而降要往偷那块翡翠,结果却因为奸商卖的绳子短斤少两,使得他被吊在空中,伸出手往却和翡翠距离了那么一丁点。
《钱袋》中,那位杀手则是在要害时刻,遇上了。。。
但《钱袋》还有点不一样的是,它基本是按照时间顺序叙事,很少出现(并非没有)讲完一波人的故事后,再把时间推回往,再讲述另一波人在同一时间的故事。
它的网状结构,其实有点像接力式的传递。
例如:
以黑帮大佬给杀手送武器为起点,传递到跑腿的黑帮小弟;
小弟为了偷懒,又把这事传给路边的快递员;
快递员又遇上杀手不在家,把这事传给杀手的邻居—苦苦拼凑母亲手术费的穷小子。
不仅故事方式有着这种接力式的传递,故事设计的人物关系,也有着这种接力感:
穷小子被高利贷马仔追债,马仔给老板上交追回来的钱,老板拿了钱,再往进贡议员,以资选举。
《钱袋》中讽刺地设计了一条从上到下的利益链。
上至议员,下至穷小子,中间则有各方势力。
这些人,或直接爬在这条利益链上,或间接地游离于利益链的四周,却因为一袋钱,不自觉地被吸到一起,然后扭成一张网。
这种吸附式的设计,本片出现了不少。
拿本片中另一个次级要害物事举例:
枪。
说起来,本片也有一点《觅枪》的感觉。
警察参与地下赌博,把自己的枪押给老板做筹码,输了枪,需要筹钱赎回。
此时,偏生警局领导要警察交枪,慢慢地,警察又跟那袋钱扯上了关系。
于此同时,枪又被黑帮老板拿出往用在另一件事上。
由此,枪的下落成谜,警察因为要觅枪,则被卷进了故事所编织的网中。
这样的电影,它的设计感很强。
而往往在这样的设计中,故事还会夹杂着荒诞,黑色幽默。
拿与杀手有关的大部分电影来说,杀手执行暗杀,不是让对方一枪毙命,就是行动失败后,出现一场与杀手身份相符合逃脱戏份。
《钱袋》中有一幕,路子也相同,但中间却曲折的:
杀手落荒而逃,翻墙跃下之时,却碰到一名醉汉在墙边尿尿。
偏偏,他落地时手按到了地上,于是,杀手虽然逃脱了狗的追杀,却没躲过一泡尿。
这类情节设计,是这类电影百试不爽的灵招。
还是拿《疯狂的石头》为例。
五星杀手忠诚地执行盗窃翡翠的任务,却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杀了雇佣他的老板,而自己却不自知。
而最后黑皮的逃脱戏中,已经到了出口—下水道,却没想到,那下水道的盖子却被一辆停放的汽车给压住了。
在这种情节设计下,往往就出现了喜剧效果。
笑点,说白了就是一种反差,用那句老话来形容就是:
情理之中,却出乎意料。
它即违反了我们以往看的类型电影所形成的既定思维,却又合乎情理。
于是,一个反差的形成,再加上剧情的展设,就出现了黑色幽默的效果。
你再从电影中的角色来看,那法则依然成立:
你觉得这个角色设定下,应该发生某事,但电影却用另一个意料之外的形式,让同等性质的事情发生了。
这一点,在昆汀当年那部《低俗小说》中,也显现得反常明显。
文森特和朱尔斯两个黑帮分子杀了一名小年轻,不是因为黑帮人的行事风尚,而是因为两人在车中话唠的时候,枪不小心走火了。
不可一世的黑帮大佬,遭受皮肉之苦不是因为被仇家绑架,而是在路上被两个素不相识的猥琐之徒绑,进一步地,遭到了爆菊的命运。
与《钱袋》有关的剧情实在没法多说了。
其实,在豆瓣上,《钱袋》的评分不高,也就6.6分,900多人评判而已。
不过,这个分数这次我倒不站在豆瓣这边了。
在豆瓣下,几条短评为本片喊屈的短评,我还是颇为赞同的:
好看,爽,就酱!环环相扣,情理之中,意料之中。一出辛辣的讽刺戏剧,编排的很精致。
假如您纯粹就是要放松,看一部热热闹闹,还挺HIGH的黑色喜剧,我觉得这部还是一个不错的抉择。
当然,假如您要和《疯狂的石头》,《两杆大烟枪》这种标杆式的电影比,或许之前先进为主的概念,可能会让您觉得和前者有些差距。
但假如放到这些年,这种让人眼前一亮的同类电影较少的语境下,《钱袋》又有着明显的质量优势。
您说它是快餐吧,它还高了些等级;
要说它是大餐吧,也没有顶到那个程度。
恩,在我看来,属于中高档水平:
不是帝王蟹,至少也是生鱼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