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情危急,众将以为旅长要下令总攻,谁知他下令:开饭!
1947年11月3日拂晓前,周希汉指挥第10旅主力全部突进了郏县城内。
城内的敌整编第15师师长武庭麟,依仗兵多,固守街道工事拼命反抗。第10旅很快将敌分割成块,逐街逐巷地与敌争夺,天亮后,掌握了城内大部分阵地。但是,武庭麟收拢残部1500余人,龟缩在城西北角当地人称“高寺”的寺院里,负隅顽抗。
随后,第30团组织两次突击都没有得手。
周希汉进城后,不同其他人商量,果敢地下令:
“指挥所靠近寺院设置!”
高寺难怪喊高寺,地势高,院墙也高。正南方的院墙外还有一道护墙,俨然是座城中之城。护墙外东、南两面都是开阔地。工事很牢固,火力也很强。高寺工事是很久以前武庭麟便着手修筑的,是被作为武“狡兔三窟”中的一“窟”的。
周希汉勘察现场,摸清了敌人的火力点,开始部署攻坚。
突然,侦察员跑进来报告:“李铁军先头部队进至三十里堡,离郏县只有30里远了!”
这无异于在旅指挥所里投了一枚重磅炸弹。
展开全文
30里!谁也没料到敌援军李铁军的动作会如此之快。假如说武庭麟打仗不咋的话,那李铁军却不是熊将,他是敌军有名的战将,兵力强大。
城外大兵压境,城内顽敌未歼。打?30里,敌援军眨眼就到。周希汉情势之危,甚过攻城之前。假如第10旅走不脱或者食不掉武庭麟,那么就要被李铁军食掉。
情状实在是太危急了。
周希汉说:“形势确实很危急,现在不能撤退。为什么,只有干净彻底地食掉武庭麟,李铁军才就不敢死逼不放。而且,一旦食掉了武庭麟,李铁军就变得不那么可怕了。只有果敢打掉武庭麟,才是我们唯一的生路。现在,听我的命令……”
他接连发出几个指令:命善守的第30团的第2营和第29团第1营跑步赶往西关外的十五里堡四周构筑暂时阵地,交替掩护,节节撤退,迟滞援敌前进的速度;命令原担任旅预备队的第28团城外的第2营在城西5里处担任阻击第二梯队;命令第29团第3营为旅预备队,位于城西南,防止敌人摸清情状后迂回切断我南撤之路;命令进攻力较强的第28团的第1营、第3营和第29团第2营及旅山炮大队,由他亲自指挥攻坚;命令旅直属队的一部分先将伤员、辎重和一批俘虏秘密撤过汝河以南。
部署停当,众人以为周希汉要下达总攻命令了。
谁知,他用力扔掉手中的烟蒂,大声说:
“开饭!”
这一瞬间,众人都没反应过来,敌援军这么近了还开饭?!都以为周希汉说错了。但是,周希汉十分肯定地说:“对,开饭。”
然后,他对副旅长周学义说:“你想想方法,主攻部队最好能饮上热汤,半小时可以吧?”
周学义点头会意,转身就走。周希汉激动地对众人说:
“同志们,李铁军有饭食,武庭麟也有饭食,我们不能饿着肚子往会他们,李铁军他最少得三个小时才能赶到,我们有时间。你们放心地食!”
若干年后,周希汉回忆说:“当时我想说的话很多,可就说了那么两句。我有食饭的时间,为什么不食?不食饭我也能拿下来。可食饱了有劲,食饱了胆壮,食饱了心不慌脑筋也会更好用!这不是一个口号、一个拼字可以代替的事情。我们做一个指挥员,不能有那种拿着生命、鲜血换阵地、换成功、换英雄称号的愚蠢的思想——为什么不让我们的战士活着当英雄?死还不简单?错啰!活着才不简单呢!”
进攻部队四个营,2000来人,半个小时要饮上热汤。这可不是件轻易的事。但这件事却没有让周学义费多大力气。很快,当地老百姓就送来了热馒头、热面汤,还有刚煮熟的鸡蛋……
13点整,大家食完了,周希汉下令:“开始!”
三发信号弹腾空而起。一门山炮被推到离高寺正面只有百余米远的地方,抵近射击,各进攻点的火炮同时开火,高寺一下子被炮火和浓烟遮盖起来。护墙被摧毁了,院墙被炸豁了,工事被掀翻了。
周希汉看到突击队已经进进冲锋出发前线,果敢地发出命令:
“火力转移,步兵上!”
信号弹应声再次腾空。冲锋号吹响了。战士们随着机枪的吼声,呐喊着从各进攻点发起冲锋。第28团2连通信员卫小堂,在连长和爆破手负伤的情状下,顶着敌人密集的火力用手榴弹和炸药包连续炸塌院墙数处,指挥全连突进了高寺。
突击队突进高寺院内时,敌师长武庭麟见大势已往,从碉堡里伸出一面小白旗,拼命地摇摆。在突击队员们的饮令下,两名国军中将——武庭麟和姚北辰高举双手钻出碉堡。
这一仗打得十分干脆,随即周希汉下令:“撤,撤得也要利索。”
于是,第10旅攻城部队立刻撤离郏县而往。这一仗,陈赓后来说:“李铁军都打到眼前了,周希汉干掉武庭麟,这真是虎口夺牙。”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战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传奇将领纪实》一书记述了郏县之战,该书曾名列中国军事图书飙升榜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