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八子》:感天动地人间情 前赴后继家国义!
感天动地人间情 前赴后继家国义
——看电影《八子》
电影《八子》上映,适逢共和国诞生70周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芒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往,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一部红色电影,又一次将共和国的历史回溯到赣南苏区那方红色浸润的土地、苏区革命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图为《八子》首映礼上,剧组大团圆谈创作历程。
《八子》在历史的真实中,萃取出生与死、小我与大我、人间情与家国义的冲突与抉择,作为艺术显现的戏剧性集结点和叙事展陈的灵魂线,在拼尽杨家血脉的矛盾张力中走向崇高。这不仅是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一段值得后人永远追忆的历史,更是能产生永恒激动的历史。那抹撼人的苏区红——剧终八个高高飞舞的红肚兜,对于中国式情感和家国价值看的充足表现,达到了一种巅峰状态。英雄向死而生,是伟大的“涅槃”,催生了伟大长征的胜利、中国革命的胜利。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从人民中走来。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为党永恒不变的初心,电影在这个层面做出的探求和回应必然在当下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
同时影片将美学探求导向人类意识的共通话题——在革命的奉献与牺牲、在素朴的理想与果敢的信仰间如何葆有人道和人性。“老杨家八个儿子没了六个,总得给他家留下一个吧”;大牛痛失六个弟弟后,满崽是剩下的唯一,为兄者内心的纠结、爱护和严厉……这些在影片中反复渲染,既突显了苏区人民的浩大牺牲,更升华为一种超越时代与地区、民族与阶级的全人类的普及情感心理。这必然会在文艺表现对象的历史性,与受众的当代性之间起到良性沟通作用,从而扩展红色文艺的受众面,包括年轻一代。
展开全文
《八子》回回电影的影像语言,这就有了影片将战争戏推至前台的抉择。120分钟叙事,战争场面比例超过80%,4500多个炸点的爆破量,枪炮火药味通篇充满、贯穿始终。影片上来就是满崽与野猪生死肉搏,来不及展陈,也不作丝毫停顿,更无节奏的延宕,立刻又追随大哥投进到接二连三、寡不敌众的惨烈血战之中。大雾硝烟,泥地枪战、丛林肉搏,挖地道、炸炮兵阵地、炸吊桥,全程让看众沉浸在不能喘息的紧张感和张力当中,战争密集度和逼真感足够展示了中国战争大片的风范。
历史不乏故事,当下需要激动。杨家儿郎虽已逝,情怀大义永留存,长歌却顾所来径,不忘初心再出发。大银幕,理应有所作为。
编审:郭传城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