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军六个团反扑119团,形势危急,张又侠:重火力打击,坦克协同
“既然他们要打,那就打!”听到老山前线的消息后,杨得志这样果敢地对防守部队回答。
一、重装集结,松毛岭阵地危急
自从1979年从越南撤军后,越南黎笋政权便一直在中国边陲跃跃欲试。1984年的时候还直接在老山地区强占了中国领土。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展开了第二场对越反击战。
在第一次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以闪电速度在短短28天的时间里派了至少30个师进越作战。虽然这次战斗已经对在中国边陲不断挑衅的越南造成了一定的缺失,但越南黎笋政权丝毫没有示弱的趋势,还在不断地喊嚣。
对越南的反应,中国并没有表现出太强的进攻性,一直遵循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要求。但是越南在1984年直接占据了中国的领土,涉及主权问题。对此,中国决定予以果敢反击。
从1984年4月2日起,中越双方就在老山战场上进行各种大大小小的战斗。在诸多战争中,松毛岭防备战算得上是相对惨烈的一场战争了。老山位于中国云南省麻栗坡县船头以西地区,扼越南西北部河江市通向中国云南省的咽喉,有相当重要的战术地位。
为了夺回这块阵地,越军在1984年4月28日、6月12日都进行过大的反扑作战,但是都被解放军顽强反抗了下来。有了前面两次体会后,越军在经过周密预备后于7月12日进攻松毛岭地区。
对于越军的这一企图,解放军早已搜集到情报,但因无法确定正确日期,所以一直在做预备。得到这一情报后,前线紧急向军区司令员汇报了这一情状。听到消息后,杨得志严令要求:“誓死保护松毛岭阵地”。
老山地区是云南省的重要门户之一,一旦松毛岭失守,那越军就可以依靠松毛岭阵地攻陷老山阵地,到那时候越军凭借地形优势会更加的肆意妄为。为了把这些隐患扼杀在摇篮中,杨得志下了“死命令”,要求阵地官兵一定要保住这块阵地。
收到命令后,负责松毛岭防守任务的第14军40师119团团长张又侠清楚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因为提前截获情报,所以在战争开始之前阵地上就做好了充足的预备。既然没有方法躲过这一仗,那就勇猛迎上往,打出中国军人的士气。
展开全文
松毛岭阵地太重要了,张又侠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决定集中重火力,这样能够有效地拦截敌人进攻。同时,配合坦克连进行协同作战,同时,张又侠还联系到119炮群赵扣斌团长,进行火力支援。
制定好策略后,张又侠对部队进行了详尽的安顿。12个炮连,再加上4个坦克连进行合理的火力分配,在必要的时候对敌人进行大规模火力压抑。从先前获得的情报中可以得知,越军这次进攻松毛岭部队有313师两个团,316师一个团,312师一个团,345师一个团和一个特工团,加起来就有六个团的兵力了。
而他们只有一个团,要想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必须进行周密的计划。
二、粗中有细,巧妙配合
张又侠在每个口子都安顿了战士防守,在越军可能接近的地方计划了拦阻火力。因为越军的数量过多,为了把自己的兵力运用到极致,张又侠发明性地进行了分段计划。松毛岭阵地领域比较大,一旦敌人从多方进攻,那么保护起来还是相对困难的。
张又侠发明性地安顿一个连负责一段阵地。两个连顺公路乱打,逐段拦阻。这样可以有效把敌人化整为零逐个消亡。因为我军兵力过少,敌人来了有整整六个团,要想将敌人悉数全歼,只能把它们分割开来,这样也有利于正确定位,方便火力群覆盖,节约弹药。
此外,张又侠把三个火箭炮连,都放在了重要位置。142高地一个,无名高地一个,结合部一个。这些地方都是重要战术位置,一定要守住。张又侠还制定了专门的火力计划,代号“野猪”,这也是为了防止越军窃取情报。一旦敌人攻势过猛,通过“野猪状态”这一暗号,炮群就能够及时地进行火力打击。
在预备过程中,越军行动安顿情报被证实,将要在7月12日凌晨进攻松毛岭阵地。凌晨三点,指挥部联系119炮群进行了扰乱性射击,这是张又侠的计划。通过炮群射击,能够让越军自乱阵脚,这样更有利于防守。
虽然计划得相当周密,但是越军还是借着天气优势潜伏到了距离前沿阵地500米的地方。好在张团长及时发现情状,组织战士们进行了射击。在打击敌人隐蔽战斗队形的时候,两个营长被当场击毙,越军死伤严重。
随后,张又侠果敢命令发射照明弹,顷刻间敌人在阵地上暴露无遗,战斗一触即发。因为之前已经有了周密预备,越军的第一轮进攻很快就被打下往了。12日早上5时,越军再次发动进攻,密集的炮火袭来,步兵们也冲进了阵地中,一时间战士们都打在了一起。
怕伤到自己人,当时的炮兵阵地不敢开炮。后来还是张又侠果敢下令,封锁前沿阵地,对越军的后续梯队进行火力打击,炮弹所到之处形成一道火墙,阻断后续敌人无法前进。这才对越军进行了有效阻拦。
对于中国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前线8公里的这块阵地,越南方面相当看重,要想获得老山阵地,这里是要害。因为越军第二军区之前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反扑都没有胜利,所以在对松毛岭进攻之前越军就进行了详尽的观察。
越军指挥部决定摘用偷袭加强攻的战斗手段,运用正面突破和两翼牵制、向心进攻的打法。因为熟悉地形,夜间活动能力比较强,所以经常会使用一些偷袭的打法,这种打法在松毛岭战争中也有体现。
三、研究打法,克敌制胜
越军的进攻以进攻目的为主,其他方向为辅,从侧翼突击,形成钳形突击进的态势。同时,越军在松毛岭战争中还摘取小群多路、连续冲击的方法,以营为基本作战单位,分别负责进攻一些较小的目的。
在松毛岭战斗中,越军的六个团还使用了特工配协作战。通过战前渗透、穿插策应、配合步兵作战等多种方式进攻解放军阵地。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在战斗过程中,越军的通信保密性很差,我军通过技术手段把握了大量的情报。
越军指挥组织能力较差,在作战过程中协同失调,无法有效地协调各方作行动。在7月12日进攻解放军松毛岭阵地的时候,主攻方向打响两个小时之后两翼辅助方向才相继开战。在进攻失利的情状下不能够及时地进行部署调整。
为了应对越军,张又侠提前对进攻部队的战法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对他们分批多次进攻的策略制定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战士们按单位分成一个个战斗小组,这样面对敌人间隔时间短的多次冲锋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进攻。
同时,把部队分散开也有张又侠的考虑。当时天气比较恶劣,对战士们的体力和心理都有很大的考验,分成小组进行防守能够有效地进行休息,这样呀可以消耗越军兵力。究竟对方的兵力超出很多,只有这种保存实力的打法才能够消耗敌人。
从越军的部署来看,虽然兵力比解放军多得多,但是从整个计划上来看并没有解放军灵巧。松毛岭一战,越军在这里留下了3700多条生命,尸体把整个山坡都盖满了。作为防守方,张又侠提前进行了重火力安顿,所以相比于越军的缺失,解放军并没有那么严重。当时由于战争结束后的尸体太多,南亚丛林地区又气候炎热,出于人道,解放军还通知过越军前来收尸。
在这次战斗中,还出现了死守不退142高地的十五勇士。这个高地位于松毛岭阵地最前端的突出部,虽然面积不大,但却是越军进攻的重要阵地,为了防守这里,张又侠派了15人组成战斗小组进行防守,由代理排长李海欣带领。
按照部署,代理排长李海欣负责带领8连3排9班的9名战士和机枪3连5班的5名战士在这里进行防守。从战斗刚打响的时候,这里就出现了敌人,战斗刚开始整个阵地就处于炮火包围中。
在战斗中,越军趁着休息结束还未开战的时候组织400名士兵组成加强营对142高地突然进攻。经过十个半小时的激战,解放军以5人牺牲9人受伤为代价保住了142阵地。
在整个松毛岭防备战中,面对七倍于自身的越军,张又侠和他的119团顶着连天的大雨和越军作战。运送后勤补给的交通壕变成了一条条灌满雨水的黄水沟,战士们身上的军装也被汗渍弄得面目全非,在这么恶劣的条件下,张又侠安顿的战斗小组像钉子一样坚守在阵地上,一直到战斗结束。
松毛岭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可以封锁重要的4号公路及清水口一带,严重威逼越军的各种军事行动。作为防守老山主峰阵地的一道天然屏障,因此松毛岭成为越军的眼中钉、肉中刺。假如越军占据松毛岭,将会直接影响到老山主峰阵地,所以当时双方对松毛岭都十分重视。
凭借着张又侠的详尽计划,最终松毛岭阵地守住了。只要把这里守住,老山阵地就不会丢失。身为解放军将领,张又侠从小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就有很深的家国情怀,面对当时越军兵力是我军六七倍的情状,他没有过一丝犹豫。正是这样的果敢,才让松毛岭大战胜利结束。
松毛岭一仗,张又侠带着中国解放军打出了士气,打出了军威。为保护老山阵地做出了很大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