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厕所的进化史-
中国历史上有关于厕所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这厕所实际就是在路边挖个坑,最奢华的无非就是在上面再加个棚子。因为是个长得像井一样的坑,所以最早的厕所也被喊做“井匽”,‘匽’就是隐秘的意思。那个时候上厕所还是存在一定危急性的,这不是哗众取宠!春秋时期的‘晋景公’就是在上厕所的时候掉到粪坑里淹死的,他可能也是史上唯一一个在厕所殉职的君王
晋景公
后来人们为了避免这种悲剧的重演,设计出了一款可以放在厕坑上的座便器,就类似于现在的马桶圈,时间来到汉朝,厕所有了很大的进取,不仅更方便,还很环保。在自家后院的猪圈上搭个台子,台子上面就是厕所,上完厕所,排泄物直接就成了猪的饲料,猪食不了的还可以回收起来当作种地用的肥料,废物利用到极致!这种厕所喊做“圂”,外边是个圈,里边这个字念(shi)豕,就是猪的意思,所以圂既是厕所,也是猪圈
概念
展开全文
圂
除了圂以外,汉朝还出现了室内的厕所。基本都是安装在主卧的侧室,或者干脆就直接在床的侧边,所以你看厕所的厕字和侧面的侧就长得很像。《汉书》中就记载名将卫青往见汉武帝的时候,汉武帝经常会蹲在厕所上看着他,芒砀山“梁孝王王后”地宫中出土过汉代室内厕所,甚至可以用水管冲走污秽,可以说是史上最早的抽水马桶。不过这种室内厕所也只有王公贵族才用得起,那一般老百姓想要不出门上厕所该怎么办呢?那当然得是古代如厕神器——夜壶,当时喊做“虎子”,可能是因为和老虎长得挺像吧
芒砀山出土的汉代厕所
虎子
在移动厕所“虎子”诞生以后,老百姓不用出门也能解决内急的问题,受到了辛劳大众的一致好评。但是到了唐朝,由于开国皇帝李渊的爷爷喊做李虎,可能小名就喊‘虎子’,这厕所怎么能跟开国皇帝的爷爷同名呢?这可是对皇帝的大不敬,弄不好就砍头的。于是乎,“虎子”就只能被迫改名成了“马子”
马子
再后来人们对马子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光要能小便还要可以解决大号的需求,所以马子的体积就开始不断升级,越变越大!马子从一个可爱的小老虎进化成了桶的外形,史称“马桶”。可这也随之而来了一个问题!马桶装满了,该往哪儿倒呢?总不能到河里吧,那不就成印度母亲河了?
马桶
马桶
关于这个问题,古人还是很有聪明的,当时就规定,马桶里的东西不能随便倒,要由专门的人往返收,回收之后再送到周边的农村卖了当肥料,由此也催生出了一个专门回收运输粪便的职业,当时喊做“清脚工”。可别小看了这个职业,人家可是稳稳的高薪暴利职业,收进相当可看,竞争相当猛烈,掏粪掏成百万富翁的不在少数
清脚工
到了明清时期,粪便收集更是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产业链,先由粪夫挨家挨户地收集粪便,之后再运到郊区卖给粪场,粪场再统一进行二次加工,最后晒成肥料卖给农民。而且不同的粪便回收价格还不一样,一线城市的富人区粪便价格最高,因为人们觉得富人食得好啊,这粪便的营养价值肯定也更高,做出来的肥料那都是高档货,因此“粪夫”们为了争夺高端市场,经常会出现夺地盘的争斗,为此,“掏粪行业协会”还专门给每个粪夫划定了专属工作区域,不得越界收粪,分管区域了
粪夫
话说这个行业门槛还挺高!一般人就是想干他也没有资质。乍一看这似乎是条段子,但是正是有了这套体系的存在,我们古代的城市卫生环境才能保持相对良好的状态,具体有多重要?可以往参考一下同时期的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