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厚颜无耻!把撤退喊进攻,将长津湖之败称为陆战队的伟大胜利
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最近,随着电影《长津湖》的热映,人们对这场在冰天雪地中展开的战斗有了更加直看的印象,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影院,从大荧幕中了解那场战争的艰辛残暴,往感受志愿军战士们钢铁般的革命意志!
长津湖战争中,9兵团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要的美军第10军展开了直接较量,发明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并迫使美军王牌部队陆战第1师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
图片:《长津湖》剧照。
在长津湖战争的后半段,美军陆战第1师师长史密斯发出了最闻名的命令——“陆战队,向南进攻!”
要知道,在此之前,美军所有部队的兵锋所指都是“向北、向北、再向北”,史密斯师长的命令显然是在为自己的撤退行动粉饰、美化。
当然,美军陆战1师此时也确实是在“向南进攻”,因为在志愿军部队的勇猛穿插下,南方退路早已被切断,假如不“向南进攻”,则可能将整个师丢在冰雪覆盖的盖马高原上。
展开全文
图片:美军在长津湖战争中缺失惨重。
这个命令在美国战史上产生了一个很奇葩的结论,那就是美军的官方战史认为,史密斯师长的“进攻”命令,证实了美军并没有在长津湖战争中打败仗,甚至把撤退认为是陆战队历史上的自豪,把没有被围歼认为是最传奇的壮举!
美军战史认为,长津湖之战是中国人在军事地理使用上的胜利,并达到了将美军驱逐到38线以南的战术目的。
但美军认为,自己并不是被打跑的,而是有组织的撤退。不过,美军也承认低估了志愿军的顽强战斗意志,陆战第1师在战斗中缺失4385人,因严冷缺失了7338人,其他第10军的部队则缺失了6000多名美国和南韩士兵。
图片:在盖马高原上艰难前进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
与美军官方战史将撤退比作“向南进攻”这种为自己脸上贴金的行为不同。
美国闻名历史学家马修·塞林格(Matthew J. Seelinger)却认为长津湖之战是美军彻彻底底的失败,他的专著以《长津湖的噩梦》为题目。
文章称,美军期看发动最后的攻势,一举占据整个半岛,但此时数十万志愿军涌进朝鲜,压倒了美军和联合国部队,彻底改变了战争性质。在极端冷冷和坎坷地形的战斗中,美国人和他们的盟友被迫向朝鲜半岛南部撤退,一路上伤亡惨重。
图片:麦克阿瑟将军和他的玉米轴烟斗。
麦克阿瑟将军原本期看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获得属于他的胜利。
然而,麦克阿瑟和他的许多幕僚很快就犯了美军历史上最糟糕的军事情报错误之一,他不顾前线与神异军队接触的报告,固执地命令第8军和第10军向鸭绿江推进。
而当成千上万的中国士兵,拿着步枪、手榴弹,吹着军号蜂拥而至时,看似固若金汤的美军阵地瞬间被突破,多支美军部队被击败。
图片:老电影中的长津湖战争冲锋的我军士兵。
而对于陆战1师的进攻作战,马修则认为这是“朝鲜战争中最不明智和最不幸的行动。”
陆战队还没有完全发起进攻,中国军队就趁着夜色发动了大规模袭击,并切断其后路,还有一支中国军队袭击了东部策应的第7步兵师,将长津湖四周的美军部队彻底打乱、切割、包围。
他用美国幸存老兵的话来说,在晚上10点后,中国士兵就像幽灵一样从白色雪原下冒出来,吹着号角,疯狂地大吼着,轻易冲破警卫防线,让睡眼朦胧的美军士兵一瞬间被打蒙,不得不各自为战。
图片:美国1952年老电影《绝不后退》(Retreat, Hell! )是唯一反映长津湖战争的美国影片。
防线里面部署的坦克则遭到了中国士兵“巴祖卡”火箭筒的打击,而这些美制火箭筒是几年前美国援助给老蒋军队的。
中国人非常聪明,缺少枪支弹药的他们并没有愚蠢到与拥有强大火力的美军对射,而是凭借隐蔽接敌,勇猛冲锋,与美军士兵近战,甚至是肉搏拼刺刀,以此取得战术优势。
此时与中国人搅作一团的美军部队,往往无法获得来自战机和坦克的支援,最终被切面包一样一块块切碎。
图片:长津湖战争中在雪地上行驶的美军坦克。
事实上,在美国,像马修·塞林格一样客看评判朝鲜战争的历史学家并不多。
在近年美国整个大环境下,这场战争是被刻意遗忘的,很少被美国主流社会提及,美国年轻一代甚至很多人都只知道越南战争,认为是丛林中的越共幽灵击败了他们的军队,而忘记了在那个冰雪覆盖的长津湖畔!
忘记了洪亮军号声,曾经给美军带来的真正惧怕!
图片:志愿军的军号声是很多美国老兵的梦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