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攻略遇见谢塘 遇见“谢晋故里·晋生星片场”

遇见谢塘 遇见“谢晋故里·晋生星片场”

misa2 03-13 3次浏览 0条评论

遇见谢塘

遇见“谢晋故里·晋生星片场”

本报记者 李蔚

数座一字排开的两层长排楼,纯朴的青瓦屋顶水泥墙,可以停下一辆货车的地磅,两三层楼高钢结构米厂主机……

这里曾经容纳着秋日收成的粮食,满满丰收的味道。

而今,顺着一段铁轨,进进的是满满年代感的老片场摄影棚;穿过一段光影隧道,是体验感一流的电影研学馆;走累了可以往晋生书屋坐坐,也可以往粮食活态馆看摩,或自己动手做一做豆浆和点心……

在离杭州车程不过个把钟头的地方,上虞谢塘镇,把老粮仓建成了一处潮范儿十足的“谢晋故里·晋生星片场”。

粮仓,在老一辈人生活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个词语,退出历史舞台10多年后,各地将它改造成文创园、民宿、博物馆,不过以电影为主题的只有谢塘这一处,因为谢晋——

这位当代中国电影导演“第一人”,这位最爱饮家乡黄酒的上虞谢塘人,给这处老粮仓注进了光影的灵魂。

名人注进的光影灵魂

每年近春节,至迟廿九夜或三十夜,谢导都雷打不动地携全家回到谢塘镇上。

谢导在谢塘镇有祖屋,他出生在那里,现在喊晋生村。谢晋是东晋名相谢安的第53世孙,谢安曾在上虞的东山隐居, “东山再起”的典故说的就是谢安。

为方便家人居住,谢导个人出资在谢家塘村建了一座二层楼房,院落不过百余平方米,足以安置家人而已。

“只要守在老家的房子里,感受着老家特有的气场,慢慢地,我的脉搏就跟老家同频了。”

谢晋说过,他是上虞的儿子。他从上虞出发,在上海扎根,上虞是他的生命起点,上海是他艺术生命的原乡。

他与上虞的故事,可以从谢晋电影艺术馆读起。

艺术馆就在星工厂的中心位置。

有一面墙,整整85个相框,笔录了谢晋85年的生命历程。他回母校春晖中学题词的场景;他系上围裙为年夜饭烹饪一盘 “炒什锦”的场景;他带上电影圈的好友一起回故乡的场景……

无论在老家,还是在片场,或者在电影开拍前的酝酿期,谢导显然都是那个最繁忙的人。

这里有一个角落,是复原的“大师案头”。一张不大的简易写字台四面堆满了一摞摞的书和资料,背后的墙上是有关《舞台姐妹》的全套生产档案,从文学剧本到分镜剧本再到导演总结。靠墙的一张躺椅,曾出现在谢导的自述中,这是他父亲的一张躺椅。我们可以想象,在创作疲累时,他或许会在这张躺椅上小憩一小会儿。

展开全文

假如把谢晋电影串联起来,几乎是一部完全的中国近现代史——上世纪50年代的《女篮五号》《黄宝妹》,60年代的《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80年代的《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90年代的《启明星》《女儿谷》和《女足九号》,还有《鸦片战争》和《秋瑾》……一个个片名的背后,都存记着谢晋布满激情的创作拍摄过程。

“我深信每一部影片必然要倾注导演最大的激情,这是艺术家人品修养的结晶,也是一次生命的燃烧。”谢导说。

“我不在乎片子是否能留存下往,因为,最后的审片者是历史、时间和人民。”谢导说。

艺术馆里详实丰盛的影画,让我们重新得以走近这位为电影而生的已故大师,往感受他对电影艺术的火一般的热情,对看众对人民的无比重视。

家乡的绍兴黄酒女儿红,是谢导的最爱,回老家必畅饮。为此,他还曾与儿子谢衍在上虞拍摄过一部电影《女儿红》。

馆里的这张八仙桌旁,也堆满了半人高的黄酒坛。桌后墙上,谢晋微微笑着。在故友的回忆中,每每回乡过年的他,就是这样,喜欢靠着八仙桌,小菜小盏,一品一酌,微阖双目间,努力觅觅记忆的底片,那些当年他的祖父领着他逛过的大街和市场,试图在新老底片的比较中来享受老家才有的这份年俗、年味和年愁。

融汇传统与创新的造梦空间

今年上半年,有一部TVB剧集来到谢塘老粮仓取景拍摄。

这一处老粮仓曾是虞北中心粮库,建于上世纪80年代,占地15亩,共12幢。

也许不少谢塘人仍记得,每到“双夺”过后,欸乃声中,四邻八乡的村民摇着小船前来投售稻谷,河埠头满是人和谷担。一担担一袋袋稻谷散发着太阳味,工作人员顶着烈日一一检查把关。

2021年4月,新粮仓建成投运,谢塘镇启动了总投资2000万元的谢晋故里大景区项目建设,其中老粮仓的改造是谢晋故里大景区8个建设项目中的核心项目之一。以谢晋电影艺术馆为中心的“谢晋故里·晋生星片场”该如何打造?在保留历史风物、文化传统的同时,如何运用时代的审美和科技的元素,为这片老粮仓注进新的灵魂?

谢塘镇政府找到了上海电影博物馆,双方达成共识,要尽可能保留这里的历史气息,特别是突出上虞当地的文化特质。

出自上海电影博物馆专业团队之手,经粮仓改造而成的1923摄影棚和谢晋片场两大电影级沉浸空间,将成为更多人一圆电影梦和觅觅光影秘密的好往处。

《一步之远》《天堂口》《罗曼蒂克消亡史》,这几部电影留在你脑海里印象最深的场景是哪一个?

百乐门,摩登而复古。华贵闪亮的主舞台,热昧迷离的包厢,影动人往的吧台……150件实物道具将情调氛围值拉得满满。上海滩时代金曲的背景乐下,是演一出谍战戏,还是发生在上世纪初的爱情故事,这里显现的每一个色彩与质感并重的细节,也许会启发新的灵感。

光影水墨艺术打造的“功夫馆”,让人往觅觅咏春的力量;“感光照相馆”带来摩登时代的气息,一窥阮玲玉的高光时刻;逼仄空间里,老虎窗、发报机、密码本,渲染出“东山迷雾”的迷离深重;“金粉公馆”完美复原了上影厂经典IP《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里的内容,化妆间、会客厅、红毯打卡区,走一回百年前的时尚场子;“楼台会”是致敬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梁山伯》和祝英台,留下无限化蝶余韵。

谢晋片场与室内摄影棚不同,是一个半户外空间,长长的铁轨,以及摄影机、灯光器等专业级电影器材,打造出极致的电影片场感,

片场带人穿越时空往沉浸体验,电影研学馆则引导我们抽离而出,以一个孩童的视角,往回忆催生电影诞生的科普知识。6个互动装置,探索画面运动的原理,觅觅电影成像的秘密;自己上手摸拟一把“声临其境”,风声、雨声、马蹄声一一试来,你就是王牌配音员;钻进“开麦拉”里面,彻底搞清楚胶片机的内部结构,玩一把拼图、翻版试一回电影主创最基础的工作环节。

借助“谢晋故里”这一文化基因,谢塘镇正在把电影这一文化概念,玩得出色纷呈、创意迭出。

物质粮仓与精神良仓的传承

“谢晋故里·晋生星片场”中还有不少新颖的场所。

比如晋生书屋——晋生取自“谢晋的出生地”之意,书屋正厅由老书柜搭起来的装置艺术,正中那个小小的“小学生文库第一集”书柜正是谢晋祖父送给孙子的礼物,柜里曾经码满了那个年代的“儿童读物”。书屋里最让人舒适的是原粮仓二楼开出的落差横幅都超大的一面窗,披着一身冬日热阳在这里看一下午书,当年的米粒现在的你,粮仓正在成为一处精神文化的良仓。

比如粮食活态馆——以全面丰盛的标本,带你读懂一粒粮食,遇见万般滋味。粮食文化是这里的底蕴,如今虽然空间的功能不同了,但这里小而精、朴而质的展示和体验,会将粮食文化以及储粮人的精神,作为精神食粮和红色基因,一以贯之地保留传承下往。

比如豆坊、咖啡馆——作为非遗项目的五香豆腐干,有16道工序,对着小小的豆磨细细研磨,参与一下某个制造环节;咖啡馆也不只是为你做一杯咖啡,从烘焙到萃取,到咖啡文化,让这杯咖啡带你走进更多元的文化。豆坊与咖啡,带来的是物质上不一样的称心感,和文化上的不同魅力,哪一种结合,都很有趣。

对于“谢晋故里·晋生星片场”而言,它的价值所在不仅仅取决于它焕然一新简洁抽象风的外貌。这里的改建正如修建了一个精致的花园,至于其中能否栽出姹紫嫣红,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特色和多元功能。

光影流年里,老粮仓的热闹特殊终成一辈人的时代记忆。

天晴微风下,新良仓正在成为一座座记忆的博物馆,静静地笔录着电影大师的一生故事,光影艺术的进化历史,以及稻米粮食的故事。

老粮仓从粮食的物质储存空间变成了今日丰裕的精神文化良仓。

梦八仙
元宵节将至,来这些地方赏花灯吧! 思远人,睡不着,起来整理诗歌!名之《海棠引》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