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攻略昭化西路古蜀道(二)

昭化西路古蜀道(二)

misa2 03-13 2次浏览 0条评论

昭化西路古蜀道(二)

□任国富

昭化古城。张海摄

“化险为夷”摩崖石刻。(资料图片)

昭化西路驿道开通后,南来北往,车马盈途载道。由于此段道路翻山越岭,地质情状复杂,多受洪水等自然灾祸侵袭。地方政府承担了培修的重要任务。邑令领衔修路,代不乏人;民间参与修补,共襄善举。惜时久世移,事多未传。清咸丰同治以来,社会动荡,近百年不曾修县志,好多修补资料都湮灭失传,实有遗珠之憾。

继续培修煞费心

李元《昭化县志·县令》载,县令孔毓德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任县令,任职期间正值兵燹过后,百废待兴,除修县署、文庙等外,“而驿路险阻之碍行旅者,率士民修之,东至五里垭,西至孔道新,咸歌坦路矣。”

展开全文

雍正年间,县令孟照曾平治道路,居民为颂善政作《治平道路诗》:“蜀道连云险若何,牛头山顶蔚藤萝。谁开天险五丁使,白马骄嘶振策过。”民众把开垦道路的先驱者称作“五丁”的使者。

道光《重修昭化县志·职官》载,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典史戴廷珪“莅事精勤,劝捐修路,改建天雄关庙宇。其路由榆钱树至七里坡。督工修理,冷暑不间。创修捕署,丝毫不茍。又于倚虹亭外手植柏树数百株,今已成荫。士民立有往思碑。”

承前继后,不遗余力。大朝罗家山“化险为夷”摩崖石刻凿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道路东侧的石壁上,壁面高2.15米,宽1米,字径0.41米,竖行楷体大字,落款题记为:“培修道路,李大老爷邑贤侯德政,光绪戊子春,六里士庶公立,谷旦。”变险阻为平整。落款记载了道路培修的组织者是邑侯李大老爷,当地人为其刻碑记功。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修路碑记》笔录了天雄关培修道路的境况。额圆身方,宽87厘米,高160厘米,厚10厘米。额刻“修路碑记”四字,碑身表面酥粉严重,下三分之一已无字口。前有序言六列,有“通甜陕,为蜀北之冲”等句,接着列各级官员八列,各里首事九列,后面是总收进、总支出及落款时间。惋惜十之八九不能辨识,但从碑文遗存的信息看,可谓官方主导,各界广泛捐银助力。

道光十七年(1837年),《培修功果碑》记载了由官员捐俸培修的事迹。额圆身方,宽83厘米,高189厘米,厚11厘米。碑面列无数捐资人姓名及数额,字口浅,大多不识。中间一列刻字稍大,“太子太保陕甜总督部堂杨……太子少保四川总督部堂鄂捐银二两”。下款时间,“大清道光十七年孟夏月看十日”。勒碑既肯定了捐资者的义行,也见证了培修道路的良苦专心。

民众积极参与修路

乾隆已丑年(1769年),常纪在西充任上得到足够信赖。“己丑初冬,大府以道路坎坷,檄饬平治,命予协董其事。”(《爱吟草·牛头山送宋简州夜回记》)由于大小金川地方叛乱,朝廷派兵前往平定,车马盈道,星夜兼程。光绪年间,西安知县绵州吴朝品过蜀道深感修治艰辛,并作颂治蜀道诗,其序云:“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川督李世杰自七盘关至武侯坡修治道路四百余里,诗以颂之。”赞颂修治蜀道之功绩。南栈荡平,亦如北栈,公私便利,南北通达,其平治之功不可没。

在民间,修桥补路被民众奉为行善积德广种福田的举措。驿路过境内的民众,更是自觉培护,珍爱有加。碰到水毁垮塌、路面石板破碎、泥石阻碍等,都义务疏通培补。道光《重修昭化县志·人物志·流寓》载:“国朝王道人,善凿石,有以宫室碑坊请者,辞弗就,务修路济人。所修皆钜工,遇巉崖之阻行旅者,躬丐于里人,日供三合米食之,不取值。”王道人数十年在蜀道上凿石修路,不取酬劳,甚至连其儿子来跪请回里,也未回往,“终老石工”修路济人,可谓痴心不改。

过擦耳岩,有一东西走向的平桥,一墩两孔,名为“寡妇桥”。传说一寡妇为修来世,积终身之银募修而成。桥面共由六块长方形青石板相接而成,共三行。桥栏已不存。修桥寡妇的姓氏湮没无闻。县志不载,当是咸丰同治以后的事。其中偏西中间的一块石板于1981年被洪水冲垮后,当地群众自发捐资出力换补了一块更坚固的。石桥已供行人过了三百多年,众人拾柴,同襄义举,晚清至民国时期,沿途的任、姜、杨、王、罗、仲诸姓人等,都积极参与道路培修,难以尽述。

驿传展递保通行

驿传与展递,是供行旅投宿休息的重要配套设施。昭化古城至剑门关几近六十里,且是高山深谷的山路。晓行夜宿,人马疲惫。林荒人稀,虎狼出没。为切实解决行役商旅歇店投宿之需,地方政府奉令加大展递公署等建设,不遗余力。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请“设昭化驿于县城,而塘展以次移建,东通广元,西达剑州。”昭化西路设“县门、天雄、新展、竹垭、大木、高庙”凡六展。“通京驿道谓之极冲,凡八展,每展置司兵四名,共三十二名。每名岁支工食银六两,共银一百九十二两,遇闰每名岁加银五钱,共银十六两,按季赴司库请领。”县志记载,“曰县门展下接天雄展十里,曰天雄展下接新展十里,曰新展下接竹垭展十里,曰竹垭展下接大木展十里,曰大木展下接高庙展十里,曰高庙展系昭剑分界处,下接剑州七里坡。”十里一展,歇脚饮马,起始相递,接力以行。

道光四年(1824年),山东峄县贡生张素含赴隆昌行走于这段蜀道。他记载:“过天雄关,折而西行,北看龙安诸山,如夏云奇峰,横折天际。而自顾所履,犹在龙安诸峰之上;下视涧底,皆隐作深黑色。山之高往平地不知几千里,扪参历斗,古人岂欺我哉!”(《蜀程纪略》)所记正是天雄关、新展、竹垭子一段之状况。高路进云,手可摘星,放眼天际,众山匍匐。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到成都的驿路正式改道,大木树设为“展”,成为通京驿道上的要冲,置四名兵士把守。“展”自元代始设。“元制,设急展递,以达四方文书之往来。”(《元史·兵志四》)最初的“展”比较简易,可以喊做暂时招待站。大木树成为正式驿道上的关节点后,逐渐升级建成有规模的驿站。《重修昭化县志》载:“大木树地属昭化,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初设驿站。”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大木树塘置马兵三名,步兵三名。负责文书邸报递送和安全。道光《重修昭化县志·舆地志·疆域》载,自天雄关“五里梅青垭;五里新展,有塘房;五里竹垭子,有塘房;五里白卫溪,俗名王家河;五里大木树展,在人头山之鹿,驿路腰站。”大木树是昭化至剑门关驿道上的“腰店子”,与正规化的驿站是略有区别的。按例“本县驿站马二十四匹,马夫十二名。大木树腰站马十二匹,夫六名。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因川陕接壤,而神宣驿以西十六站马匹不敷。奏请每站设二十匹。昭化驿增站马六匹,夫三名。大木树增站马十八匹,夫九名。雍正五年(1727年)裁存原数,六年复设。”在清代,大木树驿站处在从陕西到成都的大道上,各式人马过往频繁,中转紧急。《大清一统志》载:“大木树驿在昭化县西南四十里,马驿也。”其主要职能是承载各种公务文书件的传递,上要将昭化方向的文书邸报等及时送到剑门关驿站,下要将来自剑门关驿站的文件等送到昭化,另外还要承担过往公务人员的食宿休息以及马匹的喂养、行礼的托运等服务保障。可以说,既是邮政所,又是物流中心,这里的配备受到官方高度重视。高峰时期,大木树驿站的驿马有十八匹,马夫九人,加上塘兵、掮夫、后勤人员应在二十人左右。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蜀道行
昭化西路古蜀道(一) 昭化西路古蜀道(四)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