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王府井地下综合管廊主体完工,步行街井盖少了400多个!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宏阳 邓伟
“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直埋管线“跑冒滴漏”,这些难解的“城市病”,将随着一条条“地下生命线”的建成,得以根治。世园会园区、冬奥会延庆赛区、大兴机场高速……城市各个方向,地下“巨龙”正为城市输送着水、电、气等能源,“智能大脑”24小时监测运营安全,将隐患消除在萌芽。记者从京投管廊公司获悉,目前王府井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主体完工,大兴机场高速综合管廊未来将延伸至四环,京城将再添多条“地下生命线”。
地下管廊为城市运转输送浩大能量
新凤河北、大兴机场高速边上,京投管廊运维中心内躲乾坤,从这里不仅能够进进大兴机场高速地下综合管廊,还能通过“智能大脑”远程远控位于世园会、冬奥会延庆赛区、通州区万盛南街的综合管廊设备。
地下综合管廊,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为城市健康运转输送浩大能量。
京投管廊公司运营治理部部长张建海告诉记者,冬奥会开赛前,延庆赛区管廊一年累计给予125万立方米造雪用水,相当于往山上运送四分之一个昆明湖。
新机场高速综合管廊与大兴国际机场轨道线、机场高速公路、京雄高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进运行,是城市南部地区和新机场能源给予主干道,容纳电力、燃气、供水、通讯等6类管线。为大兴国际机场的运行提给予水、电力、通信、燃气等能源保障通道,未来还是外省高压电输送丽泽地区的能源通道。
智能大脑远控“地下生命线”
过往,一些市民有这样的经历,家门前的小路今天挖开修管道,没好多久又被挖开了,道路施工也无意中“侵害”过高龄管线。“传统管线直埋方式,可能一个月完全巡检覆盖一次,问题发现存在滞后。而在新时代管廊中,发现故障自动报警,24小时内就能做到故障清除。”张建海介绍,管线进廊仿佛进进了“保险箱”,加了一层坚硬的“防护罩”。
一整面墙的大屏幕上,各色柱状图实时展示着各条管廊供水、天然气、热力等能耗,每条管廊用不同颜色展示“健康指数”等级。“管廊内氧气、温度、湿度等指标,都能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运维中心主任张浩举例说,一旦发生燃气泄漏,传感器会自动报警,假如氧气值低、不适合工作人员进进,也可远程开启风机通风。
展开全文
大兴机场高速综合管廊一期从新机场到南五环,主廊全线长约28公里。由于巡检线路较长,张浩和运维人员天天要徒步五六公里。下至管廊前,张浩带上了红色安全帽,里面不仅躲着蓝牙定位标签,还有一个小摄像头,碰到突发状况时,运维员可以按下帽子上的求救按键,信号、画面都会实时传回运维中心。舱内每隔100米设置电子眼,实现无死角监控。
一体化布局与环境景看更合成
近年来新建的综合管廊项目,不仅集约了用地,还使地上空间更靓丽。
“7号线东延随轨修建的综合管廊,位于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区的万盛南街,也是环球主题公园周边的公交主通道,周边开发建设密集,市政能源需求急迫。”京投管廊公司设计治理部部长康晓乐介绍,通过统筹架空线、地下改移管线及规划管线一次进廊,项目消除了“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及市政地下管网安全隐患,为地铁车站周边的远期地下商业开发发明空间,提高了沿线地铁站、地铁停车场、环球影城等项目的市政能源保障水平。
从万盛南街走过,很难想象地下躲着一条能源管廊,地铁风井、管廊逃生口和风亭都躲进了绿化带。“管廊断面优化、瘦身后,通风节点、设备节点大幅减少,最大程度降低对景看环境的影响。”张建海告诉记者。
王府井地下管廊让地面井盖少了400多个
在王府井步行街下方,本市首条穿越老城区商业核心区,并与轨道交通8号线三期共建的综合管廊于近日主体完工。未来,步行街地下能源繁忙输送,地上依然看不见“端倪”。
“8号线王府井综合管廊,位于首都核心商业区,人流量密集、地下空间市政开发密集,为实现与轨道共建,项目创新性利用地铁工程降水导洞建设综合管廊,同步建设节约地下共构面积近5000平方米,节约投资1.6亿元。”康晓乐介绍,为减少对地面景看影响,配合王府井商业区更新提升,项目将管廊附属设施与轨道交通合成设计、同步建设,集约化设置,将步行街原有500个井盖降至46个,减少90%以上。
与此同时,轨道交通3号线东坝中路综合管廊也在建设中,将实现管廊、道路、管线、地铁、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这条首次摘用盾构隧道修建的管廊,未来将纳进500kv高电压电缆,为CBD经济发展服务。此外,大兴机场高速综合管廊将陆续向城里延伸至南四环,打造大兴区与中心城之间的能源输送干线。
解决地下空间集约利用、多类管线共舱敷设及低碳运维等技术难题,京投管廊公司牵头申报的《综合管廊绿色智能建设运维成套要害技术及工程使用》2022年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取二等奖,这也是近年来首都综合管廊领域首次取得的科技进取奖。
依据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北京以重点功能区,重要开发区和重大线性工程为先导规划建设综合管廊。到2035年,全市建成综合管廊长度将达到450公里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