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拜 年
文/杨安民
客家人有一句口头禅:大人盼种田,小孩盼过年。新年到了,孩子们不但可以食上大鱼大肉,还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更加可以通过拜年讨得大人的欢心,领取到一定数量的红包。于是乎,春节里,整个山村飘溢着美酒鲜肉的芳香,飘荡着人们的欢声笑语,这般的日子对于处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的人们来说,过年确实是一个美好的期盼、美好的享受。
过年拜年,不仅仅是一项源远流长的传统习俗,还是小孩子们心驰神往的事儿,更加是情感的沟通,是中华文明的传承。
欧阳修之后裔元代史学家、文学家欧阳玄(1274—1358年),曾经在其作品《渔家傲》中云:“绣榖雕鞍来往闹,闲驰骤,拜年直过烧灯后。” 欧阳玄认为,春节从初一到十五,是拜年的最佳时段;其实,我们客家人的春节风俗也正是如此。
大年初一,天刚刚拂晓,还在梦会周公的时候,家家户户就频频烧起了鞭炮,噼噼啪啪的炮竹声此起彼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震得山野轰喊,为沉静的山村平添了几分热闹。我们兄弟三人一跃而起,一番梳洗,穿上父母预备的漂亮衣服和崭新鞋子,高兴奋兴地往给父母、爷爷、伯父等长辈拜年,嘴巴如同抹上了蜜糖般,祝福长辈们健康长寿、万事大吉,长辈们少不了要对我们兄弟三人进行思想教诲,不断重复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话语,无非就是期看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专注致志地读书。然后,父亲掏出预先预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我们,那时候生活困难,领到三五元“压岁钱”便万分兴奋了。接着,我们雀跃般穿梭于乡村间,向村中的其他长辈拜年。
给长辈拜年完毕的时候,父母也预备好了给先人拜年的供品。父亲手捧着供品,我们兴致勃勃地提着鞭炮、金银纸宝等,来到供放着列祖列宗神牌的家庙弘农堂。除夕晚我们已经将弘农堂清洗一新,张贴上贺岁春联,弘农堂此时显得更加肃静庄重,古朴大方。拜年开始,我们首先要一丝不苟地将弘农堂的茶杯酒杯洗干净,然后盛上白米饭、鸡、猪肉、年糕等供品,再恭恭敬敬地为先人添茶敬酒,接着父亲要亲自点燃香火、宝烛,真诚地插在祖宗的神牌位前上,等待香火、宝烛快要燃烧完的时候,又将金银纸宝放在香炉上焚烧,紧接着就烧鞭炮。烧完鞭炮,参与拜年的人们要向祖宗神牌鞠躬行礼。给祖宗拜年之后,我们才能够食饭。
大年初二,父母亲便要带着我们三兄弟往外公外婆的家里拜年。每年的那时候,外婆总是带着表姐表妹表弟,老早地来到村头犹豫着等候,老远看见我们,她们就眉开眼笑。到外婆家,是母亲最开心的时候了!她格外珍惜这段探亲的时光,总是先和外公外婆舅父舅母拉家常、诉说相思之情,再与其他回娘家探亲的好姐妹会见。外公外婆忙着烧水、洗米、宰鸡等,忙繁忙碌地张罗着为我们预备饭菜,即使他们的活儿再忙,也不情愿让我们插手。食饭的时候,外婆家的八仙桌上,虽然没有山珍海味,但总是摆满了一桌子可口的乡土菜。
慢慢地,我已长大,参与工作,结婚生孩子。现在,每年的正月初二,我都和妻子带着儿子到岳父岳母家拜年,亲人间的这份真情,一路演绎着…
明代闻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征明在其大作《拜年》中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文征明的诗意为:期看通过拜帖来问候,我也随潮流向他人投送拜帖,世人们只会认为这样更简易,但不会认为这是空虚的礼节。文征明诗句里所说的帖,可能就是现代的明信片、贺卡之类吧。
朋友,你投帖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