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舍弃,明白放下,才能真正肩负起来!
壹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并不能做到时时研习我们道教的经典,但我非常感恩,因为我在偶然的缘分下,接触并学习到了《文昌帝君阴骘文》。那简洁脍炙人口的文字,直截了当的阐明了我们道教“正直行化,礼物利人”这样一种一种劝善的思想。读了这篇文章,让我自己内心空明寂静,能够让人真正懂得诸恶莫作,诸善奉行的道理。作为在社会忠的一份子,仅仅明悟了道理,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把这种道理实践到生活之中,因此我想到了要学会舍弃。只有懂得舍弃,能牺牲自我利益的人,才能够正直无私的行善,扶助别人,从而达到“利物利人”的状态。而且这不光是我们修行积善的一种方式,还能使我们磨炼心性,明悟人生。
“舍弃”是付出、是谦让、是投进,也是舍弃。道教行于世,就是为了把好的为人处事,甚至是治国安邦的道理,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往教化给世人。千百年来,我们道教徒一直默默弘扬着道祖所创的种种理论,践行着理论中所倡议的种种精神,以自身的行动教化着诸躲信众,这是一种无私的奉献。但我们对此却乐此不疲,因为正是这样的奉献精神,使得道教徒能够受人信赖与尊重,也使得我们道教能够发展至今。
而我们也很乐意在我们的努力下,能够看到人们越来越善良,社会越来越协调。我所在的“悟真道院”位于苏州市相城区,主殿供奉的是东晋时期的闻名画家顾恺之,他曾任参军,散骑常侍等职。相传东晋义熙年间,吴中大地遭受百年未遇的大旱,领兵路过的顾恺之心生恻隐,便以军粮救助饥民,结果给奸佞谗言所害,官职被贬。四乡八邻的老百姓在得知消息后,为了感谢并纪念他,用茅草搭建了一座“将军庙”,这就是我们“悟真道院”的前身。
或许顾恺之先生想过自己的画能存世多久这样的问题,但绝对想不到正因为当年他“舍”自己安危于不顾,救百姓于水火的这件事情,会让他在苏州受人供奉至今乃至将来更久远的年代。而他这种舍己为人的事迹,也将随着我们道看的存在而受香客信众的铭记。
展开全文
贰
我们道家认为“舍”就是无为,“得”就是有为,所谓“无为而无不为”,以无为的方式得到有为的结果。《道德经》讲:“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为不往。”把事情做好后,不愿往占有这份荣誉,而这份荣誉却始终是他的。我们唯善也一样,不能够以“得”为目的,要真心实意的,顺应自然之道的往为善,而人家回馈给你的,那才是“恒得”。
大家都知道,吕祖纯阳子是受汉钟离祖师点化而得道成仙的,远想当年,钟离祖师传授仙法给纯阳子,这仙法能点铁成金,可以济世。吕纯阳却问道:“以后还会还原变成铁吗?”钟离祖师说:“五百年后,当恢复本质。”吕纯阳说:“那就害了五百年以后的那个人了。我不愿学这样的法术。”钟离祖师心中暗喜,说:“修仙要积三千功行,你这一句话,三千的功行已经完成了。”吕祖备万世之患而止一世之宝,本来是可以学得仙法,却为了不遗害后人而舍弃了这个机会。
这看似无为的善举,却使得吕祖功德加身,自然升仙。我们修善积福也是这样,功德加身,谁也夺不走,神明护佑,福及子孙。当然这前提是你发自内心的为善,不因为“得”而往行伪善。
在社会忠,我们大多数时候都遵循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人生哲学。人生总是向上的,这是人们的熟悉,也是人生的理念,更是众生的普及心理。其实这句话不光是说“人要往高处走”,它还提醒了人们,做人也要学水的处世哲学。道祖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就是说水善于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利,甜于将自己放于低洼之地,这是最接近于“大道”的德行。
叁
正因为水总是顺势而下,弃自己的利益,不与万物争一时一地的高低,面对一切阻挡,水,或宽容你,或舍弃前行而改道,所以它得到了成功,会成了汹涌的大海,成为了这世上最宽广的存在。真正聪明的人放低自己的地位,舍弃自己的高傲。处事中,占理的时候都会很谦逊的低下头,弯下腰,不好意思的笑一笑,这是人生立身世不可缺少的风度和修养。能善用“舍弃”,才能成就人生更远大的目的。
日月交替,冷暑变迁。从古至今,“舍”这种精神却从未消失,因为它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时候,“舍弃”是种美德,就像年轻人给老人让座;有时候,“舍弃”是种爱,如父母总是把最好的留给孩子而不是自己喜欢;其实“舍弃”更是一种人生聪明。有一位老道长,他身边聚拢着一帮真诚的弟子。有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往南山打一些柴回来。
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的弟子们都有些没精打摘,惟独一个小道士能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问其何故,小道士从怀中掏出一个小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惟一的一个苹果摘了来。后来,这个小道士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很多人只盯着奔腾的河水发愁,却看不到河边的苹果树,而小道士却在明知达不到目的的时能够依旧保持清醒,舍而求其次,得到了一个结果。在人生旅中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放飞思想的风筝,摘下一个“苹果”。历览古今,抱定这样一种生活信心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
肆
舍弃是自然界的法则,是一种成长方式,能让我们正确地审阅自己;舍弃,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升华;舍弃是一种抉择,不是所有舍弃都会让你成功。舍弃该舍往的,你就是智者,舍弃不该舍往的,你就是愚夫。
有人舍弃了凡夫俗子眼中的财富,守住了那些启发心智,净化心灵的永恒财富。也有人则抱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信条,放弃人性的真善美,奸诈一生换来千夫所指。我们就是要学会正确的舍弃,它应该有“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的慈悲之心,有道祖所说的:“少私寡欲”,“无为不争”之品行,还应该有“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的博大胸怀。
我们学会舍弃,不要仅仅拘泥于自己,还要正直行化,教导,感化他人,使人们能够发明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样周而复始的协调社会。
人生如白驹过隙,突然而已。在如此短暂的人生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很多人在人生的迷城中转来转往,甚至疲惫至死。学会“舍弃”,往往能驱走人生地图上的迷雾。也只有像《阴骘文》中所说:“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从而放弃种种包袱,找到真正的快乐。期看我这样浅显的诉说,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你能够体悟“舍弃”的真谛,也愿你能够“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崇道国学(ID:xiuxingyuncn)”,版权回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