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秦始皇生父之谜
嬴政,六国一统的皇帝,史称秦始皇,出生于战国时期的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他为后世之人熟知的除了江山一统、焚书坑儒、建设秦长城和阿房宫外,还有他的生父之谜。因为此事事关重大,秦始皇的生父究竟是谁,不但成为秦国历史上一个迷雾重重的谜,也成为历史学上一桩千古聚讼的公案,更成为两千年来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嬴政的父亲子异(后改名子楚),是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公子,母亲是出生于邯郸豪门大户的舞姬,史上没有留下她的名字,只称她为赵姬。子异与赵姬的相遇结合,其间有一个第三者--吕不韦。正是由于吕不韦介进,嬴政出生之后,他的生父是谁,是子异还是吕不韦,也就成为一桩说不明白的事情。之所以有这桩公案,起源于《史记》,也就是司马迁惹的祸。《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叙嬴政的出身时说,秦始皇是秦庄襄王子异的儿子。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
然而,司马迁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却说,吕不韦与绝色善舞的邯郸美人赵姬同居,知道赵姬有了身孕。子异(子楚)到吕不韦家做客,见到赵姬一见钟情,起身敬酒,请求吕不韦将赵姬送与自己。吕不韦开始很生气,后来考虑到自己已经为子异的政治前途投进了大部分财产,为了“钓奇”获取投资的成功,他不得不顺水推船,将赵姬送与子异。
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
同一《史记》的不同篇章中,对于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记事,这就是谁是秦始皇生父迷案的由来,仿佛司马迁为我们布下的迷魂阵。后世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也基本上引用了《史记.吕不韦列传》的说法,更让这件事似乎板上钉钉。
吕不韦娶邯郸诸姬绝美者与居,知其有娠,异人从不韦饮,见而请之。不韦佯怒,既而献之,孕期年而生子政,异人遂以为夫人。
那么历史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父亲子异的态度,二是吕不韦的动机。
1、父亲子异的态度
从嬴政出生一直到他继续王位,子异从来没有对嬴政是自己的儿子有过任何怀疑。他始终一贯地承认他是自己的长子。我们着眼于事件的当事人来搜觅旁证。
子异是秦国孝文王的儿子,可能在18岁的时候(秦昭王43年,公元前264年)以王孙的身份来到赵国邯郸做人质。他在邯郸时,正是长平之战爆发前夜,秦赵两国为争夺一统天下的主导权,表面定约言和,背地里扩军备战,因而子异在赵国的处境非常窘迫。子异与吕不韦相识,是在到邯郸后的两三年间,他从吕不韦处得到赵姬是在秦昭王47年(公元前260年)三月以前。秦昭王48年正月,嬴政出生。当时子异23岁。就在赵姬怀嬴政的当年(秦昭王47年),秦赵长平之战爆发,赵国大败,40万赵国降军被白起活埋,邯郸恐慌震动。次年秦军攻进赵国境内,秦昭王49年秦军长期围困邯郸。嬴政在战乱中出生以后,子异一家人陷进赵人仇恨的汪洋大海中。秦昭王50年,吕不韦与子异逃出邯郸回到秦国,赵姬和3岁的嬴政留在邯郸,被赵人仇恨追捕,九死一生,依靠赵姬家人的掩躲才得以幸免于难。而回到秦国的子异,正式做了王太子安国君的继续人,另外娶妻生子。昭王56年(公元前251年),秦昭王往世,安国君即位,为孝文王。以此为契机,秦赵和解,赵国将赵姬和嬴政送还秦国。已正式做了王太子的子异,以赵姬为正妻,以嬴政为王太子继续人。当时嬴政9岁。孝文王正式即位三天就往世了,子异接替做了秦王,即秦庄襄王。子异即位后,赵姬成为王后,11岁的嬴政成为太子,吕不韦被任命为丞相。三年后,庄襄王往世,13岁的嬴政继续王位,赵姬成了王太后,吕不韦陆续任丞相,由于嬴政未成年,政权由母后和吕不韦摄理。
展开全文
通过梳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从嬴政出生到继续王位,子异从来没有对嬴政是自己的儿子有过任何怀疑,反倒是在历经了长期的分别、另外娶妻生子后,对赵姬和嬴政厚爱有加。在复杂的秦国王室和政府内部,在王室联姻的敌友各国之间,也都不见有任何质疑的动静,听不到任何蜚语。至此时为止,秦国的国事、秦王的家事,一切井井有条、顺理成章。要知道,在封建王朝,对血统的执拗以及三从四德下对女子的贞洁要求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无法想象的,假如赵姬在跟子异前就有了身孕,子异是不可能觉察不到的。反过来讲,正因为子异从来没有怀疑过嬴政
2、仲父吕不韦的动机
吕不韦不但没有作案动机,反而只有避嫌唯恐不及的谨慎。所谓献有孕之姬以钓奇的风闻,只能是坊间传言,后世添油加醋。
吕不韦被秦始皇尊为仲父,地位仅次于父亲的父辈,我们观察吕不韦的一生,并不难看出他与嬴政的关系。吕不韦出身商贾世家,被称为阳翟大贾,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总部在阳翟的商界大鳄。他到邯郸做生意的时候遇见子异,立刻以商人的精明眼光,敏锐地察觉出子异特殊的商业价值,以为奇货可居,并迅速大胆地作了事业和人生转型的决断。他将生意清盘兑现,全身心地投资于子异的政治前途,他包装打造子异、公关游说安国君的正妻华阳夫人,目的在于使子异成为太子将来继续王位,可谓是最高风险的投资。假如说吕不韦视子异为奇货可居的金蛋,那么在他无与伦比的商业眼光里,华阳夫人就是孵蛋器。华阳夫人出生于秦国最有权势的芈氏外戚家族。她的祖父,是秦昭王的舅舅,被封为华阳君的权臣芈戎,华阳夫人的称号也是从华阳君继续下来的。芈戎的姐姐是秦昭王的母亲、安国君的祖母---宣太后。安国君之所以能被立为王太子,多多仰仗了宣太后和芈氏家族的力量。吕不韦看到了这一点,以质子子异使者的身份,携带珠宝重金来到咸阳,先买通华阳夫人的兄弟姐妹,最后终于游说华阳夫人成功。华阳夫人认领子异为养子,再在枕边吹风,使安国君正式立子异为王太子。
吕不韦成功游说,其实质是嬴姓某系王子与芈氏外戚之间再次缔结政治同盟,整个事件的要害就是子异的王室血统,没有子异的王室血统,在封建社会,吕不韦是不可能成功的。吕不韦将自己的所有财产和整个人生都投资在子异的政治前途上,而保护王室血统的纯正,是奇货可居的本质。这一点吕不韦不可能意识不到,假如他给子异戴了绿帽子,不要说子异不会放过他,秦国王室、芈氏家族、秦国大臣都会群起而攻之,那么他投资的意义又在哪呢?所以吕不韦不但没有作案的动机,反而会避嫌,民间的蜚语不但与一位聪明的大商人、大政治家的行为完全不符,也绝无实现的可能。
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大体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从嬴政出生一直到他即位,从来没有人怀疑过他是否是子异的儿子。也就是说秦始皇的生父之谜,从秦始皇出生到他即位,是不存在的。后世添加的蜚语不是历史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