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即巅峰的魏将王双,武力值究竟是什么水平?
哈罗艾瑞巴蒂,今天彦祖要公布一个特大喜讯:
由良企编辑部重金打造(×)、大牌云集(×)、倾情奉献(√),讲述“小人物”传奇故事的全新栏目——平平无奇,正式与大家见面啦~
每个人,都有一个英雄梦。因此,自带主角光环的传奇人物,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大众偶像。而那些“平平无奇”的小人物,也就只能跑跑龙套这样子。
但事实上,每个青史留名的人物,都是那个时代的英雄,曾有过波澜壮阔的人生。
他们,绝不是“打酱油的”。
话不多说,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样一位“小人物”——魏将王双。
------本栏目史上第一条分割线------
作为新栏目首期的主人公,王双绝对是不折不扣的“小人物”了连编辑部里都有一半人不熟悉。但在三国书迷圈子里,他绝对是个饱受争议的人物。原因么其实很简单:出场华贵却很快领了便当,俨然华雄二世;迎战的又是“廖化做先锋”的后期蜀汉……
于是,王双同志就悲催地成为了三国后期的武力背景板,常年作为“蜀中无大将”的典型论据,被人拉出来反复鞭尸。
然而,他的武力值真的那么拉胯吗?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展开全文
首先来看王双的出场:
大将军曹真出班奏曰:“……臣近得一员大将,使六十斤大刀,骑千里征宛马,开两石铁胎弓,暗躲三个流星锤,百发百中,有万夫不当之勇,乃陇西狄道人,姓王,名双,字子全。臣保此人为先锋。”睿大喜,便召王双上殿。视之,身长九尺,面黑睛黄,熊腰虎背。睿笑曰:“朕得此大将,有何虑哉!”遂赐锦袍金甲,封为虎威将军、前部大先锋。
给铁汁们整理下要害词:
1.身长九尺,虎背熊腰——两米壮汉;
2.六十斤大刀,两石铁胎弓——巨力怪;
3.魏国第一权臣曹真亲自背书的魏军抗击诸葛亮北伐大先锋。
总结一下,王双可能和这个人差不多:
再来看王双生涯首秀:
却说谢雄引军前行,正遇王双;战不三合,被双一刀劈死。蜀兵败走,双随后赶来。龚起接着,交马只三合,亦被双所斩。败兵回报孔明。孔明大惊,忙令廖化、王平、张嶷三人出迎。两阵对圆,张嶷出马,王平、廖化压住阵角。王双纵马来与张嶷交马,数合不分胜败。双诈败便走,嶷随后赶往。王平见张嶷中计,忙喊曰:“休赶!”嶷急回马时,王双流星锤早到,正中其背。嶷伏鞍而走,双回马赶来。王平、廖化截住,救得张嶷回阵。王双驱兵大杀一阵,蜀兵折伤甚多。嶷吐血数口,回见孔明,说:“王双英雄无敌;如今将二万兵就陈仓城外下寨,四围立起排栅,筑起重城,深挖壕堑,守御甚严。”
要害词:
1.一抬手连杀两名酱油武将;
2.数回合重伤二线武将张嶷(“无当飞军”统帅),禀报诸葛亮“王双英雄无敌”(演义中最高水平的武力评判之一);
3.力战二线武将廖化和二线顶尖王平(单挑老年张郃几十回合)联手且获胜(“驱兵大杀一阵,蜀兵折伤甚多”很明显占据了上风);
总结一下,一个字,强。
对方风头正劲,智计百出如诸葛亮也只能暂避锋芒了。就连蜀汉第六人魏延请战,诸葛亮都不答应。
(这里也能看出,王双的战力起码与魏延旗鼓相当,甚至略胜一筹,才让见惯了大场面的诸葛亮都忌惮不已,不敢派魏延出战,唯恐有失。)
但还好,武力不够智商来凑,诸葛亮姜维一合计,有了:
且说魏延受了密计,当夜二更拔寨,急回汉中。早有细作报知王双。双大驱军马,并力追赶。追到二十余里,看看赶上,见魏延旗号在前,双大喊曰:“魏延休走!”蜀兵更不回头。双拍马赶来。背后魏兵喊曰:“城外寨中火起,恐中敌人奸计。”双急勒马回时,只见一片火光冲天,慌令退军。行到山坡左侧,忽一骑马从林中骤出,大饮曰:“魏延在此!”王双大惊,措手不及,被延一刀砍于马下。
生的勇猛,死的窝囊,可能就是王双的生涯写照了。但能逼得两代军政大佬诸葛亮和姜维专门设计,五虎之下第一人魏延只能潜伏偷袭,已经足以证实他的实力了。
一番分析下来,我们发现:原来王双的武力不但不拉胯,反而是比起魏延都犹有胜之。这样的水平,不仅在三国后期是天花板级别,即使放在名将辈出的鼎盛时期,也称得上一流名将了。遗憾的是,当时已经没有更高水平的武力参照,也就无法考证,他到底能达到什么高度了。
而在《三国杀》中,魏将王双是一个八血无负面技(见仁见智)的强力武将,强度和娱乐效果全部拉满。他独有的无视距离判定秒杀的欧皇专属技能“追猎”,也正符合他的故事:一刀秒杀的神技让15血兀突骨瑟瑟发抖,随时可以给场上所有人当爸爸;却更可能判定失败出师未捷,成为搞笑素材。
究竟,要想成为统军一方的大将,只加武力点辣是不够滴。从事这种高风险行业,即使强如王双,也是一着不慎就丢了脑袋,只能留下一个昙花一现的结局。
名垂青史这件事情,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