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评满天飞的《满江红》,沈腾的“谍中谍中谍”你真的看懂了么?
文|视界说Talk
编辑|视界说Talk
前言
我直接好家伙,看了张艺谋的《满江红》,心中是久久不能清静,只想说句“莫等闲,不看《满江红》,空悲切”。
整个故事风尚元素多元化,将喜剧,豫剧,悬疑等糅杂的非常好。
乍一看这宰相府邸的大别院,有点《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即视感?这很张艺谋,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的镜头要讲述什么。
展开全文
那么,这处处“谍中谍”的迷雾布局,“步步惊心”的反转加反转的创始佳作。
“差评满天飞”的评论都飞到哪里往了?为何会有那么多的吐槽点?《满江红》你真的看懂了么?
(沈腾)张大真“诡异”
岳飞被诬蔑致死的四年后,卖国贼秦桧私下与金国使臣秘密会谈,使臣突然暴毙,由这个死亡事件引出了一个浩大的阴谋网......
不得不说,张艺谋真的很懂得场景氛围的布置和镜头的拿捏感。
阴沉沉的大宅院,处处可见的盔甲兵器,紧迫压抑的镜头追踪,所营造出来的沉浸感是妥妥的悬疑除奸片。
直到张大出场(沈腾饰),看到沈腾的脸,什么也没干,什么话也没说,影院的人全都笑了。
起初时候就在想,这谍战题材的情怀电影,怎么看都和这喜剧演员擦不上边,沈腾在影片的开头也确实是一个油头滑舌的小人物形象。
身处这阴森恐惧的宰相府邸,无权无势的张大天天过着担惊受怕的生活,唯一的目的就是—活着。
为了活着,他唯唯诺诺于每一个人,甚至在自己的三舅(易烊千玺饰)面前也低头哈腰。
为了活着,他玩弄各种小聪明,只为自己争取一丝活命的机会。
在以上发明出种种笑点的同时,也是为了活着,他撒下了一个看似“谎言”,实则引领全篇文章主旨的要害物件—
“信”
沈腾的真实身份打上了一个问号,真的只是巧合么?
秦桧给了张大一个时辰的时间查明真相,追踪物件。
在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给的这两个小时的时间也太短了,整个故事情节的各种反转发展,怎么看也不像两个小时内可以干完的事。
首先跳“狼人”的是打更人老丁,自爆身份,杀死了金国使臣,这也是张艺谋的精湛之处,整个影片当中没有显露出对任何人物真实身份的推测描述。
全部都是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使得看众恍然大悟,震动效果拉满,比起间接的暗示,这种反转来的更加出其不意。
第二跳“狼人”的便是张大(沈腾),通过与车夫刘喜的对话,才得知本他们本就是一伙的人,张大的形象重新定位。
撕下第一层面具,张大不再是一个小混混般的窝囊废形象,夸一夸沈腾,演技是真的好。
从他前段表现和故事的情节上来看,觉得他似乎真的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效用兵。但跳出身份后,发觉他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
这一个间谍,引出了许多个间谍,真是“谍中谍中谍”。
秦桧在布局,他在局中布局。由他拉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团伙“棋子”,打更人,车夫,舞姬瑶琴是这样,孙均亦是如此。
情节的推动和沈腾的演技合成的很是顺畅自然,拿刀猛捅刘喜那段看的人扎心,受刑被灌醋的时候让人揪心,不知道有没有替身??场面是足够炸裂的。
以至于到后来露出背上“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的时候,并没有让人觉得突兀,反而觉得本该如此,他就是“岳家军”一员。
国师(张艺谋)和喜剧王(沈腾)碰撞出的化学反应让人惊喜,倒是还夹杂着些“黑色幽默”在其中。
但是也有部分细节感觉并不到位,在摆明“岳家军”的身份之后,是不是应该更有气势一些?
还有一个问题,沈腾是怎么知道信中的内容的,这里打一个“问号”。
蹲下来默写着信中内容的时候,有种畏畏缩缩的感觉,信中内容也没激起他的愤怒和痛恨等情感。
最后面对秦桧时候就要慷慨赴义了,此时也算影片高潮的一部分了,可是外在的形象表达和情感的表露,没有很大的改变,这一点的前后反差对比倒还不如舞姬瑶琴。
(雷佳音)秦桧够“奸诈”
雷佳音真的让人刮目相看!秦桧的亮相很惊喜,可能一生演艺生涯的高光时刻都献进往了吧。
他将那神态、体型、动作的操控都把持的游刃有余,自然而不夸饰,仿佛历史中的秦桧就该是这样的形象。
尽管病体孱弱不堪,但是那种多疑奸诈,杀戮果决,无人敢忤逆的奸臣形象丝毫没有减少。
前半部分的表现力略显平平,并不出挑。当然,这可能和其戏份台词不多,而被其他演员盖下往有关系。后面慢慢的展露出这个“操盘手”的真正实力。
看似从头到尾,都是何立在参与盘算着所有的计划,但是一切都在他秦桧的把握之中。
影片多出都是摘用俯视的角度往拍摄的,狭隘的围墙,拥挤且令人窒息的距离空间,这外在条件所发明出来的“局”也就有了。
这个角度仅仅是给看众看的么?绝不是。
这也是秦桧的俯视角度,张大孙均等人一次次为了觅觅物件跑来跑往,背景音乐放着戏曲声加鼓点声。
在秦桧的眼中,他们一个个都像“跳梁小丑”在秦桧布局中,演着自己的戏码。
可是,谁又不是唱
川剧的变脸人
呢?带着一层又一层的面具,唱着黑脸白脸或红脸?你方唱过我方登场。
拿影中的“黑色鸽子”来说,人人看到的都像是乌鸦,这只黑色鸽子就像是秦桧的化身一般,一旦身上有了某些黑色污迹,是想洗也洗不掉的,只能越来越黑。
但是秦桧觉得鸽子就是鸽子,他在乎世人以及四周人的评判和看法,试图向每个人证实自己没有错,这就是他的软肋。
剧中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软肋,一旦被击垮,则难以反抗。
孙均的软肋是那一声“走狗”;刘喜的软肋是自己的女儿桃丫头;
张大的软肋是爱人瑶琴以及背上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瑶琴的死可以击垮他心里最后的防线,但儿女情长比不上家国情怀,背后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不往,信心将永远存在。
影片最后没有杀掉秦桧,而是抉择痛击他的软肋,既然他这么在乎他人的看法,那就让他遗臭万年,彻底处于“社死”状态。
有人觉得最后的“真假秦桧”,有些“强迫”性的反转而拉剧情,但是小编反而认为合情合理。
想要秦桧本人声情并茂的带着全员复诵满江红,从而来达到电影中的浪漫主义色彩,看起来会很希奇。
秦桧本人没有那么多的家国情怀,不然也不会成为金国的内奸,残害忠良。
而且最后的死亡会显得很突兀,
他本人那么怕死的一个人,怎么会撞到刀口上?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岳飞和秦桧的故事,秦桧是在66岁的时候病死在家中,寿终正寝。老谋子既要尊重历史事实,又要达到电影效果。
最后安顿了一个假秦桧,来一个爆炸性反转,秦桧的奸诈再次加深,并且升华了主题。
正如文天祥说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飞和秦桧的人性反差式对比恰恰印证了这句话:“一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一些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听起来就像是一群小人物运筹帷幄这么多年,死了一群人只为获取一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故事(岳飞遗言《满江红)。
之所以大家对于最后这个结尾并不称心,可能是真的“反转疲惫”了,但是细细想来,故事结尾安顿并没有什么不合理的。
为岳飞正名,让英雄千古流芳,这比杀了秦桧更有意义。
(张译)何立真“阴险”
张译啊张译,你到底有多少惊喜是大家不知道的,导演被掏空了,你都掏不空。看看大家对你的评判。
提到何立,不得不提一下副总管武义淳,两个人站在一起有种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视觉差,感觉张译为了这部电影刻意减肥了?真是演什么像什么。
他把那种宰相大总管的心狠手辣,阴狠险毒演绎的淋漓尽致。何立这个反派角色并不迷人,但是张译演技很迷人。
在情节复杂的谍战院,各路明星出演的情状下,他带着一骨子清冷低调的幽默劲,既不喧宾夺主,又不失风度,手中扇子也演的好,增加了很多笑点。
不过最后死于瑶琴手中有点迷惘,他那么聪明一个人,进屋子前都不带一个保镖的么?
这可能就是他的软肋之处,过于“聪明”,过于“自信”了。
他自信于一个弱女子在带着拷枷的情状下,是不可能有机会杀掉他的,自信于他的那把“红蓝宝石诡刃”里面的玄机无人猜透。
所以最后也死在了自己的刀下,就是这么一个纯纯的聪明人,也成了一个纯纯的活靶子。
相比于岳云鹏,反而有点接不住戏的感觉,他的角色定位就是本性出演,所以也谈不上什么意外惊喜。
总感觉没有发扬特殊好,演技还有很大的进取空间,知道小岳岳眼睛小,但是也全程基本看不见他的眼睛!
搞不明白他的心理活动,到底是个墙头草?还是皇上那边的人。
剧情也很迷惘,武义淳明明都是有“免死金牌”的人了,
他敢撞着胆子带瑶琴回京城,自己却不敢看那封信?
武义淳也是有点脑子的人,“狡”字写在了脸上。
他自己说的:“我没有背景,都是靠着自己的努力”,这不是笑话,他确实有着“拍马屁”的能耐和极尽的阿谀奉承能力,这也让他混上了副总管的位置,那他到底有没有背景呢?
你要说他有吧,为什么秦桧那么聪明一个人,会说天下姓武的人那么多,只是巧合而已;
要说他没有吧,为什么手上会有“免死金牌”?
他把所有的性命都堵在了“免死金牌”上面,惋惜秦桧猖狂至极,金牌在他眼中,没有用,只是铁牌而已。
(易烊千玺)孙均够“隐忍”
易烊千玺作为新生派演员,演技也是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究竟对戏的都是些老戏骨,作为一个主角,并没有挑的起“主角光环”。
四字弟弟给人感觉全程都是非常的紧绷,松懈度把握的不好,缺少了一些张力,而且被不少人吐槽气泡音特殊严重。
隐忍那个感觉倒是有了,但是总差点什么,
前期就是一个
鲁莽冲动的“愣头青”
,到后期突然智商在线了?
假如说是因为张大背上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刺激了他,那过度的并不好,这个“通关密码”没有感觉到对他有多大的震动,说句实在话,换做其他人都可以担任起这个角色的。
但是粉丝基础在那放着,电影需要流量。艺谋导演估量也是食了《狙击手》的亏。
不过“Emo”国师也是真的厉害了,喜剧在他的导演下并没拉垮,而是锦上添花的存在,全程紧张带笑看完电影,悬疑幽默同时管够,没有违和感,是电影届的一次伟大创新。
没有打煽情牌,没有岳飞故事,却时时刻刻有着岳飞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大家最后的落泪并不是因为故事情节,不是因为人物,而是因为《满江红》这首词本身激动!价值感拉满,这才是电影当中的“灵魂图腾”。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没啥说的了,给岳爷爷磕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