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四皓五老,六逸七贤,八仙九老,我国文艺史上的一个特色
商山四皓、睢阳五老、竹溪六逸、竹林七贤、饮中八仙、香山九老等等以数字冠名而得以传名千古,是我国文艺史上的一个特色;而以此作为创作的最佳题材,一直是人物画家的愿看,但是要想在画面上称心地来实现这种愿看,并非轻易。
商山四皓
睢阳五老
竹溪六逸
竹林七贤
饮中八仙
香山九老
即《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载的汉初商山的四个隐士。泛指有名看的隐士。秦末隐士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四人因避秦乱世而隐居商山,摘芝充饥,四人年皆八十多岁,须眉皓白,世称为商山四皓。传说他们是秦始皇时秦朝七十名博士官中的四位,其职掌有三:一曰通古今;二曰辨然否;三曰典教职。后四皓先生因见秦政残暴,隐居商山,过着“岩居穴处,紫芝疗饥”的生活。
展开全文
睢阳即今天河南商丘市南一带。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2),重臣杜衍致仕后在睢阳闲居,与王涣、毕世长、冯平、朱贯四位故官,在睢阳寓居时结社组织“五老会”,主要是赋诗论文,不干时事,人敬之如著蔡。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在商丘县城西二里,建有五老祠,嘉靖十六年(1537年)毁于水,知州玫林于嘉靖四十一年,移建护城堤内。朱贯之后裔刑部郎中朱景贤刻五老遗像于祠中。康熙年间,五老石像回于宋荦胞弟宋炌西湄别墅中,现下落不明。
唐,开元二十五年,李白移家东鲁,与山东名士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在州的徂徕山竹溪隐居,世人皆称他们为“竹溪六逸”。他们在此纵酒酣歌,啸傲泉石,举杯邀月,诗思骀荡,后来李白《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诗中曾有“昨宵梦里还,云弄竹溪月”之句,便是对这段隐居生活的深情回忆。
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饮酒,纵歌。作品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假。七人亦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作品基本上继续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摘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饮中八仙指唐朝好酒的八位名士。这个说法曾经在杜甫的诗《饮中八仙歌》里提及过,在《新唐书》中关于李白的传记中也提到这种说法。饮中八仙包括以下八人:一仙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二仙汝阳王: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三仙李适之: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四仙崔宗之: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看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五仙苏晋: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六仙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唤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七仙张旭: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八仙焦遂: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
“香山九老”指唐代白居易、胡杲、吉旼、郑据、刘真、卢慎、张浑、狄兼谟、卢贞9人,在洛阳龙门寺聚会,称“香山九老”。“香山九老”说的是在唐会昌五年,白居易等9位文人墨客河南洛阳香山聚会宴游的故事。唐朝末年,因朝廷的腐朽,胡杲、吉旼、刘贞、郑据、卢贞、张浑、白居易及李元爽、僧如满九位老者,对当时朝廷的不满,看不惯世俗,又因志趣相投,结为九老会,因此得名“香山九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