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头部票房说话,五大巨头演员,谁人将拔得头筹?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在今天的香港影坛。
有五位演员,能独立撑起商业大制造电影。
可称他们为港影“五大巨头”。
也当然就是刘德华、梁朝伟、甄子丹、郭富城和古天乐。
这是市场大浪淘沙的结果。
这个概念与香港影史上的“双周一成”和“五大巨星”基本无差,都是市场与看众的自发抉择,也是电影人各自打拼的结果。
而众所周知,衡量演员商业价值的要害,在于商业类型电影的票房。
头部票房则更是重中之重。
那么,以商业电影的头部票房而论。
谁人将拔得头筹?
香港电影的头部票房有三个定义。
其一是年冠数量,其二是单片票房,其三是影史纪录。
从七十年代的百万级起步,经过几个十年的演进,跨越多个台阶之后,当下香港华语片最高票房纪录,已经来到了八千万级,也殊为不易,而本次统计一共涉及十部电影。
首先从年冠数量来讲。
郭富城、梁朝伟和刘德华各自三个,甄子丹两个,古天乐一个,这里有个情状,梁朝伟和刘德华属于平番情状下的“共分”关系,所以郭富城在数量上要占优势。
展开全文
然后是单片票房。
依次是8190万的《明日战记》、6682万的《冷战2》、6042万的《叶问3》、5505万的《无间道》、4869万的《色·戒》、4331万的《叶问2》、4282万的《冷战》、4153万的《风云雄霸天下》、3521万的《孤男寡女》以及3022万的《无间道3》。
郭富城和甄子丹的单片票房相对均衡,刘德华单片票房略低。
最后的影史纪录就很简单了。
五人中有两个人破过影史纪录,分别是《冷战2》的郭富城和《明日战记》的古天乐。
综合而论,古天乐只有一部进榜,“孤证”不足为凭,梁朝伟和刘德华在单片票房上不占优势,甄子丹夺冠次数不足,郭富城以夺冠次数、单片票房均衡度和破纪录优势,当能拔得头筹。
有请郭富城说一声,承让。
内地电影票房成果没有香港影坛那样复杂。
若以十亿而论,数据会非常简单明了,但可统计电影数量就严重不足。
所以或可将准则放宽到六亿及以上。
直接上数据。
刘德华作品包括7.62亿的《人潮汹涌》、13.12亿的《扫毒2天地对决》和13.14亿的《拆弹专家2》,总计三部进榜。
梁朝伟作品为22.37亿的《捉妖记2》。
甄子丹作品依次为7.69亿的《叶问3》、10.44亿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11.81亿的《叶问4:完结篇》和13.29亿的《怒火·重案》,总计四部可陈。
郭富城作品有6.76亿的《冷战2》、7.27亿的《西游记之女儿国》、10.44亿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12亿的《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12.74亿的《无双》,总计五部进列。
古天乐作品则有6.05亿的《使徒行者》、6.28亿的《反贪风暴5:最终章》、6.79亿的《明日战记》、7.02亿的《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7.99亿的《反贪风暴4》和13.12亿的《扫毒2天地对决》,合计六部电影可列。
对比数据,结论一看而知。
简单概述。
当前港片在内地的票房冠军得主为甄子丹。
破十亿票房数量甄子丹和郭富城并列第一、刘德华第二、梁朝伟和古天乐第三。
单片破六亿票房情状,古天乐第一、郭富城第二、甄子丹第三。
其中有两个需要阐明的地方,第一是《捉妖记2》非港片范畴,所以梁朝伟无缘冠军,其二是票房统计有一个主配概念,所以《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和《扫毒2天地对决》可以分别计算到郭富城、古天乐的作品内,而《澳门风云3》和《长城》没有计进刘德华作品。
所以就历史而言,或可如是理解,甄子丹在内地的票房成果最为强悍,郭富城次之、刘德华第三,古天乐票房均衡性较佳,梁朝伟略弱。
甄子丹可睥睨自雄。
这当然是一场尚未结束的巨头“鏖战”。
梁朝伟分别与郭富城、刘德华协作《风再起时》和《金手指》,另有《无名》蓄势待发,郭富城五部商业、两部文艺题材电影列队待映,刘德华库存电影超过八部、古天乐五片待机,甄子丹野心之作《天龙八部之乔峰传》即将登场。
当这些影片陆续上映,票房情状自然又会生出新的转变。
特别就内地票房而论,还很难讲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状,也难以估量高低起伏。
但以头部而论,大致不会跳出他们五人名单。
也或可再做一场推测。
甄子丹作为“最后的动作巨星”,将届花甲之年,再打下往必然已不现实,所以他时隔多年又亲自上阵开启导演生涯,但寄予厚看的《天龙八部之乔峰传》前景也颇为难料,若此战不成,或将渐隐。
古天乐是五人中最具年龄优势的演员,又兼自己创下电影公司,资源丰沛,在未来或堪为香港电影的中流砥柱,唯一可虑是作品同质化严重,也有品行的隐忧。
梁朝伟本身上个十年的作品量就已严重减产,当下更似乎已萌生退意。
刘德华可称老当益壮,不但出现在内地大IP电影比如《流浪地球2》中,更发扬投资和监制优势,新作接连开拍,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其票房总量或会呈井喷之势,确实不可小觑。
郭富城在影路上开始随心所欲,选片以剧本质素为首要准则,仍然追逐表演层境,也仍然频繁给新导演机会,而在这样的抉择下,在票房上就未必会有极大突破,但在作品行量、厚度及表演方面,必然逐日沉淀,或可理解为,更侧重“艺术家”路线。
天赋、运势和抉择,决定每个人的方向与最终成就。
电影人们各自努力。
拥趸则一般忙于“讨伐异己”。
而努力值得激赏,所谓“讨伐”则全无意义。
假如盲目追星。
其实转不如晒晒太阳、冥想而思。
起码有益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