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二十四名将并非最强王者,有这五位猛将武力被极大低估
说起三国猛将,大家都会想起那句顺口溜,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甜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客看来说这个排行榜水分太大,甚至出现了不少水货,举个例子。拿张绣来说吧,总有人动不动说他是赵云的师兄,同时也是童渊的高徒,可我翻遍了《三国演义》,也没有发现张绣有什么过人之处,就是在宛城趁典韦饮醉,派人偷了他的武器。将典韦乱箭射死,按理来说这就是胜之不武,根本体现不出张绣半点武力值,说白了张绣就是个酱油,而他的师傅童渊更是在演义里连名也没有,就这水货大家还把他排为24名将,我真不敢恭维,这里出现了问题,除了24名将到底还有谁能成为猛将?我个人觉得有五人欢迎弥补探讨。
第五人武安国
武安国是北海太守孔融手下的部将。善使一长柄铁锤在虎牢关前与吕布大战十几回合后被吕布一戟斩断手臂。多亏八路诸侯齐出救回武安国,乍一看觉得武安国很菜,但要是细品的话,就会发现他的武艺十分了得,当时的吕布正值巅峰,在武安国出马之前,吕布已经连续秒杀方悦、穆顺,之后又是数和击败公孙瓒,若不是张飞及时截住吕布,公孙瓒就要成为吕布戟下亡魂,接着和张飞单挑50回合,不分胜败,迫使关羽、刘备相继加进战斗,三人战吕布一人才将吕布击退,吕布算是虽败犹荣,还有荥阳之战,吕布掩护董卓迁都长安,夏侯惇奉命追击,仅数合就被吕布击败。这两下一对比,武安国的武艺不在夏侯惇之下。
展开全文
第四人华雄
华雄是董卓手下的大将,曾夜袭孙坚的营寨,致使孙坚大败逃走,还折了大将祖茂,后来又是在汜水关前连续秒杀骁将俞涉、上将潘凤,令诸侯们大惊失色,面面相觑,袁绍更是发出了惋惜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的感叹,就这一句话,激出了关羽的傲气。于是名不见经传的关羽自告奋勇出战华雄,却被袁术等人嘲笑,还是曹操力排众议支持关羽,并给关羽亲自斟酒,关羽则是人狠话不多,温酒斩华雄,华雄虽是关羽的刀下亡魂,但华雄的实力有目共睹。狂虐诸侯众将就是证实妥妥的一流猛将。
第三人高顺
提起高顺,很多人不以为然,但说起张辽,大家都非常熟悉,张辽以前是吕布手下八健将之一,高顺则是吕布的嫡系,手下还有一支特种部队名为陷阵营,经常用七八百人就能打出千人气势。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以张辽对高顺一直非常服气,可高顺却没得到吕布的重用,还夺取高顺所领导的陷阵营士兵给魏续,直到战争来暂时,才令魏续将陷阵营还给高顺,高顺也从来没有恨意,多次进谏忠言于吕布,吕布虽知其忠而不能用。高顺率军曾击破刘备与夏侯惇的联军,高顺还与夏侯惇大战50合不分胜败,高顺的综合实力很强,只惋惜最后和吕布一起被曹操所杀。
第二人夏侯霸
夏侯霸是三国后期猛将,也是夏侯家族中的后起之秀,曾随司马懿抗击蜀军,征辽东时几个回合就斩了辽东猛将卑衍,后来司马懿却在高平陵发动兵变,夏侯霸被迫投靠蜀汉,成为姜维身边的左膀右臂,夏侯霸更有十合打败名将郭淮的高光表现,在武力方面强于夏侯楙。
第一人,文鸯
文鸯出场时三国已接近尾声了,但他的出场极其亮眼,跟随父亲文钦夜袭司马师的大营,惊爆了司马懿的眼珠,直杀至天明,此时邓艾赶来与文鸯单挑50合不分胜败。魏军随即赶来前后夹攻,面对追击的魏军,文鸯发出了鼠辈何不惜命的感叹,提鞭拨马,杀进魏将丛中无人可挡,资治通鉴记载:“鸯以匹马进数千骑中,辄杀伤百余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文鸯是演义和正史中同样做到七进七出的狠人,武力和胆气丝毫不输赵云。
总结
综合分析,三国有24名将排名,但其中也有不少水货,而武安国和华雄、高顺、夏侯霸、文鸯五人都是当之无愧的名将,大家又是怎样认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