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王》:当“荒岛求生”的主角换成孩子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哈喽大家好,我是你们专注于不专业的电影解说小麦~
对于“荒岛求生”这个文学、影视作品模式,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
像2018年由黄渤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出好戏》以及1953年依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日本电影《安纳塔汉》,都属于这一模式的电影作品。
不过小伙伴们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在大部分此类型电影当中,角色形象往往都是成年人,很少有孩子的形象出现,那么当“荒岛求生”的主角换成孩子,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别急,今天小麦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部“荒岛求生”模式的电影,正是将一群孩子作为主角,那就是1990年上映的美国电影——《蝇王》。
1990版《蝇王》改编自英国闻名小说家威廉·戈尔丁的同名小说,小麦之所以再三强调是1990版,是因为在1963年,英国也曾拍摄过一部《蝇王》,由于两者所描述的故事相差无几,而且在国内豆瓣上的评分都是7.8分,所以小麦就抉择1990版《蝇王》与大家分享了。
就像《蝇王》,这是他的第一本小说,也突出了他一直不停探讨的主题:人类天生的野蛮与文明理性的斗争。并且这部小说也奠定了威廉·戈尔丁的世界声誉。
展开全文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当一群孩子因为某种原因流落到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上,一定会齐心协力、和平共处,最多也就是发生一些小的摩擦,不会做出伤天害理之事。因为孩子究竟是孩子,他们的心灵纯洁无瑕,在我们中国也有句古话:人之初,性本善。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蝇王》告诉我们,未必。
在影片当中,一群孩子由于战争的原因流落到一座荒岛上,这座小岛的物资十分丰盛,与《安纳塔汉》中的安纳塔汉岛的生态状况颇为相似。孩子们推选曾用号角将岛上所有孩子聚集在一起的拉夫尔作为领导,拉夫尔倡导民主制度,组织着大家一起狩猎、觅觅食物,一切都显得那样井然有序,然而故事却没有像我们想象当中那样和平发展下往。
让孩子们之间出现隔阂的不稳定因素是领导权力。
其中残暴、专制的杰克由于不满拉夫尔的领导带着一部分人离开了团队,建立属于自己的营地。自此小岛上便存在着两个阵营:一个是拉夫尔领导的民主阵营,另一个则是杰克领导的专制阵营。两个阵营摩擦不断,相互争斗。
看到这儿可能很多小伙伴会和小麦一样陷进深深的探求,我们以为将“荒岛求生”的主角换成孩子们就会是一番和平的景象,没想到后续的发展却与成年人无异。
其实处于那样一个封闭的环境里,争斗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我始终信赖人性有着黑暗的一面,只不过人类建立起来了约束行为的社会、文明和法律,然而当人们脱离了这些因素的制约,人性的罪责就会逐渐暴露出来,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一样。
人之初,性本善。没错,可不要忘记了它的下一句:性相近,习相远。
每个人最初的天性都差不多,只不过后天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诲不同,这才产生了浩大区别。就像拉夫尔,他的父亲是英国海军司令,在父亲的影响下,他小小年纪就颇有号召力和领导能力,而杰克原本是教会唱诗班的领队,有着极强的权力欲和掌握欲,所以才会一心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专制社会。
当然了,这部电影最出色的地方并不是像其他同类型电影那样单纯展现人性的黑暗,而是将主题上升到了民主制度和专制制度对立的高度上来。
随着剧情的发展,倡导民主的拉夫尔阵营里的人越来越少,实行残暴统治的杰克阵营里的人却越来越多,没有了文明世界的理性和秩序,这群孩子完全堕落成一群嗜血的“野兽”,同情的拉夫尔被杰克等人追捕,四处逃窜,无处躲身,直到英国皇家海军舰艇经过荒岛相救,这才幸免于难。
影片的最后,荒岛显现出这样一幅悲苦凄凉的景象:海岛已经全部烧毁,像块烂木头。拉夫尔的眼泪如雨水般落下,他为童心的消灭和人性的黑暗而哭抽泣。
杰克一行人的所作所为,不禁让人想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纳粹,他们在全世界不同地区、国家犯下的罪行令人发指,特别是对于犹太民族的种族灭绝政策和大残杀更是丧心病狂。仔细想来,片中杰克一行人又与曾经的法西斯主义有何区别呢?他们也将自己装扮成整洁划一的样子,对小岛上的其他孩子赶尽杀绝,让人不冷而栗。
最重要的是,尽管如此,杰克阵营里的孩子却越来越多,或许是为了生存,或许是人性的黑暗面被激发了出来,但无疑是一种为了生存、为了称心自己欲看的自私行为,就像那些曾被纳粹“洗脑”的德国人民一样,直到德国战败、纳粹党倒台,他们才恍然惊觉,认为自己被洗脑、被戏弄,然而无可厚非的是,他们曾经都成为了那个专制国家运转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
以孩子们从单纯善良演变成动物般野蛮,突显“希特勒式”战争的恐惧,也是《蝇王》的初衷之一。
总而言之,《蝇王》可以说是同类型作品里比较“另类”的一部电影,它所表达的思想更加深刻,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